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第5节

作者: 历史不是僵尸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也客气起来说:“那你说说看吧!”
  茅焦见秦王赢政不再生气,情绪稳定了,来劲了,就大声严肃的说:
  “大王最近的做法实在是有悖人伦!车裂了嫪毐也就算了,是他罪有应得,却又杀了两个亲弟弟,就有点过了。如今还把您的母后给关了起来,而且还把来说情的大臣都杀了,简直连夏桀商纣都不如!以后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这个样子,谁还敢来秦国做事,来辅佐大王得天下?这样下去秦国早晚亡国,大王早晚失败!我看大王您应该是个明主,实在不忍心看到再执迷不悟下去,才冒死来劝说大王。”

  说完,自己主动脱了衣服,准备跳进大锅里。
  其实这茅焦也没说什么惊天大论,很平常的几句话么,估计前面冤死的几位也应该会这样说,除非没机会,基本道理啊。
  反正秦王赢政这次听了却很受用,竟然走下台阶抱着茅焦的肩膀像兄弟一样感谢他的提醒。
  想必秦王最近杀过瘾了,出气了,所以反过神来认真思考事情的严重性了。
  正好有人给他个台阶,他也就顺破下驴了。
  总之,他接受了茅焦的建议,又加封茅焦为上卿,并让茅焦陪着一起迎回了老娘。
  母子二人和好如初。
  日期:2016-06-26 17:48:37
  所以,劝人说话也要有技巧,首先要讲究时机。
  领导正在生闷气,满脸的不高兴,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给领导讲大道理,不被骂才怪!
  美其名曰说自己是一片好心,其实那叫没眼色,情商低啊!
  另外,秦王嬴政这点知错能改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毕竟是一个帝王吗,不能随便出尔反尔,那是要丢面子的,但他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能够马上纠正,而且是彻底纠正,也实属不易。
  干大事的人就应该如此!
  再说那吕不韦,自从去了封地河南,一住一年多。
  吕不韦那也是当时的治世能人,把秦国搞得井井有条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现在失势了,养老在家,自然会有其他国家的人过来嘘长问短,下聘书什么的。
  人才么,什么时候都会有人惦记!

  这事肯定也会被秦王嬴政知道,他眼里哪容得下沙子,于是就派人下令给吕不韦:
  “君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万户侯?君与秦究属何亲,得号仲父?今可率领家属速徙蜀中,毋得逗留!”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吕不韦算什么玩意儿,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赶快滚回四川老家去!
  可以想想吕不韦看到自己亲儿子的手书会多难受,那眼泪哗啦就流下来了,长吁短叹。

  本想回信说说明白,把自己的委屈说清楚,但转念又一想,这能说清楚么?
  今非昔比啊,搞不好弄个家破人亡,株连九族就划不来了。
  算了,也罢,反正也是自己的儿子,当年那么费劲心血不就是为了成全他么?
  父爱如山,做了父亲的人才会明白!
  还是自己死了算了,免得连累更多的人,还省的受罪!
  主意已定,便取了毒酒,老泪纵横的喝下了。
  当时吕不韦究竟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不过悲喜交加是肯定的。
  一方面,为自己大功告成,有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而高兴;
  另一方面,为自己满肚子说不出的委屈而伤心难过。
  总之吧,谁造的孽谁来承担。
  吕不韦老婆死的早,安葬在洛阳北面,他的亲信怕那暴虐的秦王赢政又整出什么幺蛾子,就赶快把他的尸体与他老婆合葬了一处。

  所以,后人只知道吕不韦老婆的墓,而不知道吕不韦的墓在哪里,其实是以他老婆的名义合葬在了一起。
  至此,吕不韦也彻底玩完了。
  从此,秦王嬴政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独揽大权…………。
  日期:2016-06-27 11:41:24

  (5)荡平六国(一)
  2016-03-19 王瑞文辰 历史不是僵尸
  秦王嬴政从此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独揽大权,剪出了吕不韦时代留下来的他认为所有与自己不一致的各种势力。
  紧接着,秦王嬴政就着手干一番一统天下的帝王事业。
  首先是灭六国!

  当时,经过春秋战国上百年的刀光剑影,中原大地仅存秦、齐、韩、魏、赵、燕、楚七个国家争雄。
  其中
  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戎狄小国,祖宗又是个马夫,但是历代帝王都比较有作为,没有出现太不靠谱的。
  所以国势就逐渐上升,特别自商鞅变法后日益强盛,到了秦王嬴政时已经脱颖而出,傲视群雄了。
  齐国本来也算牛叉,号称东方强国。
  但自从齐王建这个太平王继位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又加上这个败家子比较能活,一下子干了四十多年,导致政治经济全面落后,内无贤臣,外无良将,已经徒有东方强国的虚名了。
  韩国在六国中最弱,早在韩桓惠王时就臣服于秦国了。
  秦王嬴政计划灭六国时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魏国曾经在战国初期非常厉害,但被秦国常年侵扰,慢慢就衰弱了下来。
  本来有一次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机会可以恢复元气,但是魏王昏庸无能中了秦国的离间计罢免了信陵君,也就失去了最后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国是北方强国,有点势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比较能干的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让国势为之一振,北拒匈奴,南抗强秦,成为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诸侯国。
  但之后的赵王就比较昏庸,对本国的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重用,奸臣当道。

  燕国开始比较弱小,经过几代燕王的励精图治,疆域不断扩大,发展的还算可以。
  但是到了燕王喜的时候就喜欢穷兵黩武了,经常与邻国赵、齐搞摩擦、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消耗巨大,成为六国中的倒数老二,略强于韩国。
  楚国在这六国中算最强的,一直称雄南方,兵多将广、地大物博。
  但自从秦国的“杀神”白起攻陷过楚国都城一次后,就有点被打怕了,动不动就迁都城玩,大大挫伤了士气,国势就逐渐衰弱。
  这就是当时战国七雄总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中明显窥测出一个特点,就是秦国上升势头迅猛,其他六国都在不同程度的衰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很显然都和老大有非常大的关系!
  老大厉害的,国家就会变强,老大无能的,国家就会变弱。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其实都是如此。
  秦王嬴政就是这样一个厉害角色。
  这家伙不像现在一些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甚至穷二代,一心想着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泡妞玩游戏,全无斗志理想,而是一个不甘心于享受既得成果的帝王。

  他聪明好学,生性好斗,手段毒辣,雄心勃勃,把一统天下作为毕生之理想,而灭六国是他完成这一理想的最重要一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