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数岁月:浪大叔的靠谱人生》
第27节

作者: 瑶2013change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13 14:38:01
  【午后更新】开始啦~!
  从这以后迟芸真有一种云或青烟的飘然,脸总是仰对天空,好在眼睛并不是向上看,所以不至于绊跟头。王宇恒终于明白高傲的人为什么总是昂首扬脸,因为他们渴望俯视别人,但个子又不够高,所以只有仰着脸才能满足眼睛的俯视欲,并轻易地将世界置于自己的下巴之下。
  这种性格自然是难觅知音,所以王宇恒在迟芸眼里才弥足珍贵。王宇恒知道自己俗的一面,处久了也会现出苍蝇的原形,也逃不了她无情的一拍。迟芸的个性和理性抵消了她的性感和媚气,令人敬而远之,王宇恒很难产生与苍蝇拍接吻的冲动。但她还是有价值的,这就是王宇恒可以向同寝室的同学炫耀,在校园和食堂看到迟芸也会指给他们看,迟芸高傲的气质倒能抬高王宇恒的身价:“一般人她看不上眼,她心里只有三个人:尼采、希特勒和我。”

  黄松羡慕而又不解:“为什么不将她拿下?你做为世上仅存的一个,那两人无法与你竞争。”
  日期:2014-02-13 14:41:42
  王宇恒目光深远地说:“一个德高望重、冷静而忧郁的哲学家,突然间对她动手动脚,甚至兽性大发,将会导致她信仰的崩溃。在抚摸她的**时,我听到的不会是快感的呻*,而是她心灵支柱断裂倒塌的轰鸣。我为自己的形象负责,就是为她负责!”
  “装个**毛!”黄松用粗俗把飞升的王宇恒绊个趔趄。

  王宇恒现在最怕迟芸与他探讨哲学问题。迟芸似乎为了证明自己思维缜密敏捷和理论进展神速,总要提些深奥刁钻的问题,且步步紧逼,叫王宇恒难以招架。她唯一让王宇恒喜欢的习性就是爱吃零食,还像个女孩,还食人间烟火。 
  日期:2014-02-13 14:50:32
  这回上完课,迟芸仍坐在王宇恒旁边自习。她拿出一包饼干,问王宇恒:“你吃不吃?”王宇恒说不吃,迟芸就自己边嚼边看书。王宇恒听着她旁若无人的咀嚼声音,偷眼看她柔媚的嘴唇上还沾着饼干渣,觉得她也是挺可爱的。“嚼自己的饼干,让别人说去吧!”尼采如是说。
  正有些心动,迟芸突然转过身来,问他:“你上次讲的所谓好看、好听、好闻、好吃,并不是物质的客观属性,而只是人的感觉,你能具体举些例子么?”这张感性的嘴里又提出个理性问题,把王宇恒刚燃起的冲动硬生生浇灭,他扫兴之余,想你让我倒胃口,我也让你倒胃口,一定要及时扼制后面穷追不舍的提问,便说:

  “我们认为食物是香的,粪便是臭的,但粪便是哪来的?完全来源于食物,人体不会凭空产生粪便。就是说你吃的食物主要内容是粪便,人体只是把其中的部分能量和某些成分提取走了。但只差了这点组成,就会使人认为食物与粪便是有天壤之别的两种东西,气味更是截然相反,这就是大自然赋予人和动物一种最直观的鉴别本能,通过香与臭的错觉来认定什么能吃,有营养可吸收,什么不能吃、不用吃。”

  日期:2014-02-13 14:54:16
  王宇恒本是恶作剧的想法,但说着就进入了学术状态,力求将该问题讲得透彻:“但人的粪便中还有残余的能量和营养,虽然人吸收不净,视之为弃物,但某些动物还可进一步吸收,它们就会认为人的粪便是香的、可食用的,比如狗和屎壳郎。而且粪便是植物的食物,被植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再赋予能量,又还原为人类的食物,但人从直观上是辨认不出其中的粪便成分的。你完全可以把食物想象为粪便加营养简单搅拌的混合物。”

  王宇恒仍注意着迟芸的嘴,果然见其咀嚼渐渐缓慢,直至完全停顿,似乎已辨别出饼干中的可疑成分——这就是理性看破实质的效果和代价。王宇恒自赏于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只不过是他自己乐,迟芸并不乐。
  日期:2014-02-13 14:56:44
  陈老师对王宇恒是越来越器重,并邀请他去她家和她爱人畅谈了一回。陈老师的爱人是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姓李,曾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王宇恒对其肃然起敬,虚心请教。李老师目前正研究梁漱溟的新儒家思想,他说:
  “梁漱溟认为西方人是向外界索取,中国人是向内心索取,印度人是向来世索取。其实不仅是印度人向来世索取,信仰宗教的人大多把希望寄托于身后,西方则是在宗教改革之后,才从上帝的角度鼓励人在现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所谓‘为上帝积累财富’,把索取方向从来世引到现世,引到外界,这使西方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迅速发展。但一味地向外界索取毕竟会带来种种问题,因为索取的资源无非是两个:他人和自然界。如果方式和程度掌握不当,就会成为掠夺,会形成种种矛盾。”

  日期:2014-02-13 14:58:53
  王宇恒插不上嘴,李老师见他专注而又迷惑的样子,又进一步阐述:“向外界的索取大多是物质类的,所以因资源有限而具有排他性,总要通过非此即彼的竞争、斗争、战争来解决。而人们争得头破血流所占有的物质,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个精神载体,人们在吃饱穿暖、基本生存得以解决之后,还要通过物质追求的方式来获得精神满足,精神满足就有其虚幻性,是可替代的,不是离开它就活不了,有时甚至是奢侈品。

  而向内心索取的大多是纯精神类的东西,因其虚幻性而占据资源少,惠及空间又可以无限增大,可以与他人分享、共享。比如你看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或听一首好歌,总会乐于向别人推荐,也并不会因为别人的分享而使你受到损失,反倒可能增加你的快乐,没有排他性,而书或磁带的成本是极低的,可以无限复制,电影可以反复放映,只要有人看。纯精神类的东西因为是无形的,所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不同地域的人可以同时享用,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共享。一座城市、一个王朝可以毁灭、消亡,而一首诗歌、一部名著却可以不朽。

  日期:2014-02-13 15:02:48
  艺术、科学、思想、文化,这些大多是向内心索取的成果,是创造性的;而竞争、战争这些向外界索取的必要手段,虽也能间接激发创造性,但存在着大量的破坏、伤害和损耗,对自然界的开发、扩张也接近了极限。在满足了基本生存之后,我们能否适当调节索取方向,由外转内,用纯精神手段取代物质手段,使人与人、人与自然能和谐共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