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
第33节

作者: 善解万物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要问为什么这样运作的,那就等于,问电子为什么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光速为什么是30万公里/秒,声速为什么是346米/秒等问题是一样的。不为什么,就是这样。
  非要问为什么,那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和一切生命的成因了,我不想在这里探讨什么人择原理、观察者效应、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弦理论之类的概念,因为那些只能起到开拓思路、引发思考的作用,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偏,只能说是有部分道理,但离看清整个大象的所有内外结构还有遥远的距离呢。

  本文只在常人能理解的范围内,试图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因果规律的部分原理,其他的不予涉及。再者说,笔者本人也不是通晓一切终极真理的生命体,否则何须在此唠唠叨叨,只是有幸了解了一部分因果规律的运行原理而已。
  而且有些东西根本就不是语言和文字能表达清楚明白的,言出道断,生命真相、终极真理必须各人自行领悟。一般人只需要做到,通过目前掌握的因果原理,主动做一些事情,使自己获得强大圆满的内心,绝不动摇的自信,以及平安幸福的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日期:2015-11-07 08:47:16
  人每做出一个言行,心中升起一个念头,都是种下一个"因",有了这个"因",就会有相应的"果"等待成熟,"因"和"果"之间是有距离的,走完这个距离只需要一个"缘","缘"就是相关的一个或几个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具备了,"因"就会迅速成熟为"果"。那么人就要承担这个"果"带来的顺境或逆境。
  就像种下一粒玉米种子的"因",加上灌溉、日晒、施肥等缘,即可生长为成熟的玉米这个"果"。如果不浇水、没阳光,再在上面洒点石灰,那它永远只是个种子,长不成玉米。
  最快速的因果,比如说,《天龙八部》中聚贤庄群雄存心要杀乔峰,这是因,可是乔峰武功太高,当天这些人就被杀了一大批,这就是果。
  比较慢的因果,比如说,段正淳,一生以邪淫为骄傲,并且一直不知悔改,经过一系列机缘推动,终究落得自戕性命、客死他乡。
  善因就不用多说了,恐怕没人想要阻止善果的成熟。
  我们只说恶因,因一旦种下就无法改变,不想恶果加身,就只能从缘上下功夫,就是别给那个恶因浇水施肥晒太阳。让那个恶因的种子始终保持在种子状态无法成熟,就不会遭遇太大的麻烦和灾祸。

  日期:2015-11-07 08:53:51
  在哲学上有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非决定论则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的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不可预测的、事物内在的"自由意志"决定的。"

  这两种理论可以说都是偏颇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意志是可以自由掌控的,并决定行为的。那就是说,即便已经种下了某种因,在果没发生之前,人还有选择的余地,通过修心克己、行善去恶的方式,尽量消除一切可以使恶果成熟的条件(也就是"缘")。那么既然恶果不能成熟,剩下的自然就是善果了,生活当然就平安幸福。
  比如说,某人年轻时因脾气暴躁,与人争吵斗殴,被刀刺伤,因输血感染肝炎。这暴躁的脾气就是根本大恶因,与人争吵斗殴是分段小因果,但离演变成肝癌这个大恶果还有一段距离。那么如果此人后来开始修心养性,严格控制脾气,不沾烟酒,谨慎保养锻炼,那么他的肝炎永远只是肝炎而已,还可能指标转阴。这就是以善缘阻止恶果的成熟。

  如果此人不知改进,依旧每天酒色财气、吃喝嫖赌,那肝癌是基本确定了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就是以恶缘造成了、甚至是加速了恶果的成熟。
  日期:2015-11-07 09:05:32
  关于“分段小因果”,再用一个故事举个例子。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只是用来说明原理,但生活中类似的真实事件多的是,所以虚构也不妨碍道理的正确性。
  假如某人曾经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并且没有被追查到,逃过了法律制裁。这就种下了一个大的恶因,而这个人后来既没有主动行善也没有过多作恶,只是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日后某一天,他早上出门,碰到邻居和他交谈某事,耽误了三分钟,然后他继续前行,突然从旁边楼上不知谁家落下一个酒瓶,正巧砸在他头上,导致他死亡,这就是他的大恶果成熟了。
  这中间实际实际上有很多“分段小因果”在推动,比如平时他和那个邻居的来往导致他们较熟悉,邻居才会和他说话,比如恰好那天有一件事使邻居非和他商量不可,甚至昨天晚上他爱人做菜多放了一点盐,使他早上感到口渴,临出门前又返回屋里喝了一口水,导致他出门正好碰到邻居,等等等等。一般人会把他的死亡的起因,认为是某个“分段小因果”造成的。
  比如有人会认为,如果他邻居不和他说话,他就不会死。这种看法貌似正确,其实错误。一切“分段小因果”其实只是“缘”。也就是各种客观条件的集合。
  有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重大的因,而他又没有做其它任何足够重的可以阻碍这个重大恶果成熟的“缘”,那么他意外死亡这个恶果就是一定要发生的,即便没有邻居说话这个小因果,也会有其它小因果导致他的死亡。
  而导致他死亡的外因,也就是外缘,只是诱因,主因是他的一切言行和意念。假如他后来有足够重的“善缘”来阻碍这个死亡之果的发生,那么就可能在酒瓶落下的一瞬间,他的潜意识推动他无意识的微微一侧头,使酒瓶砸在非要害处,那就只是重伤而非死亡。(关于潜意识推动人的行为,导致吉凶祸福这一点,后续章节会有阐述。)
  其他一切事情,以此类推。当然,因果具体运作规律和现象,要比这个复杂无数倍,这只是粗浅的举例而已。如果有什么因果现象,也就是每个人的吉凶祸福,是暂时理解不明白的,只要记住四个字:"重者先牵",就一起能解释清楚了。
  日期:2015-11-07 09:33:34
  每个人一生会有无数言行和念头,那就必然种了无数的因,每一个因就像一根绳子系在身上,哪个因最重,缘最足,就哪根绳子先朝着那个方向拉紧,使那个果先成熟。第一重的因果结束后,就开始第二重的,然后第三重的,依次发生,丝毫不乱。
  假如把善行比喻成将人向上提升,恶行是把人往下拉。那你自己的每一次言行、意念的善恶就决定了你是在往哪个方向上加力,决定了你的结果是好还是坏。
  再举个例子,老一辈人里面男人打老婆的很多,这些男人老了以后下场也不一样,有的依然可以得到妻子和儿女的较好照顾,有的就被冷落甚至遗弃,那为什么同样造下了家庭暴力的因,果却不同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