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详尽史实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汉)》
第37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1-30 18:15:04
  第三十节 霍去病的权势是无根之萍
  野史:

  卫氏:公孙敖是你舅舅的救命恩人,你怎么也不照顾着点?还得你舅舅花钱去帮他赎命。
  霍去病:他也实在太没用啦,别人都跑100码,他跑70码。
  卫氏:70码太厉害了啊,这你熊孩子,出生得太早了,杭州的事情看来没听过。
  刘彘:小霍啊,别听你姑妈的,要听你姑父我的话,70码必须要严厉打击。
  说起来卫青和霍去病两人位置不分伯仲,为什么卫青必须要退,而霍去病却敢于牺牲,与卫青吹起双簧呢?
  霍去病敢于牺牲最重要的前提是,只要有益于卫氏,如果让霍去病选择,他定然会选择“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看看他还做过的其它事情:
  1、射杀李敢。这件事应该毋庸置疑地说明霍去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卫党了吧。卫青私自让公孙敖去接李广的前锋位置,导致李广自杀。李广之子李敢愤而打伤卫青。卫青因为心中有愧,一直把这事瞒着,不告诉别人谁打伤了他。结果,卫青受伤的事儿都已经过去了一年,可是,哪怕是一年后才知道真相,霍去病都无法控制地自己的脾气,暴怒到当着所有人的面射杀李敢。这件事之所以被史书记载下来,是因为知道真相的人太多了,实在瞒不住啊。其实从刘彘的本意来看,他是想隐瞒的,李敢死亡的官方原因是被鹿角触死的。

  2、力推封刘彘三子为王。《史记.三王世家》虽然轶失了,但好在褚少孙原汁原味地把当时的上疏补录了下来。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霍去病明明对封刘彘三子为王毫无兴趣,但为了卫家,为了把刘彘身边其它的儿子全都赶走,为了刘据能够成为刘彘身边唯一的孩子,他还是带头上书,甘愿成为卫家的马前卒,这则故事后面会详述。
  其实霍去病为卫家做的事情肯定不止这些,只是史官惜墨如金,没有一一列出而已。但从以上三件事情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霍去病可真是如假包换的卫家人。
  霍去病明目张胆地为卫家干活,惹事不怕大,几次让刘彘不好受,但是,聪明如刘彘,却并没有半点不悦,反而对他宠爱有加,为什么?
  因为霍去病身上的优缺点全是刘彘所喜欢的。
  1、先看看霍去病的优点:

  霍去病是历史上难得的少年将军,短短时间从无名外戚迅速成长成纵横疆场的将军,除了刘彘对他的欣赏,更重要是他那无可质疑的军功。他为了取得军功来证明自己,往往打起仗来不顾命,也不顾其它人的命。也就是说:我只看你能不能帮我打胜仗,如果你在打仗的时候拖后腿,你是天王老子我都不管,哪怕你是自己人。
  这种性格皇帝自然是喜欢的,但卫氏未必会得益,因为霍去病在建功立业的同时,损害了卫氏势力。
  这可以从公孙敖就在霍去病手上吃大亏的故事中得到证明。
  事情是这样的,刘彘特别喜欢霍去病,总是给他最好的兵马,而且允许他自行决定进攻于否。别小看这点,要知道,连卫青都没待遇,必须严格听刘彘的话,按照刘彘的布置行动。霍去病不愿意辜负刘彘的信任,一再强调兵贵神速,总是会抢先到达指定地点。问题是,那些与他配合的老将们没那本事,常常无法按时到达,误了会兵的期限。如果换了一般的人,你先到了,别人还没到,总归要等上一等。但霍去病不管,他纯粹是打仗不要命,先到就先打,带着一帮子勇士直捣匈奴的老巢。匈奴人适应了那些老将的速度,虽然屡次考试时间提前,可还是习惯性地按错误的考试时间来考,整个来不及准备,每每被打的鬼哭狼嚎。但是,打了胜仗归打了胜仗,不管怎样,孤军深入,总归是有风险的,万一以后匈奴人回过神来了呢,打仗虽然说有以少胜多的,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多欺少、以众凌寡保险。所以刘彘会狠狠地罚失期的老将们,一般都是判斩,让他们花钱买自己的命。一举两得,既惩罚了犯错的人,又拿到了

  某次,霍去病和公孙敖配合。公孙敖估计也是托大,以为自己好歹是卫家的人,霍去病总归会照顾着点的,没能按时赶到集中地点。这想法放到卫青身上,那是没错的。君不见,在漠北之战中,卫青不是把李广当先锋立功的机会让给公孙敖了么。但,如果把对卫青的看法套用到霍去病身上,大盐也会卖馊的。霍去病到达地点后,明明发现公孙敖没到,仍然抢时出发,去夺取属于自己的胜利。霍去病是胜了,因为他从来就没败过,但公孙敖就倒了霉,刘彘不是卫青,对他的失期一视同仁地表示“我很生气”。公孙敖被皇帝判斩,后来花钱赎为庶人,勉强躲过一死,也就是说,差点把命都丢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合骑军敖坐行留不与票骑将军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留落不耦)

  霍去病对公孙敖都这样,对卫氏其它的人也不会例外。一切以战绩为准,管你是谁,只要打仗不出力,都办你没商量。
  长期以往,霍去病就快将卫氏的朋友给得罪光了啊。霍去病再怎样也是卫氏的人,卫少儿的儿子么。他的这种做法就等于卫氏内部消耗,让卫氏所经营的势力对卫氏产生怀疑。
  2、再来看看霍去病的缺点:
  (1)霍版“猪门酒肉臭”。
  霍去病最让人诟病的故事应该是他自己吃饱喝足,却让士兵给饿着。史书上虽然只寥寥几句,却刻画出一个只顾个人不会爱兵的将军形象。霍去病从军后,皇帝刘彘很心疼他,派御厨送数十车的食物给他,霍去病可且骄横着呢,把皇帝专门为他准备东西,反正是吃不完就带回来,带不回来就扔掉,造成的结果是“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色”,等于是另一版本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2)霍版“纨绔公子”。

  霍去病对下属很严苛。话说霍去病在打仗的空闲,还忙着踢球。吃不饱饭的士兵很忙的,要打仗,要训练,但霍去病觉得他们还能再多干点事,要才尽其用,就多给他们指派了一件事,让他们帮着修球场,废话,没球场怎么踢球呢。但可以想像,这些士兵不可能说霍去病的好话。
  霍去病的所作所为使他成为了一个个体,他没有皇帝最讨厌的党派,也不会收买人心。这意味着,无论他爬到哪个高度,他都是孤身一人,不具备政治威胁力,在他还掌握有权势的时候,可能会有人为因为趋炎附势而投奔他,但一旦他失意,因为只是利益体,其它的人会纷纷离去,鼓破万人椎的场面都有可能发生。
  或许对于卫氏来说,他们更愿意霍去病牺牲,因为盘根错节的势力哪怕是会引起皇帝的警惕,但毕竟也是卫氏的立身之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