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修行老公睡觉的日子》
第5节

作者: 乌冬姐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08 11:20:00
  今天是铺天盖地的节日祝福、各种小广告的节奏,三八节换了很多好听的名字: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哈哈,林林总总的,不知是商家为销售而为的良苦用心,还是女同胞们自我安慰的另类创意,亦或是其他缘由的推陈出新,反正挺好的,至少作为女性之一的我,听起来,就很顺耳欢喜的。同样的事情,表述很重要,看看要时时记得:好好说话!昨晚和老公聊天,说到智慧的话题,我想起几年前做过的一桩并购案子,甲方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项目组同事一直觉得他只有50岁左右,所以为他为何在那么好的事业年华把公司转让而纠结,担心公司经营及转让理由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另有隐情。后来知道他已尽八旬,这个担心消失的同时,又开始八卦老先生的驻颜养生之术了,当然会有稍见深刻的同事与他探讨人生智慧之类的话题,很多细节不再记得,但老先生的一句话却记忆犹新:其实智慧就是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听起来好简单的一句话,但是放眼望去,真正能做到的实在是了了罢了。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不媚俗、不讨好、不欺天、不瞒地、不害人、不骗己,踏实工作生活,诚实为人处事,就已是十分难得之境。如阳明心学所示:心安理得!

  当然,作为俗人小女子一枚,在朋友圈中各种秀礼物、秀福利、秀幸福的日子里,必须是未能免俗的要秀一下恩爱的,意外收到老公送的玫瑰,很是欢天喜地,又收到外卖送来了老公精心挑选的各类暖心水果,哈哈,不码字了,去玻璃房中喝茶、吃水果、晒太阳,也是对得起我自己给自己放的一天假了。
  日期:2018-03-08 17:51:41
  一篇简单的生活片段记录,竟招致各种关注、支持及踩踏,实在超过我原先预想。老公丨安丨慰我说:没事没事,不要太介意,水池本身就有杂物,只是如今搅和了一下,显出污垢和脏乱来。
  为了鼓励和安慰我,他总结整理了一位仁波切的文章给我看,我觉得真的很有道理,于是就在这里,给大家共享:
  佛陀形容佛法是“依里帕希可”( ehi passiko),意思是“来看”或“来检验”,而不是“来相信”。学佛的人有一颗开放和有疑问的心,并不被视为缺点。有部著名的经典,叙说一群村民前去探望佛陀。他们对佛陀说:许多老师经过这里,每个人都有一套教义。每个人都宣称他的哲学和修行是真理,但是他们全部互相冲突。现在我们完全陷入云里雾里,这该怎么办?”这个故事听来不是很现代吗?它发生的时间是二千五百年前,然而问题完全一样。佛陀回答:“你们确实应该感到困惑,这是很混淆的情况。不要因为是累世的传统,或因为这是你的老师说的,或这是长老教导的,或因为它写在一些著名的经典里面就相信它。当你亲自看见和体验它是真实不虚时,才能够接受它。”这是十分革命性的言论,因为佛陀所指的,当然也包括他的教义。事实上,长久以来,大家已经知道教义是需要“每个人亲自”去检验和体验的,所以,不要害怕产生疑问。在运用智力的同时,应该知道自己目前的理解程度还是十分世俗化,尚未拥有包容一切的心,观点非常局限。所以,绝对有一些是我们平凡世俗的心识,所无法直接体验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事情不存在。所以,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是很重要的。如果其他人有更深入的体验和更广大的心,说他们体验过,那么,至少我们应该说:“或许可能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自己有限、无知的心为标准,但是,也要知道这些有限、无知的心可以被转化。修行之路就是这样,当我们往前进,心确实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广大,而能开始真正更清楚地看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我相信每个人都读过某些探讨智慧的书籍,可以几年来一读再读,而每次都像是第一次读它似的。因为当我们的心打开了,就会开始发现其中一层层更深的意义,那是我们以前看不到的。真正的灵修道路就是这样,它有层层的意义,而我们只能了解到目前的智慧所能理解的观念。每个人的盲点都不相同,我知道有些事情对我而言非常简单,别人却觉得非常难以掌握,因为我在接触佛法以前已经相信许多教法;相反的,有些对我很困难的事,别人却觉得很容易了解和接受。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每个人都各有独特的问题。重点是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怀疑和问题能激励自己,确保心智的灵敏度。一种“我”的感觉,创造了我们的恐惧、愤怒、执着、嫉妒和不确定。但是,佛陀说,事情不必这样,我们的本性是纯净的,我们只需要重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修行的目的。修行非常简单,根据的不是信仰,而是实验和导向开悟的体验。修行有点像阅读一本旅游书,你可以阅读旅游书并感觉自己在那里,但事实上你并不在那里。这些是别人的旅行经验,当你真的到达那里,你便拥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修行和亲身体验有关,它不是穿戴上别人所描述的东西,不是根据盲目的信仰。当然,你需要某种程度的信心来买张票开始旅程,你必须相信这个国度是存在的,它值得你前往。一旦了解到现在经历的所有事,都是过去的因所造成的果,就会知道,现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些事情如何回应,因为这会塑造我们的未来。有这种了解,我们就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不再是无助的受害者。这不是个好消息吗?这让我们不再将生活中所有的不顺遂怪罪别人,怪罪环境、父母或是政府。有一部电影《今天暂时停止》( Groundhog Day),这真是部佛教电影!或许有些人没有看过。内容是叙述有一个人必须一再重新生活于同样的一天,直到他真正过好这一天。刚开始他抱着非常消极的态度,所以他在第一天制造了许多负面的因,人们和他的负面相应,所以他过得很不好。然后第二天,他又得从头经历同样的日子,接下来,相同的日子不停重复。他开始拼命找出路,企图自杀许多次,但是次日早晨,他又在同样的房间和床铺上醒来,日期没有变,收音机里播放的还是相同的歌曲。他的心态经过许许多多的改变,直到最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帮助别人,他抢先阻止即将发生的惨案,因为他已经度过相同的这一天许多次,他所有的心态逐渐转变成想方设法帮助人。当他的心态转化,日子渐渐愈过愈好。最后,他终于能够突破而进入新的一天。

  重点在于我们对状况如何回应。如果以善巧的方式响应,就可以转化所有的事,这便是业力。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终究会创造出正面的结果;如果我们以消极的态度响应,负面的事情终将到来我们不是单独的,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和地球上所有事物连结,它赋予我们极大的责任感。有些人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宗教,相反的,我们会变得愈来愈清醒、觉知,并对自己和周遭众人的生命负更大的责任,尤其对那些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因为我们和这些众生分不开,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们因此第一次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我们是为了发现真正的自我而来的,并以此来利益所有时空中的众生。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没有速成的救赎,唯有付诸努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