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真相--稳定赢利的秘密(连载)》
第10节

作者: laojylaojy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了上述新闻,第一感觉是股票难做钱难赚,股神都亏损累累,何况我们小散。第二感觉是巴菲特人品不错,知错认错,善莫大焉。
  但是某天,圈内一位专业人士认真地对我说:“你仔细分析一下,如果巴菲特揣着明白装糊涂,搞个危机公关,安抚一下股东受伤的心灵,也就罢了。若是他真心认错,那可了不得,他把自己真的当作神仙了。你想,巴菲特纵横股市44年,几乎年年盈利,偶尔一年失利,就觉得是个‘错误’,难道他不懂得再好的交易系统,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了止损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尽管大资金的止损方法不同于散户。如果他认为赚钱的交易就是正确的交易,输钱的交易就是错误的交易,这与我们小散有什么区别呀。”

  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难道巴菲特不是一个系统交易投资家?!一封致歉信,足以拨开迷雾。
  关于巴菲特的交易策略,我也做过一定研究。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入场时机和个股挖掘。

  先说说入场时机。
  巴菲特从不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但是巴菲特却认为股市长期波动是可以预测的: “如果预期股市长期走势的话,我就觉得非常容易。格雷厄姆曾经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尽管短期来说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股市却是个称重机。”
  巴菲特发现,股市的极端非理性行为是周期性爆发的。短期内,贪婪和恐惧在投票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会让价格过于偏离价值。但长期内股价总是会回归于价值。
  想要在股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回报,就应该学会如何应对下一次股市非理性行为的爆发。巴菲特建议投资者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如同一针清醒剂,可以让你避免陷入大众的疯狂,而理性地把握过于高估时卖出和过于低估时买入的机会。
  巴菲特认为,对于股市总体而言,定量分析并不需要十分复杂。2001年他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股市定量分析指标。
  巴菲特的这个定量分析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
  巴菲特对这个指标的涵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长期而言,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股市长期是一台称重机,称出的是国民经济增长。

  巴菲特分析了过去80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他发现的规律是:“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这是巴菲特提出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入场指标。
  再谈一下他的选股策略。
  简单而言,就是价值投资。他有一句名言:“价值投资不能保证我们盈利,但是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
  价值投资,就是在一家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有较大折扣时买入。“内在价值”在理论上的定义就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关于内在价值的计算,巴菲特最主要的合伙人芒格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巴菲特常常提到现金流量,但我却从未看到他做过什么计算。
  巴菲特本人对于内在价值的计算最为详细的叙述出现在1996年致巴克夏公司股东的信中:“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相应改变的估计值。此外,两个人根据完全相同的事实进行估值,几乎总是不可避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内在价值估计值,即使对于我和查理来说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从不对外公布我们对内在价值估计值的一个原因。”

  此外,巴菲特还坦承:“我们只是对于估计一小部分股票的内在价值还有点自信,但也只限于一个价值区间,而绝非那些貌似精确实为谬误的数字。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巴菲特喜欢引用凯恩斯的一句话:“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作为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如果说“安全边际”在整个价值投资领域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不为过。它的定义非常简单而朴素: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
  原来与“内在价值”一样,所谓的“安全边际”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仅从定义我们不能确定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安全边际”是足够,并可以买入股票。
  我几乎找到了巴菲特道歉的原因——他的交易策略中的入场时机具有相对清晰的参考数值,而对于个股的买入价格的设定原来是非常模糊的。

  而真正优秀的交易策略的特征在于它的完整性和客观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对证券期货投资的一个完整交易周期中的各个决策点,包括进场信号、出场信号的条件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链。所谓客观性,即其决策标准的唯一性。如果条件A发生,则决策B发生,这种因果关系具有唯一性。
  交易系统的完整性和客观性,保证了交易系统结果的可重复性。从理论上说,对任何使用者而言,如果使用相同的交易系统,则交易结果完全相同或接近完全相同。系统的可重复性即是方法的科学性,系统交易方法属于科学型的投资交易方法。
  难道巴菲特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系统交易家?!
  读者不要心急,再看一个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一个著名的“市场先生”的寓言:
  “设想自己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股票交易,市场先生的特点是情绪很不稳定。因此,在他高兴的日子里,他会报出较高的价格;相反懊恼时,就会报出很低的价格。
  设想有一天交易的时候,市场先生突然情绪沮丧,报出了一个低得离谱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正统的系统交易者会按照‘鳄鱼原则’的要求止损离场,而价值投资者呢?恰恰相反,会继续加码买入!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主导下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交易策略。”
  原来,“价值投资者”相信自己的交易策略100%正确,是没有止损概念的。
  继续阅读下面的事实,你会离真相越来越近。
  “巴菲特旗下的巴克夏公司,在1973年-1974年的经济衰退期间,它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在1987年的股灾中,股票价格从每股大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在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它再次遭到重创,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在1998年-2000年期间,巴克夏公司宣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Re)之后,它的股价也从1998年中期的每股大约80000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可以想见,在这些时候,巴菲特在股票投资方面受到了‘沉重打击和巨大精神压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