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天堂》
第17节

作者: 砚飞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长这么大,也就读大学这几年消停”就这样,赵志成怀揣着大半年的工资到了杭州。
  那时候,陈数到了江对面的百强企业,住在单位宿舍里。赵志成自知投靠不了,就去找了徐林。徐林在有外汇储备,条件比陈数好多了。但是,也就是因着这多年的资本主义国家思想影响,徐林对朋友的态度一概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时候,外地到杭州闯荡年轻人,对待朋友有一条准则:我可以请你吃饭,但不能借给你钱,因为我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看到你。千万别求我给你找工作,我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
  当然,你是我的朋友,所以你可以在我这儿住几天,借钱,免淡。
  在城东租房住的那几年,陈数不知道在火车站和汽车站的长椅上看到过多少辗转难眠的人,他们背着蛇皮大包和超大牛仔背包,为了省10块钱的过夜钱,把长凳当成了龙床。

  还有在人才大市场拥挤的人群中汗流满面的,在立交桥下用几块纸板隔出一个小天地的,在过街通道里唱着五音不准的歌展示自已残缺的肉体的。不幸的人多了去了,你一不是主席总理二不是超级富翁,你管理得过来吗?
  赵志成刚到杭州时,启动资金还算是充裕的。不过,因为想要自由,又想来钱快,赵志成在杭州一年内换了六份工作,就宣布破厂了。
  按理工作了,生活的费用应该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每份工作几乎还在实习期,工资本就只有50%,再加上他动不动就炒老板鱿鱼,老板均扣下了他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一份工作,赵志成做了不到一个月,那点钱,人家自然也是不会给的。
  再到后来,赵志成基本只能在徐林那里混一周,又跑到陈数那里混一周,就这样吃着百家饭,终于让他挺到了过年。
  回乡的时候,赵志成身上就只有90块钱,到了镇上,他想了想,决定把卡里的80块钱也取出来,但在ATM机上操作了半天,里面就是没吐出八张10元面值的纸币出来……
  想发大财发快财的赵志成当场就趴在取款机上嚎啕大哭,他甚至想把这机器从墙上挠出来,直接扛回家。

  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吃年夜饭的鞭炮声都起来了,哔哔啪啪的5000响,震得人耳膜发痛,以前听到这吵闹的声音时,赵志成都会不忘骂一句:“妈的,想把人都弄聋啊?谁不知道他们家要吃晚饭了似的。”但这一刻,赵志成突然很喜欢这种吵闹的鞭炮声,因为它可以掩盖他的哭声。
  哭完以后,赵志成想到了死。信誓旦旦地说要挣大钱回家,现在呢?拿着90块钱怎么见父母?
  “连一张主席都没混到,一个大男人,有毛用!”妈妈估计会这样说他,她经常这样说他的老爸:“一男人就知道在家里弄两棵小菜,从政不会吗?从政!”
  天色越来越暗,小镇上几乎没有行人,几盏昏黄的路灯亮起来了,直直地立在街边。赵志成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走过去的时候,居然有一盏突然就灭了,弄得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妈的,连路灯都瞧不起老子,老子偏不死,老子要混出点名堂,把你给拆喽!”
  是的,村长也是干部。赵志成的妈妈确实是在从政!“妈妈从小政可以从得这么趾高气扬,我小挣钱也可以挣得趾高气扬。”赵志成转念一想,豁然开朗。
  多年之后,赵志成从他的凯迪拉克车上下来,指挥着镇供电所的工人,拆换那几盏路灯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那忽明忽暗的灯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无情地嘲笑了他,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嘲笑,才有了他赵志成的今天,不然,他不知道是不是早已经化为一堆土了。
  想起当年的艰苦,赵志成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不过,他戴着大大的prada墨镜,没有人发现他眼圈泛着的泪花。
  如今的赵志成,是某大快递公司的华东区老总。《浙商》杂志称他为“管理大师”,《人物》杂志登过他的专访,还上了封面。就连《浙江日报》也在他公司买断一条航线后,用了一个整版报道了他的事迹。
  有一次赵志成在接受某卫视访谈,那位卫视一哥一脸崇拜地看着他问:”王总,听说你是从一个快递员开始干起的,那以在您白手起家的奋斗历程中,是什么让你坚持到现在的?”聚光灯下的管理大师显得有些忧郁,他想说“钱”,但张着嘴巴,说出了两个字:“路灯。”
  主持人疑惑地看了看他,赵志成还是点点头:“就是路灯。”

  主持人恍然大悟:“哦,您说的一定是您的贵人,他像路灯一样指引着你。”
  日期:2016-05-08 09:09:47
  第20节
  说起来,赵志成确实有这么一两个像路灯一样的“贵人”,但他对他们的感觉,几乎和对那盏灭了的路灯一样,相当复杂。
  “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一无所有的赵志成重新定位了自己。把自己定位成无知的赵志成决定从头开始。
  给自己重新定位后,赵志成决定从基层做起,无论工作有多不满意,都不允许自己辞职。
  不踏踏实实吃点苦,不做下去,怎么知道合适不合适?
  决定从底层重新开始的刘志成,去做了一份陈数和徐林都想不到的工作——快递公司业务员。但刘志成铁了心地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行。
  事实证明,他真的成功了。
  经历过多次失败和挫折的赵志成成了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在网络车没到公司前第一个到公司,分派好自己的区域的包裹,定期找老板吃饭,交流思想工作。
  每月,他们老板就会让他写公司的总结,虽然工作多了不少,但刘志成也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在快递员的圈子里,刘志成学历高,能说会写。
  半年后,赵志成就开始升职又加薪,老板开始让他管理整个公司业务,还从业务经费里拿出一千块钱,让赵志成去买一套像样的西装。鼓励他多出去谈业务。
  赵志成谈得最大的一笔业务,让他吃了一年多。
  这一年多,他就靠这一单生意每个月都拿着高薪。
  初为公司业务主管的赵志成开始穿着西装跑业务,他不再需要开个小昌河大街小巷地挣几毛一票的派件费。

  夏天30多度的高温,赵志成跑起业务来一点都不觉得辛苦。白衬衫是穿不得的,穿个半天就变黄了。
  “跑业务不得穿个白衬衫打个领带?”跑客户的时候,写字楼底下的保安拦住了赵志成,并对他的穿着表示了建议。
  “蓝领,我是蓝领!”赵志成尴尬地笑笑。
  “跑业务,要先打理好外表。你这感觉像是工地来讨债的!”保安看看自己的一身制服,再看看赵志成,“你这行头,还不如我呢。”
  “大哥,我真是跑业务的。刚开始,行个方便。”保安摇摇头。
  赵志成背着他的斜挎包悻悻地往外走,包包上有很大的LOGO:ZHENPI。
  “能熬着30多度的高温背个包跑市场的,没有一个官二代富二代,拼不起爹,他们只能拼自己。看见在外奔波宣传业务的人员请不要厌恶,他们都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都是想生活的更好一些。请尊重任何乐观地凭自己双手吃饭的人!”成功后的赵志成在每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说一遍同样的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