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村的女人》
第54节

作者: 吴国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啊,我们村高寿的真的是男性居多,女性也有,数不出几位来,活着的多半是老爷爷、老爹。这个发现,还是头一次!韩村官,你一语道破天机啊!老婆婆、老奶奶真的不多。可能这么一个原因,在我们本地出生的妇女嫁到本村也长寿,我数的几位姑奶奶、婆婆,都是一色嫁本村的。”蒋水说话眼眉动来动去,小眼睛扑来闪去,很是滑稽,有点《水浒传》鼓上蚤时迁的味道。
  韩宝来扫了周围一眼,丁小艳还在厨房里,他悄声说:“古人有句说法,红颜薄命。小香河的水养得女人个个如花似玉,这不是长寿的命数?”
  蒋水做一个鬼脸,很是赞同:“韩村官,高见,高见啊!”
  刘松明老爷子也不耳背,韩宝来说的话虽然很小声,他还是听得分明,他也凑趣道:“韩村官的话在理。女人有姿色不是福份。好比养花,娇贵的花,你要养好它,可就不容易。要是一朵山野的花,你不需要怎么费功夫。它活得花骨朵朵,果实累累。人也是这个理啊。你把她当掌上明珠,宠得她像个宝,捧在掌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倒头来——唉,太娇气了,禁不起风吹雨打啊。”
  韩宝来颇有感触:“怪不得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爷子的话让我受益无穷。”
  “那当然了。以后,你可不要惯坏你的老婆。”丁小艳人没到话先到了,捧着一个热气腾腾的汤煲,这可是她精心煲制的七宝老鸡汤。所谓七宝可是山里的七种大补药材:金线莲、石斛、天麻、当归、金翘、鸡枞、冬笋等,听说吃了可是气血两旺,补血养颜。只见丁小艳笑语盈盈,热蒸气熏得两颊绯红,满面生春。小新跟在她屁股后面唏嘘哈着气,端着一碗香喷喷的清蒸五香米粉鹅肉。
  韩宝来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嫂,可不能当我是客人!不要搞得太夸张。炒个农家小菜就行了,最好是韭菜炒鸡蛋。这些才是我的最爱。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吃多了,会大腹便便。”
  “哎哟,怪不得说人家韭菜炒鸡蛋,你吃得无味无穷。我可做不出那么有味道的韭菜炒鸡蛋来。”看来韩宝来的故事家喻户晓了,丁小艳揶揄他,陈汝慧清淡寡水招待他,他还恋恋不忘。韩宝来讪笑着说:“村里没有什么误乐就兴谣传。吃她做的菜合口味,这是没说的,说什么另有文章,那是以讹传讹。我能随随便便就给勾了魂去吗?哪还了得?我有几个魂给人家勾?我一直主张乡亲们招待我,就用下饭的韭菜炒鸡蛋就行了,不必多费功夫多费钱,劳心又劳力,不就是一顿饭吗?有哪个必要搞得那么隆重?再说了,上面派的补助就这么多,我简直拿不出手啊。”

  “谁稀罕你的补助?你别说吃了小艳姐做的菜,不如韭菜炒鸡蛋就行了。”丁小艳眼光直逼韩宝来,韩宝来一激灵,这个贼婆明明是卖弄风情,他岂有不知?小心谨慎才是,不要再拖泥带水!他故装作风雨不惊,淡淡一笑:“嫂子说笑话了。闻着这香气,我都垂涎欲滴了,干部到下面来搞大吃大喝,还是违反组织纪律。”
  蒋水绿豆眼一瞪,别看他眼睛小,一用劲,瞪圆了,还挺有杀气:“谁说的?!群众自发招待心目中的好村官,谁敢说三道四?那些到下面走过场的,群众见了绕道走的,才是官老爷!才是群众痛恨的狗官!”
  蒋水说的是真心话,他打心眼里钦佩韩村官,这些日子,他亲眼看到了韩村官为村民办实事,甚至敢冒风险,敢挑重担,敢把自己押上去。他今天确实是倾尽全力招待他的,搞了十海碗大菜!我的天啦,摆上桌来,真有点夸张。祖孙三代,加起来也就是五个人,一人差不多可以各霸一方,韩宝来陪老爷子坐太师椅。蒋水并不怎么亏待自己的爱徒,小新也坐了一方,叨陪末座。
  蒋水执壶倒酒。小新也斟了一杯,不过,他还是很聪明,给自己兑了水。酒的度数挺高的,一般来说都是用二锅水米烧酒浸泡,估计在三十度左右。喝的时候,很好下喉,像是喝一种灵丹妙药。这是一种米烧酒,泡药之后,呈琥珀色、半透明,喝起来药香味浓郁。这酒的药味掩盖了烧酒的冲劲,几杯下肚,才见到了酒的功力,人人脸上涨红如霞。特别是丁小艳,她可是江湖性情中人,为人豪放,她一杯也没落下。喝得两颊红扑扑地,杏眼也遭到浸染,像兔子的眼睛,红滟滟地,她给老爷子夹菜,给韩宝来夹菜,也给小新夹菜,当着生人的面,是不会给老公夹菜的,这太难为情了。不过,有时候为了提高气氛,还故意夹个猪蹄给他啃。

