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第27节

作者: 卢奕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07 23:56:00
  第十九回 花姑娘海光寺遇险
  卢大少爷和卖鲜货的小刘三儿紧跟着那三个日本浪人,顺着南门外走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就到了海光寺地界。
  到现在为止,天津还有海光寺这个地名,就在南京路与南门外大街交汇处东北侧,但是对于海光寺的传说年轻人就不得而知了。别误会,我没有“装逼卖老”的意思,我本人虽说不算少年儿童也应该算是年轻,对于海光寺的掌故也是听坊间老人讲述,觉得有趣才整理搜集而已。
  说起这海光寺,那可是历经坎坷磨难重重。康熙四十四年,一位法名叫成衡的高僧来到天津,在离南门三里的官道东侧修建起一座宝刹,起名普陀寺。后来康熙南巡路过这里,听说此地夜有白光故认定为宝地,赐名“海光寺”,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海光寺青睐有加,曾多次题字赐匾。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在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那时候海光寺有了个臭名叫“签约寺”。从此,海光寺的厄运开始了。

  英法联军虽然占领了海光寺,但是对这座古刹并没有破坏,《北京条约》签订后,天津成为了开埠通商口岸,也就把军队撤出了。深知洋枪洋炮厉害的大清朝,在此之后开始兴办洋务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清政府开始重视国防的现代化,决定购置外洋军火机器,在天津设局制造。同治六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把购办的蒸汽机、化铁炉、和旋床等设备安置于海光寺周围的新建厂房内,作为天津军火机器局的分局,称为西局。因东局以生产弹药为主,所以称“机器造药局”;海光寺分局以生产枪炮为主,又称“机器铸炮局”。史书记载:“西局有八厂,共屋百余间,环于海光寺外”。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的侵华使海光寺遭到彻底破坏。日本军队在俄、美、英军的配合下,将海光寺占领,庙宇毁于战火片瓦无存。从此海光寺彻底消失,只留下一条被外国人命名为“海光寺大道”的马路,也就是现在的西康路。还有一口富有传奇色彩重一万三千斤的大钟,这口钟与南开大学颇有渊源,后文书自有精彩评讲。
  随后日本侵略军在废墟上建造兵营。海光寺成为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日军天津宪兵队也在此驻扎,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海光寺才重回祖国怀抱。所以,在卢一天当时所处的民国中期,海光寺属于日本租界地,并没有寺庙,而是日本宪兵队所在地。
  日期:2014-04-08 00:00:00
  书中暗表,那位被日本浪人跟踪的小姑娘,住在老西开教堂旁的同善里。本来从海光寺前的保安大街走日租界的三岛街再到住吉街(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路)是最近的路线。可是走到海光寺附近,姑娘也发现了后面有日本人跟踪,心中害怕自然不敢再走日本人的地盘儿了,心想着宁愿绕点远路也别招惹麻烦,随即改了路线加快脚步往相反的炮台庄孝悌里方向走去。
  日本鬼子盯上了花姑娘,这煮熟的鸭子哪能让它飞了呀。三个日本浪人发觉前面的花姑娘脚步加快,顿时意识到她可能是要逃跑,眼看来到了海光寺宪兵队门前,已经是日本人的管辖地界,自然是有恃无恐。三个禽兽色胆包天,稍微嘀咕了几句就朝小姑娘扑了过去。

  民国二十年前后,大部分女人还是缠足的,今天这位大姑娘就是个“小脚儿”。这小脚儿的奔跑速度真的是不敢恭维,没跑几步就被日本浪人追上了。一个色迷心窍的鬼子如饿虎扑食般将姑娘搂在怀里,另两个咧着大嘴淫笑不止开始撕扯姑娘的衣服。那时候,正经人家的姑娘看待贞洁比命还重,自然是拼了命的挣扎,可是力量相差太悬殊,没有几下身上的蓝白花小袄就被扒了下来,露出了藕节儿一样嫩白的胳膊,雪白的后背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外面仅剩了一件遮羞的红肚兜。

  几个色魔附体的禽兽一见少女的胴体顿时兴奋狂躁了起来,一阵阵的奸笑面露狰狞,有两个居然已经开始解自己的裤腰带,准备光天化日之下做那猪狗不如的事了。小姑娘没有了外衣连羞再怕外加生气,小脸儿变得通红通红的更加诱人了。只见她双手护住前胸浑身发抖已经蜷缩在一个破旧房子的山墙下面,活像一只受了惊的小白兔面对着扑食的老鹰,声嘶力竭的呼救都有些沙哑了,惊恐的大眼睛里透露着极度的愤恨和无奈。

  可惜海光寺日本宪兵队门口,一向就是人迹罕至,中国人都是绕道而行唯恐避之而不及,小姑娘的救命呼喊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就算有人听见了也是不敢管。只有大门口几个站岗的日本兵往这边指指点点,说笑着看热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