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语——记元明时期的一段尘封高人往事》
第39节

作者: 9毫米烟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19 14:58:00
  老家最近出了一桩事,让人不由不关注青少年心理。
  一个中学的学生,在校吸烟,被老师发现。老师在没放学的前题下,直接将其赶出校门,勒令其回家写一千五百字以上的检讨。
  学生回到家中,与母亲说起此事。言辞中,颇为激动,说宁死不写这检讨。
  母亲斥说下,学生脱了上衣,站到窗上要寻死。
  母亲苦苦拉扯,奈何对方力大,没拉住,学生直接从七楼跳下,当场身亡。
  事发时,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
  事发后,学校的校领导,合并老师一起探望家长。
  奈何悲剧已成,母亲近乎精神失常。
  这么一件事,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
  我想听听大家看法。
  全当,看书之余的练脑分析能力了。
  日期:2016-08-19 16:16:00

  楼英重重吐出郁在胸中的气,只觉一颗心挑的厉害。再伸手去摸额头,发觉那里已全都是汗了。
  方才这是怎么了?因何会看到那般景象。我身未动,又因何去了室外?
  不解间,忽地响起叩门音。
  楼英问道:“是谁?”
  “公子,是我。”
  楼英听清是鱼仙姑声音,急忙穿鞋,刚站到地上,又觉眼前一阵昏花。忙轻咬舌尖,强提心神,这才挪步到门前,拉开了门栓。
  吱嘎一声,门开,鱼仙姑闪进来,又顺手合上门,插了门栓。
  “前辈,您这是?”楼英不解。
  鱼仙姑亦不答话,只是走到案台前,取放到旁边的火折,打着火,点起灯烛。这才打开随手拿的一个布包道:“公子元神受激,身有损,老身过来,与公子医治。”
  楼英一怔,方要问个清楚。
  鱼仙姑摆手示意他不要多言,低头仔细将插在布包里的针取出,拈在手中,用火轻轻燎过。

  “公子过来吧。”
  楼英无奈,只好走到近前。
  鱼仙姑道:“只取左手内关一穴便可。”
  楼英摊手,让掌心向上。落下目眼见仙姑行针手法,他不由暗道了一声古怪。
  原来寻常医家行针,多是单手执针,认清穴位,徐徐做捻刺状,破开皮肤,直透经络。
  可这仙姑行针手法,却是先将针锋压在穴上,另一只去拧扭穴上肌肤,肌肤一旋,自然吞入针锋,没入肤内。
  针入肌肤后,鱼仙姑亦不动针,仍旧是用另一只手,来回旋动肌肤,手势轻柔之余,有股急颤的劲力渗到肌下,转尔肌肤醒活,一直将针吞到了深处。
  鱼仙姑这才作罢,末了她伸两指,用搓绳状,轻轻搓动针尾。

  两指灵动间,楼英但觉一股暖流,由外注入心中,周身不通之处,瞬间通泰舒适。
  鱼仙姑行过针,停手坐椅上,抬头对楼英道:“方才你听到什么,见到什么了?”
  楼英如实讲过。
  鱼仙姑:“你身上颇有修行,奈何只是浅表功夫,今晚你应是悟通一个关节所在吧。”
  楼英将他所悟阴阳平衡,虚土之象,全盘托了出来。
  鱼仙姑道:“奇才!无师能自悟到此,真是罕见。”
  楼英道:“不敢当,只是偶然得之。”

