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经济学2:三十六技》
第30节

作者: 长安射天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总之,在可称为易货交易或物物交换的商品时代雏形期,基本上所有的“货币”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为世界上没有太多愿意拿有用的东西去换没用摆设的纯傻A!
  当早期商业逐渐规范,货币进入了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先民使用的货币由原先偶然的、宽泛的物件或“商品”逐渐演化为一系列物品或特定的物品上。此即所谓的一般等价物。
  规范的货币普遍具有这样的一般特质:容易携带、计量和分割,不会变质,无法随意获得也不可太过稀缺。

  所以,鸡鸭牛羊这些活物以及西瓜玉米等东东就难免被社会淘汰啦,珠宝首饰则过于稀罕和名贵,而金属显然更理想!
  日期:2014-10-30 14:53:37
  金属铸币的诞生既属于规范性货币的滥觞,同时也引领了新时代货币的潮流。
  已知的最早金属铸币是小亚细亚的古吕底亚王国铸造的(实际的制造工艺是锻造,就是用工具敲打出来,学名叫做冷锻),铸造时间约在BC671~BC630年,所用材料为王国首府萨尔迪斯地方出产的“琥珀金”。铸币的意义三个字可以搞定:标准化。(附图:世界最早的吕底亚古币)

  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皇帝(BC522~BC485年在位)的铸币活动在当年的世界影响力最大,帝国政府铸造有金币“大流克(Daric,黄金之意)”、银币“舍克勒”,还允许某些自治城市铸造铜币为辅币。换句话说,大流士一世创制了(上古)世界通行的货币体系。(附图:波斯帝国的金大流克)
  古雅典城邦国为古典货币做出了一项不可磨灭的贡献,就是双面铸造法,约问世于公元前7~前6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雅典猫头鹰银币”,正面为雅典守护神雅典娜之像,背面为猫头鹰,重约4.4克,担任主币“德拉克玛”,同时还流通小银币“奥波尔”(1德拉克玛=6奥波尔)和辅币“哈尔卡斯”(铜板)。此外,古希腊世界流行的“优卑亚-阿提卡”币制算是正式开创了货币兑换和币值换算的先河。接下来的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则将金银货币文化传播到旧大陆更广泛的地区。(附图:古雅典铸币—德拉克玛银币)

  日期:2014-10-30 14:55:12
  第二个阶段的货币本身的实用价值有局限性,但是绝对有商业价值或财富价值。这一特点在金银身上体现的最是淋漓尽致。
  金银虽然自古号称金属中的king与queen,但是不能直接吃喝。用它们做兵器很拉风,但上不得战场,不然对面一把没有实名的钢菜刀挥来时就折啦;同时也不合适做甲胄,锋利的铁矛一下就能将漂亮的银盔银甲戳个大窟窿。哥小时候也神往“黄沙百战穿金甲”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明白事了才知道这些都属于咱们文学祖先的修辞手法!用金银做一般工具也不实用,真正的用途还是扬长避短做首饰、食器、酒器或神像。金子金灿灿、银子白花花,比其它常见金属的视觉冲击力要强,而且延展性极好可以轻松加工。

  所以,我们说第二阶段的货币在实用层面有相当的局限性。黄金和白银之所以金贵,一来是稀缺,二来首饰或艺术品那都属于高端消费品。
  日期:2014-10-30 15:00:03
  创造纸币的荣誉则要属于咱们中国人的老祖先。
  先秦时代的贸易活动中有用“布帛”为交易媒介,汉武帝在元狩四年(BC119年)为敛财曾捣鼓出了鹿皮币,南北朝时期绢帛被普遍当成货币(钱帛兼行),这些虽然都不属于纸币,但没准对后世中原社会创造纸币也有所启示。
  唐代中期(唐宪宗朝),我国出现了飞钱,又名“便换”。这是一种原始的汇票,起初是官员们出差或进京办事不用带现钱,可凭官府机构勘发的“便换”到目的地后再领受兑换成钱。因其方便又安全,后来民间商贾便纷纷仿效,很多“柜坊”(即唐代专供客商寄存钱财的金融机构)也经营飞钱业务。飞钱问世之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就不再是传说而是可以成为现实啦!否则,十万贯铜钱可相当于今天的一亿元(一贯为一千钱,一枚铜钱的购买力还大于现在的一元人民币),一亿枚铜钱缠在腰间,大富翁还没来得及飞到扬州的KTV潇洒就中途“碉堡”啦!所以,唐代官府灵机一动,在货币上“开挂”,那可是相当有意义的发明!

