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详尽史实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汉)》
第16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卫青从郑季家回平阳府时年龄大体同当年刚入馆陶公主府的董偃差不离,十三岁左右,平阳公主总不至于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下手吧。而且,平阳公主的丈夫曹时一直活着,直到公元前131年才去世。馆陶公主再怎么心思不纯,她与董偃的关系是在她老公陈午去世之后才开始的。因此,平阳公主很可能一直是不求回报地对卫青予以培养。
  卫青一直是被自己的父亲家当成奴仆来养大的,忽然遇到这样一个身份高贵,而且不计较只单纯地对他好的女子,那种心理落差可以想像。平阳公主在少年卫青的面前简直如同是一个浑身笼罩着光芒的女神。少年时的感觉往往会笼罩人的一生啊。而且平阳公主一直在提携卫青,表现出希望卫青能出人头地的模样,所以卫青会一直努力,试图站到可以平视平阳公主的位置上去。
  日期:2015-11-15 13:49:11
  第十二节 几时卫青接了平阳案?(平阳公主篇)
  野史:
  卫青:在下年方三十八,不是三八是三十八,至今未曾娶亲。
  平阳公主:妾身新寡,唯愿嫁列侯之人。
  左右: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重要的话说三遍)

  如果问题不在卫青这儿,难道是平阳公主不愿意嫁?那她前面闹出那么多的事情又是为了什么呢?
  先得看一下平阳公主到底是什么时候二嫁的。
  史书上有关平阳公主再嫁的时间,这个应该有,可是真没有。当然,褚少孙曾提到:卫子夫被封为皇后,卫青三子被封侯,天下都在传唱“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就在这个时候,平阳公主寡居,想要为自己选婿,最终选择了卫青。卫青三子封侯发生在公元前124年,也就是说,平阳公主应该是守寡七、八年的时候嫁卫青。故事可能是有的,但时间也实在差得太远了吧。夏侯颇是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他死于公元前115年,公元前124年左右,平阳公主估计没有这个能力和特权一女两嫁。前段时间,网上倒是有一个传说,说是国家立法,女子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老公了,最后,官方出来辟谣了。现在女权这么厉害,都没这个本事,平阳公主在那个“以夫为天”的时代,笔者可以确定以及肯定她没有同时拥有两个老公。也就是说,褚少孙绝对是记错了。

  平阳公主二嫁很可能是两个时间节点:
  1、新寡之时。以平阳公主不甘寂寞,连嫁三次的频率来看,她做得出来在曹时去世之后就立即再嫁给了夏侯颇。
  平阳公主新寡之时是公元前130年左右,那时候,卫氏一族还未曾出人头地,虽然卫子夫进了宫,但进宫已经快10年了,生倒是蛮能生的,只是光生女儿不生儿子,3个都是丫头。陈阿娇仍然在位,而且帝后之间虽然有着种种矛盾,刘彘对这个结发妻子却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后文将具体讲述)。

  要面子的平阳公主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嫁,她很难选择卫青。卫青可是公元前129年,通过龙城之战才脱颖而出的。而夏侯颇是在公元前134年嗣侯的。公元前130年,平阳公主最合适的老公人选怎么也得是夏侯颇。
  估计女同胞们会喜欢平阳公主在公元前130年出嫁这个假设的,因为这样就可以假想卫青是受平阳公主嫁人的刺激,奋发图强,拼了命要去前线打仗,要建功立业,要出人头地,目的只是为了和平阳公主站到同一条起步线上去。卫青本身是个低调性子,不是过于贪图权势的人,否则也不会十年沉寂,结果十年后“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其实卫青也有可能是为了卫子夫去拼命杀敌的,当然,也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2、二是儿子成人之时。儿子成人了,母亲的责任也尽到了,该为自己好好打算了。
  平阳公主给儿子娶的是卫长公主,如果平阳公主是等儿子娶了卫长公主之后再把自己嫁出去的,那她就是在公元前123年左右出嫁的,这倒是和褚少孙说的平阳公主守寡7年后出嫁有点相符,因为卫子夫是公元前138年怀孕的,卫长公主很可能是公元前137年出生,她成婚总得十四、五岁,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23年前后,恰好能对上褚少孙平阳公主守寡7年嫁人这个说法,只不过她嫁的不是卫青,而是夏侯颇。

