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17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2-12 21:43:35
  不过,这块新领土为秦国带来收益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现在,秦国还有许多近在眼前的重要事情需要马上去做。在出兵巴蜀的同一年,前316年,秦国攻占赵国的中都、西阳,下一年,前315年,秦国打败一个名叫英的将军率领的赵国军队。观泽之战后,齐国已经放过了赵国,秦国却开始对赵国连年发动攻击,这是因为秦国的要求比齐国更高一些。齐国的目标是把赵国打倒在地,让它爬不起来就行了,秦国的目标是让躺在地上的赵国动都不能动一下。而且秦国这样做,也是在不厌其烦的告诉齐国,我们和赵国的关系非常糟糕,根本不可能通过赵国去援助燕国,你就放心的去攻打燕国吧。有一点需要提醒,易王后应该还在,易王后嫁到燕国的时候只有几岁大,现在也不过二十几岁,只要不出现特殊事故,她应该还在,秦国和燕国之间的外交联系仍然醒目,所以不断做出这样的重申是有必要的。

  从这个时候一直到前313年的赵庄之战,是赵武灵王一生中政治生涯的最低点,也是他一生中最为痛苦和迷茫的时期。他能有什么办法呢?打?早就证明打不过,赵国只是挨打,同时他再也找不到一个愿意帮助他走出困境的国家。有一段时间魏国曾经想保护赵国,赵国加入了新三晋联盟,它也曾经获得过一段时间的安全,但是这个联盟很快就被敌人打的一败涂地,魏国可耻的决定投降,而且它投降的对象还是赵国的最大敌人齐国,为了自保,它彻底抛弃了赵国。其他的周边国家里,燕国从来就是自顾自,齐国和秦国正是造成赵国目前困境的元凶,赵武灵王还能指望谁呢?回去找远方的楚国吗?没用的。所以他绝望了,只能无能为力的眼看着敌人闯进来把他的最后一点家当砸的粉碎。

  日期:2015-02-13 22:15:31
  从最深的绝望之中又诞生了希望,从没有办法之中又找到了办法,赵国人永远是顽强不屈的,赵武灵王也一样,应该也是在这个时期,他想到,既然一切都没有了,那就从头开始,以全新的方式重建他的武装力量,更好的保卫他的国家,胡服骑射的构想正在他的心中萌芽。后世的游牧民族依靠它们的骑兵称雄世界,但是直到赵武灵王生活的年代,骑兵作战方式还没有发展到成熟的境界,华夏诸侯国在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基本都是占上风的,没人欣赏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为什么赵武灵王会这么早就发现了骑兵这一兵种的潜力呢?

  因为赵武灵王的步兵已经被齐国加上秦国给消灭殆尽了,他确认,他把步兵军团再次组建起来,也不可能是齐国或者秦国的对手。骑兵冲击力强,杀伤力大,而且速度快,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一只骑兵组成的部队可以让他在战场上掌握极大主动权,除非他遇到的对手也是骑兵。而齐国和秦国的军队是以步兵为主的,和它们作战,就算打不赢,赵军也可以迅速撤退,不至于被追上并且消灭掉。齐国和秦国的战略目标都是消灭赵国的实力,可以想象,它们以前经常对赵军这么做,所以,这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日期:2015-02-14 13:49:33
  骑兵面对步兵将占据优势,这是未来战争所不断证明的,赵武灵王找对了方向。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遗产是,秦国落井下石的恶劣行为在赵武灵王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此秦国上了他不可饶恕的敌人名单,至少和齐国并列,尽管秦国对赵国造成的实际伤害不如齐国大。由于形势的逼迫,秦国和赵国后来曾经一度结盟,那时的赵武灵王却趁机假扮成使者出使秦国,目的是实地考察将来进攻秦国的合适路线,他还制定了一个用骑兵从河套地区出发,大迂回偷袭秦国后方的计划,这些都能证明他对秦国的个人仇恨。

  齐国发出它的命令后,魏国和赵国韩国都断绝了关系,赵国对盟友已经绝望,那么韩国呢?韩国坚定的认为,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上生存,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值得信任的盟友。这个让它信任的盟友,这个让它心甘情愿做小弟的盟友一直都是魏国。韩国对魏国很忠诚,可是魏国对韩国就没那么忠诚,魏国曾经多次背叛过韩国,比如现在,为了方便自己去做别人的小弟,魏国很干脆的把韩国给抛弃了。魏国可能也在担心,韩国是不是会反对它的做法,从今往后自己在韩国心目中的地位是不是会大不如前。

  日期:2015-02-14 21:30:53
  很快,魏国就发现它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魏国从老大一下子变成小弟没有引起韩国的鄙视,韩国自己就是小弟,看不起魏国就等于看不起它自己,韩国也并不反对魏国的新办法,相反,它用实际行动明确显示它的支持态度。几次战败后公孙衍的威望有所下降,也因此失去了他在魏国的工作,韩国表示愿意提供给他一份新工作,任命他当韩国丞相。公孙衍在魏国担任高级职务很多年,有着广泛的人际影响力,韩国这么做是想在两国公开的外交关系被切断后,通过公孙衍的个人渠道继续和魏国保持一定沟通。当然,这也说明韩国仍然认同公孙衍的军事指挥才能。

  不过,韩国提出一个条件,希望公孙衍在离开魏国之前,先和齐国搭上线。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韩国真的是一个永远把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的国家,它的想法是,以前的盟友已经被证明不行,那就换一个盟友。韩魏加上中等国家赵国不行,那就韩魏加上强国齐国,这总应该行了吧?魏国的做法在它看来大方向是正确的,只不过应该把韩国也带上。赵国和齐国的矛盾比较大,它们经常发生边境摩擦,魏国肯定带不上赵国,但是韩国和齐国不接壤,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冲突,多一个小弟对齐国有利无害,齐国为什么要拒绝呢?齐国只是一时间没想通而已,经过韩国的努力,它应该能慢慢的想通,同意组建一个强大的齐韩魏三国联盟。所以,韩国一点也不绝望,它继续顺着自己习惯性的思路往下走,就找到了它所认为的出路。

  日期:2015-02-14 23:23:57

  公孙衍有没有和齐国搭上线?他做到了。魏国当时的丞相是田需,从田这个姓氏上可以看出,他很可能是个齐国贵族,大概是魏国在新三晋联盟战败后,为了表明自己衷心臣服于齐国,从齐国请来的。田需按照既定政策,规定魏国必须疏远韩国,这不符合韩国的想法,公孙衍和田需显然无法达成一致。但是,公孙衍这时突然听说,齐国有个贵族公子提出一个和田需不同,完全符合韩国想法的新主张,他主张把韩国也接纳进来,齐韩魏三国组成一个联盟,而且这个贵族公子的身份比田需更高,他是齐国权势第二大的人物,齐宣王的弟弟,靖郭君田婴的儿子,他的主张是有一定分量的,于是公孙衍向魏王建议,由这个贵族公子来做魏国丞相,取代田需。公孙衍果然影响很大,魏王同意了他的要求。

  本篇文章的又一个大主角,被严重低估的重量级历史人物,孟尝君田文第一次出场亮相了,他的第一次出场就很惊艳。孟尝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齐韩魏三国组成联盟呢?因为他想联合三个国家一起去攻击秦国。为什么他要在这个时候去攻击秦国呢?因为他已经识破了张仪的战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