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51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6-03 22:00:40
  还有,南阳盆地离秦国近,和秦国是紧挨着的,在孟尝君的计划中,这一点也很重要。
  史书中关于前301年垂沙之战的记载是这样的,由齐将匡章担任总指挥的三国联军,开战初期没有多费力就突破了楚方城防线,它们一路往南推进,打到南阳盆地内部沘水旁的垂沙一带(今河南唐河西南),在这里和楚军主力部队隔着河对峙达半年之久。方城防线失守后,实力处于劣势的楚国军队只好利用河流来阻遏联军,在沘水沿岸严密设防。三国联军因为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沘水深浅,不敢渡河。半年之后,联军从一个樵夫处打听到“荆人所盛守,尽其浅者也;所简守,皆其深者也”,于是匡章派精兵在夜间从楚人防御最严的地方渡河,发动突然进攻,果然这里的水最浅,士兵们可以徒步通过,由于长期无战事而防备有所松懈的楚军始料不及,被打的大败,主将唐昧也被杀死。

  仔细分析这些记载后,其中有个地方令人感到很困惑,沘水只是一条小河,只是长江的支流汉水的一条历来不起眼的支流,这种级别的河流在地图上到处都是,并不难以跨越,两年前,三国同盟就能把楚军打的全面崩溃,只能向秦国求救来度过危机。两年过后,三国同盟的准备更充分,力量更强大了,连楚方城都被它们轻易攻破,一条沘水河凭什么阻挡联军达半年之久呢?如果沘水都能够阻挡联军半年之久,那么联军的整体推进速度岂不是应该慢的可怜?可能会有一些人反驳说,现在沘水是条小河,不等于古代它也是一条小河,沧海桑田,几千年来地形地貌总是在不停变化,说不定它曾经是一条水量丰沛的大河呢?我再多解释一下。史书中明确记载,最后决战的时候,联军是徒步涉水渡河发起攻击的,这说明沘水河道中的一些地段人们用直接步行的方式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河流是条大河的可能性极小。

  日期:2015-06-04 22:50:36
  几十万大军想度过沘水,没人规定只能步行通过,有各种办法可以用,比如造船只,修建浮桥,绕道上游水流更浅的地方(想来绕道也用不着绕很远),半年时间足够联军造许多船只,修建不少浮桥,绕一大段路,可是过了半年感觉这些事情中没有一件有人开头去做了,所以我认为,联军是故意放缓了对楚军的最后总攻,其实它们一直都能够轻松的度过泚水,但是它们一直都假装没有能力度过。两年前楚国遇到危险的时候,是秦国援军到达 ,和楚国联手,让三国联军撤退的,这一次,孟尝君也在耐心等待着同样的事情发生,这就是孟尝君给秦国布置的陷阱。在垂沙战场上,他瞄准的真正作战目标是秦军,而不是楚军,他真正的作战意图是在秦军主力赶来救援楚军的时候,把它诱入三国联军的包围圈,聚而歼之。

  孟尝君研究过公孙衍进攻秦国失败的案例,他得出结论,秦国被它周边的自然天险保护的很好,在秦国的大军都摆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后面进行防御的情况下,联军想进攻秦国难度会很高,损失会很大。他又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有效的削弱或者克服秦国这一优势呢?答案是,如果能够想办法先期消灭不少的秦军兵力,将来突破函谷关,进攻秦国本土的行动就可以省事多了,所以,从无名之战时期开始,他就制定好了一个把秦军从自然天险当中吸引出来再消灭掉的计划,隐瞒无名之战中楚军的损失是这个计划启动后的第一个步骤。

  日期:2015-06-06 21:37:59
  垂沙之战爆发后,又开始了这个计划的后续步骤。我估计孟尝君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楚方城修的再怎么坚固,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它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三国联军迅速从多个地点突破楚方城防线,然后,从楚方城往南推进的过程中,联军依然执行尽量消灭楚军有生力量的作战方针,它们把四散而逃的楚军部队,还有楚军主帅所在部队的侧翼部队都一只只消灭掉,但是唯独不去动楚军主帅所在的直属部队,对它只驱赶,不攻击。当联军离预定目的地泚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它们放缓了前进速度,而当联军抵达泚水岸边的时候,它们完全停止下来。泚水沿岸,也就是垂沙一带,从地图上看位于南阳盆地的南端,打到这里,联军已经占领南阳盆地的主要地区,垂沙之战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也就是针对楚军的作战任务宣告完成,它们现在可以把全部精力都转移到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也就是针对秦军的作战任务上。接下来,联军没有忙着去做渡河的准备工作,它们忙着做的事情是在秦军可能到来的方向上根据地形修筑工事。

  开战以后,楚军主帅唐昩连战连败,不断奔逃,本来他已经绝望,没想到渐渐的联军不再跟在背后紧追,而且还在泚水完全停止了攻势,他不能再退,再退就要退过汉江,到江汉平原了,楚国都城就坐落在江汉平原上,退到那里他的脑袋还保的住吗?所以他虽然提心吊胆,却也只好鼓起勇气,在垂沙硬撑下来。
  孟尝君做这么多事情,他是想给秦国营造一个总印象,联军打到垂沙的时候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力量的使用已经达到极限,而剩下的楚军还保存有相当实力,它通过收缩防线,集中兵力的方法,在垂沙奋力挡住了联军的进攻。如果这个时候秦军出武关,从侧后方向袭击联军,而楚军从正面方向攻击联军,前后夹击,这应该是秦楚联盟和齐韩魏三国联盟决战的最好机会。
  日期:2015-06-06 22:13:2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秦国错过机会,得不到援助的楚国被彻底打败之后,三国同盟接下来按计划进攻下一个目标秦国,秦国难道不是独木难支,势单力孤,形势更不利了吗?这等于放任敌人对本方各个击破,正常人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而一旦秦国做出正常的选择,决定出兵,它就掉进了孟尝君的陷阱。秦军被诱使脱离对它有利的地形,进入平原地带,接着又进入对联军有利的地形,它将在这里遭遇三国联军的重重包围。实际上,泚水对岸的楚军只是联军有意留下来钓秦军这条大鱼的一个诱饵,它的实力非常弱小,联军一天不来进攻,它就多活一天,它哪里敢主动出击呢?前后夹击只是一种幻想而已,三国联军基本上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专心对秦军展开围攻,可想而知,秦军的下场将会是很不美妙的。

  经过太子横事件,孟尝君还认为秦楚会象一对盟友那样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吗?是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三晋国家的例子。战国前期的三晋联盟,满打满算持续时间也不到100年,而且三晋国家之间也曾经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相残杀战争,但人们仍然觉得这三个国家保留下来了一些特殊关系,兄弟阋于墙,御侮于外,它们内部无论发生多大的矛盾,终究还是比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来得更亲密些。魏惠王死后,新三晋联盟马上建立起来,已经破裂几十年的三晋联盟又出现了恢复的势头。新三晋联盟失败后,我们还是经常能够看到韩魏两国组成联军在一起行动,韩魏联盟可以被视为三晋联盟的残余势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