  稍后的北宋正式出现了纸币,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交子”和“交子铺”出现于四川成都地区,而且是属于民间金融智慧的结晶。(附图:北宋交子)
  南宋绍兴年间早期,临安商户们流行使用“便钱会子”(类似于汇票和支票的功能),受“交子”、“便钱会子”和官方“钱引”(一种官方特许的商贾向官府兑换现金的凭证)三种交易媒介的启发,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南宋朝廷正式发行“会子”。
  如果说“交子”是全世界的纸币鼻祖,那么“会子”就堪称为第二代升级版的纸币。因为后者不仅代表了政府信用,而且理论上的流通域全国通行,甚至当年的大金朝也不久就仿效和抄袭了南宋朝廷的创意。(附图:南宋会子)
  元代和大明都承袭了前朝的纸币文化遗产,只是更名为“宝钞”(史书中最早出现宝钞这一词是在公元7世纪中叶的唐代永徽年间,此唐代宝钞的性质则难以考证坐实),均由中央政府发行,并用朝廷律例强化纸币的全境通行地位。从这一历史情况看,元明的宝钞已经具有了法币的味道。(附图:元代宝钞与大明通行宝钞)
  “钞票”这一纸币称呼兴起于晚清。大清朝早期惩于明朝宝钞声名狼藉的教训,朝廷不发行纸币。但是到了咸丰朝由于天灾人祸连连,尤其是太平天国之乱,为解国库财政窘促之危,朝廷于1853年发行“大清宝钞”以代制钱(制钱即清朝铜币),用“户部官票”来代替实银,所以民间合称此两种纸币为“钞票”。(附图:晚清户部官票)
  日期:2014-10-30 15:02:10

  此外,元(圆)、角、分的概念也是诞生于晚清。
  光绪八年(1881年)清廷试铸机制铜币以做银元的辅币,币面除龙纹外带有“每百枚换一圆”的字样,还有英文“ONE CENT”(一分)。此币官名“大清铜币”,老百姓则俗称其为“铜板”,因它是用进口洋机器铸造出来的,须与传统工艺的制钱有所区别。官方也规定其价值相当于当十,即值10枚旧式制钱。这是“分”的来历。
  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任粤督的张之洞试制了中国最早的本土银元(此前清朝市面流通的银元均系输入的外国银元,以墨西哥鹰洋最是著名)。稍后李鸿章接任粤督,正式开铸俗称“龙洋”的大清银圆,背面还有英文,算是与国际接轨了,同时为各地开铸银元创立了样板。这是正经的“元(圆)”概念。
  光绪十五年(1889年)起,龙洋和铜板就成了清末的主要货币。

  后来清朝还铸有规范的银角币“一角”和“二角”两种,与铜板并用。“角”这一单位来历于此。
  银角币俗称“小洋”,两广地方则习称“毫洋”或“银毫子”,因为早在同治年间岭南一代就习惯使用从香港流入的“鬼头毫”,即英国殖民当局在香港大量铸造的单位为一豪和双豪的小银元。更进一步,很多广东人在写这个“毫”字时喜欢减笔为“毛”,故而当年的角币又称为一毛、两毛,民国年间因两广的强大经济政治影响力,此称呼随渐次北上,一直到民国25年(1930年)法币改革前,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都大量通行广东“双豪”,遂影响至今。

  日期:2014-10-30 15:03:23
  而西方纸币的成熟当将首功记在现代金融鼻祖的大不列颠身上。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在历史上孕育了近现代金融革命,一系列的金融新事物都得益于英国人的创造与理性,尤其是银行券(banknotes,即钞票)、金本位制、中央银行制度、发行准备金制、法定货币(legal tender)这些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柱及概念都诞生于英国。
  纸币的问世与普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古老的货币进入了第三阶段—信用货币时代。
  所谓信用货币,就是信哥你就用,不信还得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