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故事-南京的历史很好看》
第2节

作者: 陈子栗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令人震惊的发现多达271座五六千年前的墓葬,里面有各种各样精美的陶器、石器等等一千多件珍贵文物。
  但考古人员打开墓葬,惊人的发现好多死者的嘴里都含着玲珑剔透的雨花石,这个发现立刻在南京大街小巷传开来。
  死者的头全部都朝向东北方向,嘴里含着的雨花石应该有着某种特别的神秘意义,或许是能够引导逝者的灵魂前往东北某个神圣的地方重生吧!
  今天来到南京的游客都会买一点雨花石作纪念,但没人知道。

  原来早在五六千年前,雨花石就是南京人的最爱!甚至有沟通灵魂的特殊作用。
  日期:2016-07-02 13:21:34
  6000年前的南京人是怎么生活的?
  现在的南京市鼓楼附近,高楼林立,车流不息,完完全全是现代都市的模样,恐怕走在那里的人都不会停下脚步看看脚下的土地。
  似乎五六千年前那些南京人的故事早已远离了我们,毫无踪影,无处可随!

  但是假如我们将所有的考古线索整合到一起,似乎还是能够拼凑出最早南京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场景。
  六千年前,整个鼓楼都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最早的南京人来到了这里,重要的是他们选择留在这片土地!
  生活是艰苦的,四周都是虎豹豺狼,水里还有蟒蛇和鳄鱼,但是危险的地方,也是机会最多的地方。

  南京茂密的森林里有大量野猪、梅花鹿,遍地河流、湖沼里都是龟鳖、水獭、鱼虾还有湖蚌,对他们来讲这里算是天堂!
  但是住下来首先得有自己的房子,聪明的他们看中了南京大学前面广阔的小高地,这里将成为他们的家园。
  或许现在正在教室里读书的南京大学的同学们很难想象,就在自己的校门前曾经活跃着五六千年先民们的身影。
  他们先用掺砂的泥土将地基填平,再堆上干柴,放一把火,烘烤后的地面板结,可以防潮。墙壁都是用竹子或树枝插成一排排的篱笆,再抹上混合着干草的泥巴。屋顶铺上厚厚的芦苇草,灶台直接搭在屋子外面。
  屋子简陋但是也很科学,也许住进去会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中国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此时的南京人也已经在鼓楼附近的金川河两岸淤泥地上种植水稻。可惜的是那时候的种植基本上就是在泥地上戳着洞,塞进种子,以后就让稻种自生自灭了。
  所以光靠种水稻肯定是会饿死人的,打猎、捕鱼仍然是他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紫金山是他们的猎场!玄武湖是他们的鱼塘!
  生活就这样一天天的度过,似乎也是平淡无奇。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了现在雨花台附近,小溪里很多泛着各种色彩的小石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他们将石头带回了村子里,交给了巫师。
  石头像玉可又不是玉,里面晶莹的纹路让巫师惊讶,对巫师来讲,雨花石里似乎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

  于是这种石头成了村子里的宝物,拥有它的人都爱不释手,连死之后,都会放进坟墓里陪葬。
  而从北阴阳遗址里挖掘出来的76枚雨花石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有兴趣的可以去观赏品鉴一下,到底这种石头是如何吸引了六千年前的南京人。
  但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所谓文化、考古不过是“臭老九”的把戏,哪里比得上吃饱、住好来的重要。
  七十年代中国人忙着最重要的“文化革命事业”,原本应该受到保护的北阴阳营遗址上盖起了一栋栋高大的居民楼,成为现在的南大北阴阳营小区,遗址荡然无存!
  可惜!但也无奈!

  日期:2016-07-02 21:40:22
  第二章、4000年前大城市苏州、杭州人来过乡下南京
  北阴阳营人大概在鼓楼附近生活了数百年,之后便离开了南京,什么原因呢?没人清楚,或许是耕地种久了,土壤板结,水稻完全种不出来了,导致他们必须要抛荒,开辟新的领地。
  这就像曾经辉煌的玛雅人,因为土壤养分的流失,导致他们没办法喂饱自己,等到哥伦布误打误撞到了美洲时,他们已经退化成了半野人的状态。

  但是4000年前,一批来自发达的苏州、杭州一带的良渚人到达了荒凉了一千多年的南京。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还会使用转盘来制作陶器,大家应该记得《人鬼情未了》里男女主角一起做陶器的镜头,使用的就是 “拉坯法”。最厉害的是良渚人对玉器的痴迷,他们能够加工打磨出非常精美的玉璧、玉璜等大型玉器,在死之后,墓葬里出现最多的也就是玉器了,或许和北阴阳营人一样,在他们看来,玉器能够引导他们的亡灵!
  可以说包括南京地区在内的良渚人创造出了非常先进的史前文明,甚至不输给同时代北方的华夏族人。
  但所有学者感到不理解的是,遍布长江中下游的良渚人突然消失了!
  不仅仅是在南京,连他们的老家苏州、杭州也再没见到他们的遗迹!
  我们思考一下,华夏族的传说中,4000年前,正是大禹和他的父亲治理洪水的时期,而西方关于诺亚方舟的传说差不多也在同一时期。

  这显然不是巧合,或许在四千多年前,全球气候经历过一次剧烈的异常时期,导致了欧亚大陆上遍地都是滔天的洪水。
  我们华夏族的先民在最高领袖大禹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治水之旅,终于疏通了黄河水患,保住了北方文明。
  传说大禹南下越过长江到达会稽(今绍兴),召集天下各路诸侯(严格说是酋长),共同商讨治水。
  绍兴可是良渚人的地盘,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也就是说最高领袖大禹平定黄河水患之后,马上南下帮助良渚人治理长江水患。
  一边是华夏族人,一边是良渚人,却因为治水走到了一起!
  真真是大无畏的革命友谊!
  不管大禹有没有参与长江水患治理,最终的结果都是天灾战胜了人力,因为滔天的洪水彻底淹没了良渚人的居住地,良渚人的文明消失泯灭了!

  幸运的是部分良渚人北上融入了华夏族群里,他们对玉器的痴迷也被华夏子孙们继承下来,恐怕小时候每个人都待过刻着自己生肖的玉佩吧?
  当今世界也只有中国人才懂欣赏玉器的魅力。
  日期:2016-07-03 08:46:41
  华夏族原来是殖民者!
  苏杭过来的良渚人在南京消失后,南京再次沉寂了千年的时间。

  直到一批神秘的移民来到这里,他们有着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但奇怪的是他们所打造的青铜器造型在南方从没有见过,倒是和北方的商周人的青铜器非常相似。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商周的青铜器造型怎么会出现在几千里外,甚至隔绝在大江南岸的江南地区?而那批神秘的移民究竟来自哪里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得了解四千年前华夏族开始推行的一项伟大政策——夏君夷民!
  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人对全世界的殖民掠夺让各国深受其苦,但是世界上最早,也最成熟的殖民体系,其实是我们华夏族人创立的“夏君夷民”政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