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民国的山东牛人们》
第47节

作者: 鲁西狂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28 12:34:38
  那年吴佩孚前往天津投军,在武卫前军见到了堂兄所说的那位朋友,只是一位营里的文案。这位文案见吴佩孚文弱,哪像个当兵的料,心里一百个瞧不上。但既然熟人介绍来了,总得给个面子,便推荐到了一位姓沈的管带那儿当了个戈什哈。
  “戈什哈”是个什么东西呢?这是一个满语的音译词,就像沙发、吉普一样,戈什哈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护卫。满清的高级官员们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会有定额的戈什哈来护卫,根据级别不同,戈什哈的数量也会增减。管带属于正营一级,按规定有八名戈什哈。不过军队里的长官主要工作是行军打仗,用不着这么多戈什哈,时间一长,这些戈什哈沦落成了沏茶倒水、跑腿送信的,当然也不被那些有编制吃军饷的大头兵看得起。

  这位沈管带看不上吴老二那穷酸样,看样子连茶壶都提不稳,索性派到营里师爷(文案)那儿当跑腿的吧,别在自己眼前晃悠就行。
  此时的吴佩孚,有地儿睡有饭吃就足够,没有挑三拣四的份儿,让去哪就去哪儿吧。
  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
  吴佩孚遇到了开启他人生的伯乐。
  他所伺候的这位师爷,名叫郭绪栋,山东胶州人,因老乡关系,对吴佩孚还不错。
  有一次吴佩孚去送文件,不经意看了看,小声嘟囔了一句,说,用词都用不对!
  郭绪栋听见了,问,哪不对?
  吴佩孚指给郭绪栋看。
  郭绪栋翻出辞海辞源什么的一查,果然是用错了!这个戈什哈不简单啊!
  郭绪栋和吴佩孚一谈,才发现吴佩孚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问远远在自己之上。郭绪栋不是那种妒贤嫉能的人,相反是个爱才惜才热心帮忙的人。他感觉这个吴秀才前程不可限量,便提议与吴佩孚结拜为兄弟。吴佩孚受宠若惊,两人在关帝庙磕头烧香,交换了兰谱。吴佩孚日后常到郭绪栋家吃饭喝酒,成了郭家的座上客。
  日期:2017-04-29 09:45:02
  1900年,庚子拳乱,八国联军入侵,聂士成奉命率领武卫前军增援天津,郭绪栋、吴佩孚都随军前往。
  聂士成率部攻打天津租界,与八国联军拉锯作战多次,因无后援,始终不能冲进租界。这时候朝廷里便有人进谗言了,说聂士成保存实力啊,打仗不卖力啊,和义和团闹矛盾啊,不杀洋鬼子专杀义和团啊。朝廷下旨,严厉批评了聂士成。
  聂士成异常悲愤,决心杀身成仁以死明志,所以在攻打租界时,每次聂士成都带头冲锋,以求速死。这些,吴佩孚都看在了眼里。
  聂士成一度冲进了法租界,却因英美联军围魏救赵,攻打直隶总督衙门,聂士成又被调回增援总督府。

  聂士成这种拼命打法,给吴佩孚留下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越是在战场上不要命的人,越不容易死。“愈是不怕死,则愈是不易死”,“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印象对吴佩孚以后的军旅生涯影响很深。在镇压护国战争中,吴佩孚基本都是冲锋在前的。
  再多说两句聂士成吧。
  就在聂士成与八国联军苦战的时候,义和团冲进了聂士成家里,把聂士成一家老小给掳走了。聂士成气得咬碎钢牙,带着沈管带这一营掉头追赶拳匪,哪想到却中了义和团埋伏。聂士成身中数十枪而死。聂士成没死在洋鬼子手里,却死在了自己的同胞手里。幸而八国联军及时杀到,驱赶了义和团,保护了聂士成的尸体,不然,聂士成就被义和团给分尸了。
  历史总是这么可笑。
  聂士成身死,吴佩孚所在的武卫前军被打散,全军瓦解。八国联军先后攻陷天津、北京,吴佩孚则躲避在郭绪栋的家里一段时间。不久,吴佩孚北上投考了开平武备学堂。
  开平武备学堂的前身是天津武备学堂,是在1885年由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办的,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王占元等人都是第一期毕业。庚子一役,天津武备学堂被毁,李鸿章将其迁往了开平(今唐山市开平区),由袁大头的亲家孙宝琦(又见孙宝琦,老熟人了)担任总办。
  吴佩孚报考学堂,文化课成绩都很好,但是体检时,因身体太瘦,比要求的标准少了一公斤,不予录取。少斤肉就不录取,这算怎么回事儿,多吃点饭少拉泡屎不就出来了!吴佩孚自己跑到校长办公室,找好脾气的孙校长理论。孙宝琦问,小吴你以前是干啥的呀?吴佩孚说自己曾在聂士成手下当兵。孙校长又翻看了吴佩孚的考试成绩,确实很好,说,看在死去的聂士成份上,破格录取你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