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数岁月:浪大叔的靠谱人生》
第16节

作者: 瑶2013change
收藏本书TXT下载
  高中三年,王宇恒的成绩仍然是中等,他就有这个适应能力,不管是靠什么方法入的校门。但凭这个水准想进入重点大学,再挑个好专业,希望还是不大。高考是全省统一判卷,其严密程度几乎是无空可钻的,只能凭自己本事,考上哪算哪了。报志愿时,他选择了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这就是重点大学里的好专业,只不过它虽在化工领域内有名,但这个专业本身是不诱人的,毕业分配到化工厂的概率很大。

  日期:2014-02-11 15:39:04
  【下午开始更新】好在王宇恒报的是本市一家大型化工设计院的委托培养。该设计院连续几年在天大招生,这一年在化工专业招两个名额,每个名额设计院要向大学支付两万五千元的委培费。该院这几年的效益极好,设计任务多得忙不过来,且不少中高层领导是天大毕业的,才会花此大头钱。学生毕业后直接进设计院工作,而不用担心被分到化工厂。但当时有些人不喜欢委托培养的方式,尤其是优异生,觉得大学生的名分似乎打了折扣,而且一旦考上就如同签了卖身契,毕业时就没了人身自由。他们不报倒减轻了竞争压力,只是他们没想明白,卖身契是早晚都要签的,跟谁签都是签,只不过早签了四年而已。能定向回到本市的大型设计院,对化工专业来讲实属好事。

  日期:2014-02-11 15:41:01
  【下午更新开始啦~】高考分数出来了,非常遗憾,在报该志愿的人当中,王宇恒排在第三位,因为只招两个人,所以没希望了。但母亲并没有绝望,而是焦急地翻阅相关记忆,逐页搜寻可利用的线索,终于想起当年读高中时,一位很要好的同学有个小姑,与她们年龄接近,母亲那时常去同学家串门,和同住一院的小姑一起玩,处得很好,母亲也随着同学管她叫小姑。小姑后来和一位搞核化工的人结婚了,小姑夫常年被封闭在一个隐秘的山沟里,不但两地分居,缺少自由,生活艰苦,还有受核辐射的危险。小姑到处求人,想给小姑夫调回本市,但根本找不到好位置,更无对口单位,母亲也曾陪她跑前跑后。小姑有些动摇,几乎放弃,倒是母亲坚定了她的信心,说总不能这么两地分居过一辈子,就是回来扫马路,也得先把人弄回来,然后再慢慢想办法,凭他的大学文凭,又能吃苦,不信就总也找不着合适的工作。小姑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托人将小姑夫调回到本市这家化工设计院,不过不是搞设计,而是在后勤做一名小职员,放弃了本专业,这在这种技术性单位是没有太大前景的。后来两家多年没有联系,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小姑夫,托他找院里相关人员想想办法。

  日期:2014-02-11 15:56:44
  母亲很快通过老同学找到了小姑家。多年未见,大家自然感慨而亲热。母亲对小姑夫说明来意,巧得不能再巧,小姑夫目前正在人事处工作,而且这几年一直负责院里的委培招生。他听明情况,遗憾得顿足捶胸,说自己这几年因院里在天大的委培计划和该校招生部门关系已很密切,如果几个月前就打招呼,他完全可以要来一个推荐名额指定给王宇恒,只要他够重点大学的基本分数线,天津大学凡是有本院委培计划的专业可以任他挑,包括他没敢报的建筑系。设计院有建筑室,为化工厂做厂房及配套区域的设计,所以在建筑系也设了委培生。但是目前事情就难办了,成绩已经公布,分数摆在那,谁也不敢动,况且报化工专业那前两名都是本院子弟,更动不得。而建筑专业王宇恒的分数就差得更多了,更是竞争激烈,众目睽睽。

  日期:2014-02-11 15:58:02
  母亲听到这种情况,绝望之外又加上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早想到这层关系?为什么目光总局限于教育界?是前几次的成功使自己的思维固定了轨道,形成了惯性?早一步好专业都能进,如今连差专业都进不去了,儿子一生的前途就毁在自己的手里!一念之差,擦肩而过,这种能做却未做的遗憾,比无能为力的心安理得要折磨人得多。母亲的复杂表情使小姑夫感到惊慌,意识到刚才的话给母亲造成的精神打击,便一个劲地说:先别急!容我再想办法,容我再想办法!

  小姑夫果然想出了办法。按院里的人才计划,明年还有两个化工专业的委托培养名额,他想设法挪到今年。如果只挪一个,太着痕迹,容易引起怀疑。设计院按名额给天津大学委培费,学校方面应该没什么不乐意的,关键是院里。

  日期:2014-02-11 16:07:53
  于是小姑夫先去化工委培生最终落脚的化工工艺室,找室主任了解用人情况。小姑夫很敬业地说,你们是用户,我们是为你们服务的,来做个产品质量跟踪调查,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强调“我们”而刻意回避说“我”,表明自己代表人事处而非个人。 
  室主任说这几年进的新人多数还不错,有很突出的,但也有些不上进的,成天搞对象,不愿出差,室里很头疼。小姑夫又问专业水平有没有不行的,主任说也有,工作拿不起来,总耽误事。设计一条线,施工上千万,我们哪敢放手?带他比自己干还累,画图计算都不行,真不知道大学文凭是怎么混下来的!
  日期:2014-02-11 16:10:50
  小姑夫表情凝重,不断检讨:我们有责任,我们有责任!但受报考行情和院里计划的限制,我们也没办法,毕竟权力有限,最多只能小范围调整。根据这几年的招人情况来看,每年招的学生都良莠不齐,单凭一个高考分数看不出全面的东西,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每年都去学校考察在校各专业委培生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发现,就是中学对学生的思想塑造起到很大作用,来自好中学的学生普遍比较出色,不仅学习,综合素质也高,进了大学之后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没有大学生普遍的“六十分万岁”的萎靡颓废与玩世不恭。

  日期:2014-02-11 16:22:02
  说到这里,小姑夫对当前社会年轻人的精神状况是痛心疾首,引起了室主任的强烈共鸣——本来年长者看不上年轻人就是普遍心态,觉得一代不如一代,更何况室主任还有其独到心得:一个极不争气的败家儿子。小姑夫用关切的询问、善解人意的倾听,激发了室主任对家门不幸的倾诉,而后小姑夫也痛说了自己儿子的种种不省心,抚慰了室主任,与其统一了父辈立场,两人异口同声地吟出那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人在念经比赛中拉近了感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小姑夫的来意也笼罩在重重迷雾中。

  日期:2014-02-11 16:45:55
  小姑夫又忧心忡忡地说,这几年报考化工专业的好学生一直不很多,有时招不上来一个像样的,他为此很头疼。室主任忙问今年招的怎么样,小姑夫又转忧为喜,说难得今年的报考行情很好,备选的有好几个相当不错,录取的是两个院子弟。室主任一听院子弟就皱眉,急问是照顾进来的吧?小姑夫说不是,都还不错,是某某、某某的儿子,我了解,但院里并不希望子弟占得过多,他有依仗你有顾虑,牵枝扯叶的不好管。室主任深以为然,又问其余的几个呢?小姑夫说那就跟我们没关系了,今年只招两个,其余的就错过了,有两个是二中的,分也不低,挺可惜的。估计明年就没这好行情了,听天大负责招生的人说,中国石化明年要在化工专业大批招生,都是研究院、设计院一类的好单位,中石化的效益有目共睹,恐怕要抢走不少好生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