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详尽史实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汉)》
第12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长安作为都城,有名的大医生总比曹时那个封地多吧,回封地养病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这不,在封地养着养着就养死了。但如果曹时回封地,估计平阳公主作为他的老婆,必须跟着回封地伺侯着,这长安城里的人与事暂时都管不着喽。那曹时到底是不想平阳公主管长安城里的什么事呢?
  也许曹时没想那么多,他仅仅是担心自己死在外地,人总归要落叶归根的。可曹时死了之后,平阳公主后来居然跟孙子曹宗不熟。平阳公主好歹只和曹时生了一个儿子曹襄,而曹襄又只生了一个孙子曹宗,她居然不经常去看看这个孙子?
  史书上给出了解释,说是平阳公主二嫁嫁给了西汉汝阴侯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她嫁出去的时候,孙子曹宗还没有出生,祖孙两人一直都没在一处,不熟也是正常的。

  真是这样吗?如果夏侯颇是回封国住的,那平阳公主跟着住在封国,整天见不到儿子孙子,那不熟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很多侯都不去封国住着,宁可留在长安,毕竟长安是政治中心,有什么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从史书记载馆陶公主常常向平阳公主抱怨陈阿娇被废一事来看,平阳公主至少在公元前130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住在长安城里的。
  据此,平阳公主嫁给夏侯颇后,很有可能仍然还住在长安城,如果她一直住在长安,怎么会跟孙子曹宗不熟?除非曹襄对她这个娘一直有看法,不太愿意她常来常往。而曹襄如果对这个娘有看法,只可能是为了自己的爹。
  只可惜,史书记载的资料太少,这个推论无法完全经得住推敲,因为各种偶然因素实在太多。但且慢,故事并没有结束,围绕着卫青被绑架又奇迹获救,还有两个疑团没有解开。
  日期:2015-11-15 13:37:41
  第九节 公孙敖为什么救了卫青之后没被报复

  熊学生:老师,为什么公孙敖敢于去救卫青呢?他面对的可是馆陶长公主,是皇后的亲妈。
  史老师:这说明公孙敖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
  熊学生:公孙敖两肋插了刀,居然没有死,为什么馆陶长公主放过了他?上次小胖两肋插刀,把作业给我抄,可是被你罚站的。
  史老师:你出去。
  大长公主刘嫖要绑架杀害卫青之时,有一个英雄踩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当然他不是来娶亲的,是来救人的,他把卫青从大长公主的手中劫持了过去。
  这个英雄就是公孙敖。公孙敖是汉景帝时期的侍郎,(《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公孙敖,义渠人,以郎事景帝)到了汉武帝时期,他还是个侍郎,地位不高(《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公孙敖,义渠人。以郎事武帝),可见并不是有什么后台的人。他与卫青一见如故,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结成生死之交,而后又以一个小小侍郎的身份,揣着熊心豹子胆,从平阳公主手上抢人。
  必须注意:卫青被绑架的公元前138年,窦太皇太后还活得好好的,那是一个陈阿娇的世界,这个时候的刘彘正处于四面楚歌之中。
  故事起源于少年天子的儒学梦。
  公元前141年,刘彘即位,他怀着一腔热血想干点事,仅仅登基才九个月,在公元前140年,要求丞相、御史等推荐贤良方下之士,开启“建元新政”,(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武帝纪》),董仲舒因一篇“天人三策”而脱颖而出,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最著名的就是推崇儒术,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是,窦太皇太后是黄老之学的忠实信徒,汉朝正是因为尊奉黄老之说,休养生息,才发展起来了,这都是太皇太后亲眼所见的,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儿子以及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得读黄帝与老子,如果真要罢黜百家,岂不是连黄老之说也得一并扫地出门?(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很快,儒学与黄老之学之争转换成了太后与皇帝之争。
  姜到底是老的辣,太后手段老到。话说刘彘当时招了赵绾、王臧等儒生当御史大夫和郎中令。这两个没眼色的,居然让刘彘以后什么事都不要再向窦太皇太后汇报了,这下把皇帝和太皇太后的矛盾给摆到台面上来了。窦太皇太后也不吱声,就派人悄悄去查这两人,果然查出这两人的奸利事,有凭有据地将这两人投入大牢。
  公元前139年,太皇太后与皇帝之间的战争结果出来了,太后大获全胜,推崇儒术的人无一有好下场,有后台的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被罢免,没后台的赵绾、王臧自杀。至于刘彘本人,因为被“断了左右手”,一下子变成乖宝宝,没办法,如果他再不听话,没准自己都会被赶,“建元新政”就此结束。
  公元前138年离公元前139年仅仅一年,太皇太后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忘记一年前发生的事情。刘彘靠着老婆陈阿娇替他在老太太面前打圆场,因为老婆还是蛮讨老太太欢喜的。史书上说,陈阿娇后来是以翁主之礼和她的母亲刘嫖一起陪葬在窦太皇太后陵墓边上的,如果窦太皇太后不喜欢她,怎么可能让她埋在自己身边,刘彘就没让卫子夫埋在他的陵墓边。除了请陈阿娇帮忙,刘彘自己还装孙子(也不对,他本来就是孙子),整天打着姐夫曹时的名号在外面当纨绔少年,以此来表示自己不再关注朝政,请奶奶撑着这把老骨头继续努力,好歹宽慰了老太太的心,终于保住了自己的皇位。

  前面说过,刘彘在这段时间里没地位到了连和老婆闹点小矛盾,王太后都要让自己的儿子忍着点。因为老太太非常喜欢刘嫖啊,老太太死后的遗产可是都给了这个女儿的,陈阿娇可是刘嫖的女儿,死后还和妈妈一起埋在了老太太的陵墓边上,可见这三人感情很深。另有传说陈阿娇跟薄太后长得很像,因此老太太更喜欢她。
  有老太太撑着腰,这就是为什么刘嫖会掉以轻心,阴沟里翻了船的原因,她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抢她想杀的人。
  第一个疑团来了,逞匹夫之勇一般是要付代价的,可是公孙敖居然在从平阳公主手中抢走卫青之后,没付出任何代价,因为刘嫖捏着鼻子就把这个苦果吞了下去。按照刘嫖的性格,这实在太不符合常理啦。

  当然,在公孙敖救了卫青之后,刘彘表示很高兴,从此重用公孙敖,让他因而显贵。但因为这时候的皇帝刘彘其实还不能算一个真正的皇帝,他明面上当然可以保护公孙敖,但架不住暗面上有人要报复。可是史书上只留下了“公孙敖由此益贵”7个字,说明公孙敖一直活得风平浪静。公孙敖没出事,证明保护公孙敖的人不是刘彘,而是在刘彘之外,另有人暗中出力。
  因此推论,公孙敖实际上是受人指使保护卫青的,而指使他的人,足以能保护他平安,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去冒犯刘嫖而不必担心后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