  公元前123年左右,卫氏一族已经是如日中天的气势,为什么平阳公主会在这时弃卫氏而去呢?
  前面说过,曹时很可能对平阳公主中意卫青一事有所觉察,而曹襄又很可能因此对妈妈表示不满。平阳公主只生了这么一个孩子,总得要考虑这唯一的儿子的感受吧。这里必须多一句嘴,平阳公主的孙子曹宗和卫氏一族关系非常的好,但要知道,曹襄去世时曹宗年纪应该非常之幼,如果卫长公主15岁生孩子,公元前115年的曹宗应该不过8岁。卫氏有一大把的时间把他从姓曹变成姓卫。
  从平阳公主为自己儿子求来卫子夫生的大女儿为妻可以看出,她必然是希望曹家和卫家好好相处的。而且曹襄娶了平阳公主,那平阳公主已经为自己原先的投资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利润--卫长公主,这笔买卖也不亏了。如果她再嫁给卫青,那曹襄和卫青的关系就太复杂了。
  曹襄一死,平阳公主第二任老公夏侯颇就出了事,平阳公主顺利脱身,立即三嫁给了卫青。就这个故事来看,平阳公主当年照顾儿子的情绪而选择放弃卫青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话说平阳公主二嫁嫁给了夏侯颇后,夫妻感情不好,这从夏侯颇和父妾私通可以证明。夏侯颇如果重视平阳公主,就不会长期与父妾私通。父妾也就是父亲的小老婆,这可是违反人伦的,哪个正妻能容易这种事情?
  公元前115年,曹襄去世,夏侯颇与父妾私通的行为也被人告发。夏侯先生很自觉,立即自杀了,国除。要知道,夏侯颇已经嗣侯十八年,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已经死了18年,那他与父妾私通行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先前都压制得好好的,突然在这个时候爆发,很有可能是平阳公主实在不想再替他压制这消息了。反正儿子死了,她嫁给卫青的最后一层障碍已经没有了。
  夏侯颇去世后,平阳公主三嫁前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
  根据褚少孙的记载,平阳公主三嫁之前,主动向身边左右的人咨询,问长安城中有什么列侯可以做她丈夫。列侯应该还是蛮多的,当年刘彘一下子就以酎金案罢免了100多个侯。问题是公主出嫁,总得选个名气比较好的列侯,还不能做小老婆吧。平阳公主已经嫁了两次,儿子都生了孙子了,年龄怎么也得40左右了,在这个年龄段还没结婚或死了老公的列侯肯定很少。平阳公主还给剩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列侯再下了一个标准,必须是长安城的。分析一下,平阳公主实际上提出的要求是:贤能、身居列侯这个高位,没有大老婆、必须居住在长安城内。这四个条件摆出来,大家这一比划,也就是卫青这朵奇葩了。换话句话说,平阳公主这是量身定做,萝卜招聘。好吧,这个标准只有卫青一人符合。左右的人都不是傻子,公主的话已经摆在那儿了,还不顺杆子爬啊,因此都推荐卫青。可是平阳觉得怎么也得忸怩一下,有些话自己先说出来要比别人说更好一点,便先甩出一句:“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立即来劝:“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他如今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为侯爵,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左右劝过之后,平阳才羞羞答答地答应了,但还觉得不够面子,还是怕别人说闲话。于是,平阳又去找了卫子夫,让她去和皇帝说说这事儿。卫子夫当然愿意,吹过枕头风之后,皇帝下诏赐婚,皇帝的命令,总归不能不遵守。这样一来,平阳公主面子里子都有了,天下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于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史记.外戚世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