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村的女人》
第4节

作者: 吴国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韩村官,你在这里呆多久哇?”骆雁老公陈裕民是城里的建筑工程包工头,但是一年到头很少回家,诺大一个家就抛给了她。
  “我,我要是有哪家姑娘看得上我。我就在小香河村成个家,我就不走了,好不好?”韩宝来可能一来看到小香河村姑娘前凸后翘的,有点想找个山里妹子做媳妇的想法。
  “分鱼就说分鱼,扯那么远干嘛?韩村官,留俺们村也不会留到你家里去,对不对?”陈小花说话有点不好听,她是本村人嫁给本村人,她男人叫蒋怀远,浙江那边打工。
  “别丢人现眼了,扯什么臊!大家表个态。这大鱼是留给集体,还是大家分了,现在不是讲个民主,各家发一票,投票表决,行不行?”吴小凤喝了点酒说话更有底气,可能是受了点寒,有点鼻塞,说话鼻音很重,说话的份量也举足轻重。这里面说话响的,除了贺玉娥就是她了。
  韩宝来想不到民主制在小香河村还是颇得民心,相当于公投的意思,大事难以决断,就公投表决,不失是个民主决策。
  韩宝来还是想争取他的意见能通过,他再做一次鼓动宣传:“乡亲们,集体有了一笔资金,比什么还重要。我看了这里的地形,很适合发展庭院经济,我有了这笔资金,我首先要到苗圃里为各家各户买优质果苗,如:板栗苗、香柚苗、水蜜桃苗、巨蜂葡萄苗、奈李苗等一大批经济价值高的苗子。到时,我会与山外的水果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保证大家拿到收入。”
  “韩村官,我们种的脐橙都烂在家里。柚子挂在树上都没人摘,留给娃子们解谗。唉,优质苗木又怎么样,挂果了也是白搭。人家来收购,几毛钱一斤,懒得理他。还不如到山里采中药材。运气好,挖几斤野当归,比你一年的水果收入还多。”刘老爹说了实话。
  “是啊,韩村官,你看,我们院门口的板栗,你爱吃,你自己上树摘去。只要不怕扎手,随你摘。”柳花明对着炭火,边梳理她的湿发,边直爽地说。
  韩村官知道不说服这帮娘们,以后的工作务必难以开展。
  “各位乡亲,老少爷们,大婶大嫂们,听我说,我韩宝来既然来到了小香河村,是捧了县长的尚方宝剑来的。周泰安县长是我们村蹲点的村,他钦点我到这里来,就是要带乡亲们奔小康。如果我拿不出成绩来,我就难以交差了。
  “我说这话的意思。我们先要累积资金。然后,我去跑项目,跑资金,我们要干一个样榜村出来,作为全市脱贫致富的示范村。你们别看我是一个人来的,但我后面有县委县政府、乡党委的全力支持,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给技术。可能以前的开发,我们走了弯路,大家心存疑虑,但是这回绝对是真抓实干。我是立了军立状的。搞不好,周县长要拿我是问。搞得好,你们家里的男人就会回来,回来干什么?回来给你们打工,你们是老板,他回来是你的雇员。”

  显然,后面一句话更有号召力,男人回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夫妻相濡以沫,出门成双,回家成对,总是你恩我爱。真不放心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打工,听说骆雁的老工在外面就有女人的,谁能保证得了自家的男人就能每天睡大觉,不到外面拈花惹草。

  于是,女人叽叽喳喳说开了,说得言词激烈处还脸红脖子粗。韩宝来想,先从主要干部家属入手。他先走到贺玉娥面前:“贺主任,你是留村主要干部,你先表个态,发个言吧。亮明你的态度。”
  贺玉娥圆圆胖胖的脸,泛着红光,她抿了抿厚厚的嘴唇:“我还是想问你一句,我男人陈建功在这里,我也要问:你是走走过场拍拍屁股就走,还是在这里搞上十年八年。给个准话。”
  韩宝来推了推眼镜:“大婶,你会不会做媒。你看,村里长得标致的姑娘你帮我介绍一个。我就做小香河村的上门女婿,我落户小香河村,到时你们想赶我走都赶不走了!”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有的把陈玉萍推出来,有的把刘艳梅推出来,有的把蒋师师推出来——嘻嘻哈哈,乐成一堆。

  韩宝来来到了村主任媳妇吴小凤面前,吴小凤正抱着小姑子陈玉萍让她站起来与刘艳梅、蒋师师和蒋勤勤姐妹PK。
  “小凤姐,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韩宝来十二分的诚恳。
  吴小凤没想到韩村官来拜她的山头,她倒闹了个大红脸:“我——我嘛,也是那句话。你留个十年八年,我们听你的。我代表我家陈浩民表个态,我服从你的分配。”
  “什么婚配?定都没定下来,就婚配。你说是陈玉萍,就是你家陈玉萍。”陈小花不听明白,他以为是韩宝来这么快就定了陈玉萍,她就发飙了。她家两个姑子,蒋师师和蒋勤勤姐妹哪点都比陈玉萍强。
  她一句鹦鹉学舌把大家都笑翻了天,蒋师师和蒋勤勤都羞红了脸:“嫂子,你听岔了。三嫂说的是,分鱼怎么个分配?你想哪门子去了?”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更把大家笑喷了,大家你拍我,我拍你,胡闹成一团。
  韩宝来也被笑得额角直冒汗,乡村工作难做,他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事摆不平,他在众人面前真没威信。他还是万分诚恳地对陈小花说道:“蒋嫂,你也表个态吧。”
  “我表态呀。”她瞟了一眼两个小姑子,一笑一对酒涡,“我支持分配。”
  又是一阵轰笑,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

  韩宝来走到刘老爹面前先敬了一杯茶:“刘老爹您老说话有份量,您老表个态。”
  “我老刘家永远支持上面的工作,不给领导拖后腿,更不给领导出难题。”刘老爹当年冒着敌人的炮火上火线抬伤员,这点觉悟他不差年轻人。
  韩宝来一个一个问过去,也顺便认识了村民,他的记忆极好,说上一次话,叫上一次名号,以后山间路上碰上,就叫得熟络了,让人连竖大拇指,这小伙不简单。
  韩宝来问了一遍过去,心中有谱了,对贺主任说:“我遵从你们的意见,表决吧。以后大事,我们都表决。我们走民主路线。希望大家投好这神圣一票。我们赢得的是机会,失去的是时间。我们现在也是在跟时间赛跑。投票吧。”
  不用说,投票的结果,还是全票通过大鱼留给村里做集体公款。韩宝来上任就打响了第一炮,可谓初出茅庐大获全胜。

  “韩村官住哪里?”贺玉娥主任的一句话,让一帮女人们都沉默了。
  晚上安排村官住哪里,又成了新的难题。村委会根本没有宿舍,只有四合院式的青砖瓦房当村小学,村小后面还有一个大礼堂,现在改成幼儿园。村委办公室就是大礼堂左首新盖的三间小平房,算是豪华办公楼。村合作药疗与村委办公室各占一半,中间堂屋是病人打点滴用的,有一排躺椅。办公室锁着几张开会用的桌子、板凳,于就是一墙的宣传公告、村规民约、村财务公开,贺玉娥偶尔进去搞搞卫生,基本上形同虚设。

  来人来客都在祠堂里招待了,除非有脑子发热的乡干部要进去查查村里的党建工作,那就开门给他“参观”一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