  韩宝来也懂风情:“好啊,水哥的小仙肉,水哥一辈子享用不尽啊!”
  “我们可是临时夫妻,露水夫妻。真的。”丁小艳抬起媚眼,略有几分忧伤。
  蒋水道:“这不是很好?合得来,就生活在一起;合不来,咱们各奔东西。了无牵挂啊!”蒋水说完,猛灌了一杯,内心应该是万分痛苦的,这里面一定是有故事的。
  老爷子应该是知情人,他默默地陪着喝了一口:“水娃子,没有迈不过的坎!”
  刘松明老爷子加重了语气,略有责备之意:“谁不是凑合?走路还邀一个伙伴,一路同行有个说话的人。特别是上了年纪,更要有个知冷知热的伴儿。老来伴,老来就是要个伴。”
  丁小艳筷子停在空中,眼眶一红,泪眼婆娑,鼻腔塞满涕泪:“不就是凑个伴儿,还图什么?谁叫咱是没爹没娘的弃儿?谁叫咱是黑户口?谁叫咱名声臭?谁叫咱除了会偷之外,什么谋生手段也不懂?谁叫咱是几进宫的人?”
  韩宝来虽然出生在乡下,长在城里,但他绝对想不到城市的角落还生活着一群无家可归的人群,他无法想象眼前这个风姿绰约的少丨妇丨竟然是流浪儿。
  韩宝来停下筷子,因为镜框一片水雾,他便摘下眼镜拿出手巾来擦。没想到贼婆虽然珠泪涟涟,她养成“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职业习惯。韩宝来的绣花手帕,悄无声息地到了她手中。连韩宝来本人都没有察觉,还是蒋水大哥伸手就捉住了丁小艳的手,丁小艳的手中有一方绣花手帕——这是吴小凤送他的。吓得韩宝来赶紧一把抓回手帕,要是传扬出去这还了得,但还是逃不过贼精的丁小艳的眼睛。这也成了丁小艳日后要挟他的致命武器。

  韩宝来伸出大拇指,掩饰似地说:“嫂子的绝活真是名不虚传,大哥更是技高一筹。”
  小新乖巧地说:“师父可是第十九代**门的掌门人。”
  “没规矩。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虽然是拍蒋水的马屁,蒋水小眼睛一横训斥了他一句,吓得小新吐了吐舌头,不敢言语了。
  刘松明老爷子很护短,伸出手拉了拉蒋水,意思是看孩子可怜,别吓坏孩子。老爷子由此及彼,不由想着自家的孩子——他的亲孙子刘小昆,神情不由为之黯然。刘小昆从三岁开始就与爷爷相依为命。小昆的爸爸刘钧,那是刘松明夫妇的独生子,说是掌上明珠,一点也不过份。虽然刘松明夫妇一辈子务农,但家庭也较为殷实,拼着力气送儿子上学。可惜,刘钧升入县高中,就遇到了全国高考取消,学生搞起了大串联。刘钧也加入了潇湘风雷先锋队,参加了文斗武斗。后来,他回乡当了一名代课老师,与下放女青年李娟自由恋爱结婚。本来刘松明夫妇是极力反对的,但当时整个社会思想解放、主张自由恋爱,孩子们的婚姻大事,孩子们自己说了算。于是,双方父母都同意,还大操大办了这桩婚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