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唐朝》
第39节

作者: 九月长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8 23:53:27
  李世民的统战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年轻人共同话语也更多些,与年龄相当的突利拜了把子。
  李世民为秦王时爱与人拜把子,这几乎成了他的一个惯例,比如“于阗国”入朝觐见的年轻世子,李世民和他拜把子,李世民的人脉圈,不仅当朝,而且连边远小国,也成为他的发展对象。当然,小国世子一幅受宠若惊后,回去免不了吹嘘。
  另外,难道和李世民拜把子的突利,从来不观察他叔的眼神吗?
  也许不在乎,剧透一下,叔侄二人最后翻脸了。
  颉利可汗深入关中内地,不代表沿途州县全部失守,大家全部都躲在城墙后面,守城有余,但是出城干仗不足,比如原州(固原)年年被突厥侵犯,说明年年没有攻破,守军藏在城墙后面,突厥喜欢逛就随他们去吧,反正地皮也带不走。
  不过,颉利可汗每年签的“互不侵犯”合同,是不能信的,因为突厥人年年侵入唐境。直到突厥被李唐蓄积的力量一次性报销了。年年掠夺的主语才永久性消失。
  那时,再也不会有什么入侵。
  日期:2017-08-08 23:53:50
  十三、玄武门之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同理,梁子不是一日结下的。
  在普通人看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弑兄逼父,太过血腥且大逆不道。李世民纵是千古名君,这个原罪仍然无法洗掉。但历史有时存在着某些惯例,“权力的唯一性导致它有着强烈的排他性”。
  极端的秦二世将始皇帝的儿子全部杀死。
  有时候,出于自保而夺取权力,则必须杀死对方。例如安史之乱的史思明儿子史朝义,当史朝义因为未按时筑完城,史思明扬言战后要以此罪杀死史朝义,面对这种死亡的威胁,怕死,是人的本能,而杀死对方,成了保护自己的方式。
  保护自己是一种本能,将人类社会的形成的道德,强加在人类本能的求生行为上,是可笑的。
  日期:2017-08-08 23:54:10
  大郎、二郎之争,李渊没有意思传位给李世民(虽然李世民修改的历史否定这一点),但先发动进攻的是太子党,只不过李渊、李建成低估里李世民的果断性。他们忘记了李世民这辈子最大乐趣,就是“大呼入阵、破围而出”。
  那是需要十足的胆量。
  这是一个困难越大,反而越兴奋的的人。
  李建成、李世民双方,都注意到了对方潜在的威胁。
  最早见于621年,那时李世民刚打败王世充、窦建德,李渊、李建成便感觉到李世民势力的膨胀,将秦王府的很多幕僚散到地方为官,以削弱李世民,其中有杜如晦。这时候还在李世民身边的房玄龄,告诉他:“余者不足惜,至于杜如晦,王者之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杜如晦不可”。
  李世民听后,招回杜如晦,并留下自己的人屈突通镇守洛阳,以备不患。
  我们不知道,李渊亦或是李建成的拆解,是否激发了李世民的怀恨。但这次事件,李世民对于将来,有所准备确凿无疑。
  从这个时候起,双方都在不停的蓄积力量。

  日期:2017-08-08 23:54:37
  唐朝建立前,两人军功不相上下。建立后,李建成也数次领兵在外,先后消灭凉国李轨;与李世民合平刘武周;征讨稽胡;在李世民围住洛阳时,李建成防御并州颉利可汗的进攻;讨伐刘黑闼二次起兵。李建成的军功不可小觑,但相比李世民将最强的两个对手王世充、窦建德抓住等,李建成的光环,便显的小了一些。
  但李建成作为太子,拥有法统上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他面对李世民军功,仍然惴惴不安。
  所以,李建成最先出击。
  除了拆解秦王府幕僚外,在624年,李建成秘密的从李艺处,收编三百幽州骑兵,藏在皇宫东面的坊市里,也许是在藏马的粪便太味儿,被人告发。但李渊只是下诏责备,没有追责。想起康熙时期的太子胤礽(réng),夜里只向老皇帝的大帐里偷瞄了一眼,康熙一下子定性为谋反,立即废掉。相比之下李渊也真的是“宽厚”。

  日期:2017-08-09 00:14:35
  624年三月,辅公祏丹阳斩首,天下基本平定,外敌消失,大家可以全心全意的窝里斗了。
  1、仁智宫事件
  624年六月初。李渊前往仁智宫避暑,让李建成在长安主持日常工作。李世民、李元吉随李渊前往仁智宫。
  一场阴谋却在悄悄的酝酿。
  按捺不住的李建成给李元吉说:安危之际,岁在今朝。

  这是一句证明自我决心的话,预示着积聚多年的准备,马上要发泄出来,将那个阻挡自己的人冲到大海里。
  方案已定,剩下的是执行了。
  执行的血流满面。
  血流满面的主语是李建成。
  庆阳府的杨文干属于太子党,是“岁在今朝”计划的重要执行人,李建成遣校尉桥公山,给杨文干送铠甲。桥公山走到半路上,革命意志不坚定,转向仁智宫,将李建成的全盘计划托出,告诉李渊,太子欲与杨文干,理应外合起事。
  日期:2017-08-09 00:15:54
  李渊表现出政治老手的沉稳,借口他事,手诏让李建成来仁智宫开会。
  李建成接到李渊手诏,部下有的建议占领长安起事,有的建议去认罪。
  这个反应只能说明,在李渊手诏送达的时候,李建成就知道了,诏他去仁智宫的真实目的,或者皇帝身边有李建成的人,或者这个消息很可能是李元吉派人送达的。
  李建成最终没有选择大干一场,而是前往仁智宫请罪。

  认罪是明智的,即使他拿下长安,而地方未必会跟从,老皇帝还活着呐,又有个不省油的秦王,那个时候,李建成是“罪太子”,人人争欲取之。
  李建成到达仁智宫,向李渊表示悔过之心,并做了一个高难度动作“奋力自掷”,不知道是以头锵地尔,还是用头撞柱子。
  这种自掷,肯定是头为导向,身子继后。
  所以,满脸是血,是难以避免的。

  经过卖力的自我表演之后,差点假戏真做(几至于死)。
  李渊看着李建成的真诚悔过,父爱滔天,以宽厚为原则的李渊,暂时监禁李建成,因为李建成处于可控制状态。剩下的最重要的关键人物,是庆阳府领兵的杨文干,从这个人的角度来考虑,事到如此,太子反或者不反。杨文干成替罪羊概率很高。
  拼死一搏是杨文干唯一的选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