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艺儿——聊聊古玩行里的那些事》
第12节

作者: 山径之蹊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计数器的作用很像是算盘,他一般加在佛头后,第21个珠子后面的位置,一边一个,一边计百,一边计千,而卡子则是每念一万遍移动一下位置。

  日期:2015-02-16 20:36:17
  今天真得是有点累了,上午在陨石馆呆了半天,下午去了潘家园。
  又花了不少钱。我希望我明年可以做得更大一些,更好一些,毕竟对于我来说,年纪已经不小了。
  写这个贴子以来,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在这里一并感谢。
  人生有很多努力是为了梦想。我不知道我的梦想能不能实现。时近年关,人免不了会想的多一点。
  今天我和陨石馆的馆主李先生谈了一上午。说到了这个外国人在中国。时下有很多外国人到国内淘金,很多中国人认为外国人比中国人强,比中国人讲诚信。其实不然,外国人到了中国也是生意人。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奸不商。同样适用于外国人。

  我说过一句话,叫产地多假货。这句话的几乎可以适用合世界。
  今天大概说一下陨石造假。
  陨石是一个小众收藏,真正玩的人不多。大要分的话,陨石可以分为石陨和铁陨。其中又以铁陨占多数。而假陨石则是以石陨最多。当时造假陨石的人不多,我也见过有卖假陨石的,但都是三五块那么摆着,成规模的并不多。
  为什么假的石陨比较多呢,因为一个字,像。铁陨石切开之后他的纹路很特别,到目前为止,能完全模仿这种纹路的技术还没有,即便是原石,铁陨的气坑特征明显,这个东西都是很难模仿的。
  而石陨不同,只要光滑一点的黑石头,看着都像陨石。不经过专业检测。仅为肉眼,专家也很难保证那一个是真得,那一个是假的。
  陨石的纹路是因为铁矿石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晶,这种纹路,目前无法复制。专业的说法叫维斯台登。

  在国外,有一种技术可以人为制作这种纹路,但与真陨石不同的是,人造维斯台登为通纹,而天然维斯台登了断头纹。即真的陨石纹路会像筛子一个由多个纹路块组成。这一点比较好认。
  再歪一下,淘宝上已经卖出去几串血泊,有顾客提到了这个琥珀的保养,我这里说一下。其实琥珀这个东西比之与木头串来讲,已经很容易保养了。他不会像木串那样对环境要求太高。起码,他不那么怕水,不用但心气温变化。只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琥珀不用专门去盘,人平时的自然配戴就可以使其光亮温润了。
  第二,琥珀怕高温,不要曝晒,也不是近火。
  第三,琥珀不要和酒精接触,有一个实难琥珀和珂巴的方法就是用酒精去擦,但我告诉你,酒精对于琥珀也是有伤害的。

  第四,不能用牙刷清洗琥珀,琥珀硬度不高,这种会对其造成损伤的。
  第五,琥珀如果脏了,可以用中性洗洁剂加水,用软毛巾擦洗。
  日期:2015-02-17 11:10:27
  转一篇文章
  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藏家,就有仿制,就有真伪的鉴定,就有古董的买卖,就有盗墓的现象。那么对真伪的鉴定谁最有发言权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作为国家设立的专职研究机构博物馆,研究所,考古队等,至今不过百十来年的历史!而收藏,古董交易,真伪鉴定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藏家,古董商人研究的主题首先是真伪,任何一次走眼都会付出代价,他们的全部知识和兴奋点都集中在真伪这一个点上!一些古玉藏家甚至几十年玉不离手,睡梦中手上也有一块玉,这种几十年与古玉肌肤相亲的紧密接触,使他们对古玉真伪的鉴定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尤如分辩双胞胎只有亲身父母因为朝夕相处而判断最快最准一样!其次,中国的藏家往往都是世代传承,对外秘不泄露,怕惹来血光之灾!历朝历代没几个真正的大藏家会参加什么收藏协会,赛宝大会诸如此类的活动,只有一些半瓶子醋才会到处晃荡!对真伪鉴定的许多知识,密诀,藏家也都有几代甚至十几代沉积与密传,这一种积累使真正的藏家对真伪的鉴定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再看各类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的专家吧,首先他们研究的主题是:文物的科学挖掘,修复,保护,以及文物所内含的美学,哲学,神学,文物的材质,工艺特征,加工方法,年代,用途,等等,并以此著书,发表论文学术,评定职称。这方面他们确实是专家!但他们面对的文物大多是有明确出土记录的古物,不存在鉴定真伪的问题!他们也没有哪个专家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真伪!甚至在他们做学问的论述中,连博物馆从民间征集的文物都不肯作为素材选用,更别说研究真伪了。他们的职称,权威也不是通过鉴定真伪所取得的!当然也有少数专家例外,如耿宝昌先生在鉴定真伪的问题上有精准的眼光与感悟,那不是博物馆的生涯造就的!而是因为他从小就在古玩铺当学徒磨练出的眼力。

  应该说,很多专家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古物的机会较常人多一些,故他们对真伪的感悟比一般人强,但与真正的藏家相比,在真伪鉴定的问题上,他们差的太远了,这本来也不是他们的长项。专家的专长是解读,破译文物的内蕴信息;藏家的专长是鉴定文物的真伪。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专家出的书,如古文字类的,形制类的,刀工类的,图案画法类,工艺特征类,材料材质类的等等,写的都不错,可以大大提高藏家对古物的理解认知水准,但决不能把这些知识作为鉴定真伪的标准,否则永远会交学费,那就是误导。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种误导的现象,什么某一笔的画法不对,某一刀的线条不流畅,某一形制的角度不对等等,太可笑了。古代工匠就不能有个把二流,三流水准的人吗?就不能有身体欠佳,情绪不好的时候吗?就不能有偶尔个性一下,搞点创意的时候吗?就不能有工具不顺手,出点小故障的时候吗?今天的美国在制造航天飞机的时候还常有质量问题发生呢。
  再说,很多博物馆的专家在研究一些课题时,要接触文物还须经过很烦锁的手续,有很多规定,有些文物甚至不容许裸手触摸,不可能象藏家一样成年累月的拿在手中盘玩感悟。有些专家甚至几十年只接触研究一个坑出的文物,而且只是研究这些文物的修复,养护,加工方法,工艺特征,所反映的古代各类文化信息等,并不研究这些文物的真伪问题,博物馆也没有要求去研究这些文物的真伪。他们能对真伪鉴定问题有多少感悟呢?认为他们说真就真,说假就假岂不是弥天大谎?犹如请真的名校历史教授教你高等物理,化学教授教你民族舞蹈,你还信服吗?

  在中国对古玩真伪的鉴定,历朝历代就没有普及化,市民化。大多数爱好者知之甚少,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之下,由于媒体的一些炒作,出现了一种偏见,由于许多人们对博物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盲目的以为博物馆工作的人就是鉴定真伪的专家。久而久之,一些专家自己也认为自己是鉴定真伪的专家了,四处活动,俨然以权威自居,引出的笑话无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