《能够兑现的法律——秦史的秦律视野》
第17节

作者: 嵩阳云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何罪得“处隐官”?群盗赦为庶人,将盗械办刑罪以上,亡,在故罪论,斩左止为城旦,后自捕所亡,是谓“处隐官”。
  什么罪可“处隐官”?群盗已被赦免为庶人,带领判处肉刑以上罪的戴着刑械的囚徒,将囚徒失去,以过去犯的罪论处,断去左足为城旦,后来自己把失去的囚徒捕获,这样应“处隐官”[9]。
  看来“隐官工”是对受过刑后罪行得到纠正或因战功得到赎免的刑徒的一种优待。

  日期:2014-09-09 08:20:33
  【连载38】
  4.秦孝公时代
  商鞅的国家理想是:关起门来,格老子能够带领百姓发家致富,国富民强,外敌不侵;打开国门,那就是吃人的猛兽出于柙,谁挡路修理谁。“能生力,能杀力,曰攻强之国”。能够培养力量,又能够消耗力量,这叫做“攻打敌人”的国家,结果必强[1]。

  格老子就喜欢这样的国家,当动手就动手,怕个熊。都说美国人擅长输出通货鼓胀,到头来他得捧着香案来商鞅这磕头烧香,此老早就狠狠地主张“毒生于敌”,将毒素贯输到敌国去[2]。
  眼下,大良造商鞅真准备这么干。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发生,魏国被揍得外伤加内伤。战役初期,齐国按兵不动,眼见着魏国五战五胜,韩国五战五败,双方处于胶着状态之际,以田忌为主将,一心雪耻的孙膑为军师,来个釜底抽薪,大军直逼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援。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计施“减灶”,制造假象,诱其就范。庞涓回天乏术,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大破魏军,虏魏军主帅、太子魏申,前后歼敌10万余人,据说尽皆魏国精锐的“魏武卒”。

  谁愿意签城下之盟,那不没办法嘛。见有机可乘,赵国也来打,小小的宋国也来打,韩国更是迫不急待,都来袭扰,魏惠王是疲于应付,焦头烂额。秦孝公和商鞅再次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恼人的西河战线。“我去?”“那好吧”,秦孝公答应。公元前340年,商鞅亲自披挂上阵,率大军悄悄地出现在魏长城。魏惠王现在的想法是能不打尽量不打,他想到了公子卬,据说与商鞅“有旧”,面子问题是可以利用的。

  商鞅也这样认为。于是,两相对阵,杀腾腾,一转眼竟成了联欢把盏,又高兴得划起拳来。喝着喝着,公子卬稀里糊涂成了昔日好友商鞅的阶下囚。结果是魏惠王不得已,以西河之地请和。西河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可从如下事实得到证明:公元前332年,魏国将战略要地“阴晋”供手献给秦国,吴起苦心留给魏国的战略遗产自此丢失迨尽。秦也毫不掩饰他的赤裸裸的心意,将阴晋改名为“宁秦”。宁,平安。因阴晋一地而自此使秦国得到平安。宁秦即今陕西华阴县。

  秦国梦寐以求的沿黄河一线东进,打进中原,自是成为一种可能。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境内的函谷关,从这时候起才突显出它优越的战略地位。秦昭王时期,荀况西入秦,途经此地时就惊叹为“松柏之塞”。用两根木头就可以塞住,这就是它的险要。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右,手下战将王元振振有词地吹牛皮:“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隗嚣才铁心造反。

  精致的大殿之上,略显疲态的魏惠王,重重地跺了一脚,门窗尽响,道:“恨不用公叔痤之言。”言未讫,一口血喷了出来。
  牛刀小试,商鞅得志凯旋。这回热闹了,一惯见风使舵的诸侯,又是“毕贺”,周天子又是“致胙”。胙,宗宙祭祀时供的肉。别小瞧这玩艺,意义大着呢。想当初,秦孝公初继位,还伤心地说:“诸侯都不拿正眼瞧我们(卑秦)。”这回是天子发话把咱当自己人了(周天子也就这点价值),意味着不再蛮夷看待。秦孝公面上光辉,虽然好日子远未到来,但好一点的日子已经在望:“天子致胙,诸侯毕贺”。这是心目中的秦穆公才能做到的,为此他整整劳碌了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卒。死前,他兑现了承诺,进爵卫鞅为列侯,裂土分封,号商鞅。

  日期:2014-09-09 14:40:03
  【连载39】
  秦孝公时代,秦国的基本面是:法大用,秦人治。这是《史记》里面的话,意思是商鞅所确立的秦律在秦国大行其道,官吏依法行政,百姓依法办事,成为整个社会的信条,并且是准则。举凡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并且依据律条的精神来办,用《云梦龙岗秦简》里面的话说就是“论之如律”,里耶秦简表述为“以律令从事”。秦始皇廿六年三月癸卯,旬阳左公田名“丁”的人向旬阳县廷报告,“烦”在旬阳县两次任职内没有照顾好小豆,以致歉收,应罚款钱三百一十四,烦现在在迁陵县当冗佐,故请求迁陵县代旬阳县追缴此笔罚款。旬阳县庭收到左公田丁的文书后,三月辛亥(在左公田丁发文八天后),旬阳县丞“滂”在文书后面批示,请求迁陵县向烦追缴款项。文书在秦始皇廿七年十月辛卯旦送达迁陵县庭,叫“庆”人接收了文书并拆启。在九天后,十月庚子,迁陵县代理县丞“敬”做了批示,要求迁陵县司空“以律令从事”[3]。“以律令从事”是公文用语,意谓“按照律令办理事务”。里耶秦简中,官府文书的末尾又常有这样一句公文习语:“它如律令”,其他未尽事宜依律令来办。这一脉一贯到了秦始皇时代,他在泰山刻石中提到: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法式”,字典的意思是标准的格式。凡百物什皆有它的一般标准,没有标准的也要探索出标准来,这才是秦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它结束了当时社会礼又不礼法又不法的扰攘局面。让山东六国继续混乱扰攘去吧,秦孝公之于秦国,其不朽功勋就在于,解决了“党指挥枪”的问题。这个“党”指的是锻造了秦国的独立的司法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样的人世的道理,也只有秦国做得那样干净而彻底。秦国后来有资格称霸,不是偶然的。当然这种局面的得来着实不易,商鞅与离退休老干部斗,与当权人物斗,迫不得己还得直面高呼口号的百姓。然而历史以来也只有商鞅一人敢斗,肯斗,一人而与万人敌,简直与找死无异。
  舍身饲虎的找死不是谁都可以的。

  商鞅斗出了秦国社会康健的肌体,这是他的头功一件。
  日期:2014-09-10 08:00:11
  【连载40】
  第三章 秦律在线

  1.客卿们
  《商君书》语义清晰地对东奔西走的游士这一行当表示反对,将之打入应受到严格管制的“五民”之列:
  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商贾之士佚且利,则民缘而议其上。
  任用读《诗》、《书》、善言谈的说客,人民就游荡而轻视国君;任用隐士,人民就离开君上而诽谤朝廷;任用勇士,人民就好私斗而蔑视国法;手工业者得到重视,人民就轻浮而容易迁移;商人安逸而且有利,人民就攀附他们而议论君上。[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