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故事-南京的历史很好看》
第27节

作者: 陈子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平三年(258年)的一天,南京江宁区真是热闹非凡,武卫将军孙恩率领禁军在永昌亭(今江宁区天印公园附近)搭建了一处临时行宫,用幕帐围出了一座布墙,里面用木头、军帐搭建了简易的临时皇宫,里面龙椅等等皇帝的行头一应俱全。
  只差在行宫外挂上一幅“热烈欢迎孙休同志来建业登基”的横幅了。
  琅琊王孙休的大部队来到了行宫前,建业城里大小官员全部跪在行宫两边,迎接建业城新的主人。丞相捧着玉玺跪献给孙休,孙休坚决不答应,百官们哭着喊着求了三次,孙休才勉为其难的接受皇位。
  难道孙休只是假惺惺的谦让吗?
  不是!高高在上的皇位确实吸引人,但更宝贵的是生命!现在的建业城对孙家皇族来讲就是一个斗兽场,进去的人就得将脑袋栓在裤腰带上。
  文武百官将孙休扶上御驾,分成两队站立在孙休御驾两边,前后左右都是一身戎装的禁军卫队。此时孙綝带领自己的近身卫兵一千多人在建业城外大道两边跪迎孙休,将新皇帝送进了太初宫神龙大殿。
  太初宫里各种登基仪式在仓促中进行着,为了安抚孙綝,孙休被迫将建业城里的重要职位全部赏赐给孙綝指派的人,拜孙綝为丞相加荆州牧(相当于湖南加湖北省长)。
  吴国的大权还是掌控在孙綝手里,他想做的事情孙休不敢不答应。
  孙綝在南京胡作非为,没人敢管。南方人普遍都信仰鬼神,偏偏孙綝对这一套非常不满意,强行拆除南京城里供奉伍子胥的庙宇,砸毁道观,屠杀道士。
  日期:2016-07-29 08:33:16
  南京城里的火光

  忍无可忍的孙休表面上不断对孙綝家族加官进爵,甚至与孙綝一起批阅文件,孙綝俨然成了半个皇帝。糖衣炮弹不断麻痹着孙綝,孙休却在暗地里召集忠心于自己的将军张布、丁奉。
  腊月八日,皇帝祭祀太庙,按照俗在太初宫摆下酒席,宴请建业城里的官员。
  孙綝听到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风声,不敢进皇城,皇帝先后派出十多名礼仪官到孙綝家的豪华大别墅里请他进宫。
  孙綝推脱不掉,安排家人在自己进宫后放火烧了自己家的宅子。
  太初宫里,原本应该热闹的酒席种气氛却异常紧张,大臣们打着哆嗦,连筷子都握不稳,似乎总有种压抑的气氛萦绕在皇宫四处。

  静谧的夜空中,突然冒出窜天的火光,整个建业城的人都能看到。
  黄门前来禀报是丞相孙綝的宅子失火,孙綝听了这话,嘴角却露出笑意,向皇帝辞别,要赶回去救火。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人家家里都着火了,哪还有心思留你这吃饭!
  可孙休就是不允许,孙綝冷汗直冒,强行逃跑,被张布、丁奉安排好的士兵捆绑起来。
  孙綝吓得连忙向孙休磕头认错,希望皇帝饶他一命,哪怕把他流放到越南去都行。
  孙休回:你当初怎么不流放滕胤、吕据,而是灭了他们三族呢?
  孙綝吓得屁滚尿流,现在他也顾不上什么尊严了,只求能免一死:皇上,只要您不杀我,就是罚我做官奴也行啊!
  孙休回:你当初怎么不罚滕胤、吕据做官奴,而是灭他们三族呢?

  不管孙綝怎么求饶,皇帝都是这个调调来回他,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怪不得我孙休。
  得了!孙綝只能认命。
  这一年,孙綝也不过28岁,孙休同样诛杀了孙綝三族,甚至将早埋进土的孙峻的棺材挖出来,剁成几节。
  日期:2016-07-29 17:03:13
  维护世界和平的皇帝
  孙休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每天在太初宫里和学者韦曜、盛冲两人讨论儒家典籍,甚至连朝廷里的事也不愿管。
  书读的太多,想法就比较浪漫,连年的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他决心和北方的曹魏和平共处,大家都安安心心种田致富,岂不是双赢的局面。
  当时的文化中心完全在北方,吴国和蜀国的教育系统一塌糊涂,北方的曹魏有闻名后世的“建安七子”,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文学造诣也是相当高,被人称为“三曹”。
  孙休决定改变这个局面,他在南京创立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立五经博士,封学者韦曜为首任博士祭酒。

  这段话可能好多人不是很理解,总之就相当于古代的儒学研究院之类的机构,后来的南京儒学发展相当厉害,超过了北方,但首先还得感谢这位儒学皇帝——孙休。
  高高在上的帝王都有两面性,崇善儒学的孙休十分宽容,但就像狼群一样,一旦你侵犯他的领地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攻击你。
  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南京来了一个告密者,这个人直奔建业皇城,告诉孙休,浙江一带的人疯传会稽王孙亮要重新回到南京做皇帝,而且孙亮本人对自己被剥夺皇位非常不满。
  孙休挥挥手,下面的懂了皇帝的意思,老七被皇家卫队押往遥远、偏僻的福建,半路上孙亮自杀了。
  当然这是正史上的说法,七弟到底怎么死的,恐怕只有孙休自己清楚。
  日期:2016-07-29 17:04:59
  对于一心维护世界和平的孙休来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绝对是让人失望的一年。
  四月份,因为交趾太守孙谞在当地强征手工匠人送到南京,引起了越南人的反抗(今越南北宁市),太守被杀死,山区里各个少数民族联合发动了大叛乱。叛军向曹魏投降,准备南北夹击吴国。
  十月份,蜀国的使者跑来建业城求救,此时北方的司马家大军已经将刘禅逼得走投无路。傻子都知道蜀国要是没了,司马家下一个目标就是吴国了。孙休非常着急,让石头城里的水军司令部赶紧拿出解救刘禅的作战计划出来。
  石头城附近开始集结大量军队,忙中出错,水军总部附近一座军事堡垒失火,足足将一里范围内的军事建筑,老百姓房子都烧光了。
  管不了那么多,先发兵再说。大将军丁奉带领吴国精锐水军,火速往上游蜀国航行,将军们在战船会议室里讨论着应该怎么分兵,怎么解救刘禅,智慧的火花就在会议室里碰撞着。
  门哐当一声响了,信使进来报告,刘禅已经投降了!
  估计此时的大将军丁奉心里已经问候了刘禅祖宗十几辈啦。好歹您也稍微撑一段时间啊,等我大军一到,吴蜀在上下游夹击,魏国未必能啃得下蜀国。
  可刘禅不那么想,做皇帝也没什么好的,整天提心吊胆,现在投降,心中的大石头也放下了,踏踏实实的和魏国的大将一道去了洛阳城。
  蜀国的灭亡让孙休胆寒,刘禅投降会不会就是自己将来的下场呢?
  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了一年时光,孙休决定大赦吴国罪犯,或许这样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就在大赦令发布的第二天,孙休在焦虑中病死,仅仅三十岁,被安葬在南京南边的马鞍山市。
  日期:2016-07-29 19:44:48
  第二十三章、吴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孙休的死给建业城的高级官员们沉重的打击,西边和北边都是司马家的大军,南边的越南叛乱一下子又镇压不下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