  鱼仙姑:“此心正好,不必好奇,不必惊诧,大道自然,它就在那里,无需寻,功夫做到了,会一一浮现。”
  “今晚,我与何小柔言谈的事,你已经听过,我不再重复。要告与你知的就是,何小柔同这庄中人已有造反之意。”
  楼英惊道:“这庄中,也没有多少人,他们敢反?”
  鱼仙姑摇头:“想当年,刘季初立汉室,他身边又有多少人?”
  “何小柔倚的是身上奇术。此外她选中这庄子,也不是没原因。方才你出事,我已假意答应,明天看她有何手段,看这庄中有何神奇之处。待看清了根底,我等再想办法·······”
  说到想办法,鱼仙姑忽地不说话了。只把针又轻轻捻过两道,她就抽出针对楼英道:“我这里有两颗丹,所采草药均是平常,贵在一个炮制的手段。”
  鱼仙姑这时摊开一个布包,亮出古旧瓷瓶,她当着楼英面,倒出瓶中的药道:“你先服食三粒,睡上一觉,损去的东西,应能找补回来。”
  楼英接过,道了声谢。
  鱼仙姑又道:“因缘纠缠,这还只是开始,公子,多保重。”
  楼英拱手。
  鱼仙姑闪身,推房门,这就出去了。
  楼英插上门栓,回身取清水,将三粒药服下,又上床睡去。
  天明醒来,楼英自觉并没睡上几个时辰,可身却不显困顿,昨晚的疲乏之象,也尽数消失。于是感叹鱼仙姑妙手之功独到的同时,楼英不免想到了脱身之计。
  这身难脱啊。

  强走定是不行,与其相斗亦非上策,一切只能看鱼仙姑安排。
  早起却是无事,用饭时,楼英见孔方有些失神,忙问是否没睡安生。
  孔方摇头说不是。
  待用过一碗粥后,他又感叹,不知心中佳人,如今是否还活着。
  亦不知,何时才能与心上人得见。
  楼英安慰几句,劝他想开些。孔方不言语,只呆坐那里叹气。

  用过饭,众人又歇了一会儿,将近午时,牛庄主带出何小柔来。
  如今白日当空,楼英见何小柔,发觉对方实已不年轻。眼角也有了些许皱纹,头顶上,也生了几道白发。
  何小柔看过楼英,只是摇头一笑,未做他言。这边厢她又瞧了瞧背弓的完颜,俨然一笑间,何小柔道:“诸位既有读书人,又有医家,还有系了大金血脉之人。在座都是能成大事者。既如此,我也不多隐瞒 ,都随我来罢。”
  刚起身,孔方移步到何小柔前道:“这位仙子,在下有一事不解。”

  何小柔:“何事?”
  孔方:“仙子既说要复我汉人江山,可凭这庄中百十号人,再加上我等,这,这等力量与朝廷相抗,岂不是自寻死路?”
  何小柔灿笑道:“若无术,若无法,便真如自寻死路一般呢。”
  孔方:“何为术,何为法?”
  何小柔:“看过便知。”
  说话间,众人移步离了厢房小院,来到大院,又径直穿过几道门,这就到了绿荫丛丛的后院中。
  一入后院,楼英鼻端先是闻到一股难闻的猪粪味儿。又行几步,耳中又现出猪拱食的哼哼音。
  再向前走百余步,待穿过一道围墙,眼前就现出一个大坑来。
  坑深约七尺有余,横宽各有数十丈,坑里养了近百头的黑毛大猪,这些猪堆在一起,低首胡乱在坑中泥地拱食着什么。
  孔方见此,他围顾四周,看了石头,又望过鱼仙姑,完颜先生,眼见众人都不说话。他就对何小柔道:“仙子,这养猪之地,有何奇?”
  何小柔笑了笑,挥手指一庄中人道:“下去,把那猪拱食的东西拿上来。”
  有一壮汉得令,这就攀了坑边草藤,下到坑中,弯腰一阵摸索,在泥里取出一件物事。
  待其爬上来,他摊开手,把那物事上沾的泥垢擦了擦 ,楼英见那是一块巴掌大的菌。

  何小柔笑道:“此菌,满天下,只生长在这坑中,这一物,寻是寻不到,找也找不得。只有在这坑中方能寻得。”
  牛庄主这时附和道:“是啊,古时,庄中曾有人偶食此菌,不想竟心性发狂。还是兰花仙娘一次偶然到访此地,指出用此菌养猪,所得之肉,鲜味至极,让人不能自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