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真正的神仙体系和阴谋论》
第14节

作者: 向秋多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8 12:02:03
  十九,成就者眼中的亲属是什么
  有人误解过修行就需要六亲不认,出家就是抛弃家庭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实际上凡夫的亲属概念与修行者的亲属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凡夫总看重的是眼前,也就是现在拥有的人和事,而实际上眼光并未看得长远,并未真正看到亲属与自己的关系的前因后果,所以只把陪在父母身边就是孝,当成一种理所当然,把长辈过世大哭当成是孝,实际上哭得是谁呢?这个问题后面分析 。
  前面文章讲到过,我们的生命是在因缘业力的牵引下进入无休止的轮回的,那么这一世的亲人,在若干世前还是不是亲人呢?成就者通过无上智慧观察到,未必,所谓猪羊炕上坐,父母锅里煮,这一世出现的亲人在过去有两种可能性的身份,一种是亲人,一种是仇人,因这两种身分的牵引力,在这一世才会相聚,统称为冤亲债主。
  在修行人的眼中,亲人就是债主,而不仅是这一世的亲人才是亲人,过去世所有的亲人都是,所以又有云,诸母皆苦我何乐,也就是过去若干世的母亲都在受着苦,我哪来的可以乐的心情,只有加倍修行,修行对亲人有帮助吗?当然有,而且很大。
  经上所讲,行七次善的功德,父母亲人可得一分,但是修净戒,渴求菩提,渴求成道的心的功德,可以让父母亲人有解脱的机会。所以修行人所见所行,不仅是让这一世父母生前过得好,帮父母积功德,帮父母消业障,还要让父母在去世后能有更好的去处,至少也不能坠入三恶趣中,也许父母自身业障的关系这一世无法修行,但是一人出家,前七世后七世父母都得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孝,更大的孝则是要有拯救无始以来至今生,所有人的生生父母的心,在这种推动力下修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所以修行者在看到父母过世会不会哭呢?不会!为什么,因为哭不仅不能让父母复生,更不能让父母去更好的地方,反而容易让父母产生更多的不舍和牵挂进入下一次无休止的轮回之中受苦,那么凡夫哭的是什么呢?表孝心吗?当然不是,凡夫哭的只是自己,是自己失去了亲人,是自己没有人陪伴,是自己这自己那,所以凡夫的心永远都是只在为自己考虑。
  父母这一生作了多少恶业,凡夫有想过吗?杀了多少生,有算过吗?这些最终都会报到父母身上生生世世还债,凡夫清楚吗?这一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是完全清楚的,在无法让父母改观的前提下,只有自己加强修行,行善,放生,修庙,供僧,等等,来帮助父母度过难关,这才是真正的孝。
  有网友就提出什么是善,如何才是真正的行善,这里面学问很多,善要分大善和小善,行善的功德要分有漏和无漏。
  小善是什么呢,就是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好事,帮助别人,做做公益,这些都是善,但为什么是小善呢,因为始终心量还是处在自以为是的基础之上,而并未将内心完全的做到无私利他,所以这样的善虽然也有功德,但是却是有漏的功德,只对现实福报有好处,无法真正的解决死后的问题。
  什么是大善呢?观世音菩萨这种善是大善,又叫大慈大悲观世间菩萨,愿所有众生都安乐,叫大慈,愿所有众生都脱离痛苦叫大悲,所以大善,也就是德道经上讲的上善,发起完全的利他精神的基础上,所行之善事,叫大善,这个善还是无漏的,而且生生世世功德都不会衰减。

  再往深处讲就是三轮体空,在发心利益众生有情万物的基础上,做的哪怕再小的善事,功德也是无量的,而且做了这些所谓善事,自身并不觉得自己有功德,不觉得别人受到改变,不觉得作出了什么贡献,这个境界就是完全无漏的,当然对于普通人或修行不久的人来讲,这是境界过于高深,只需要记住,行了大善,不要引以为傲和资本,而且还要将这些善根,都回向众生,这样就足够了。
  很多人对放生是持有邪见的,觉得那样做这不好那不好,却不知道放生却是诸善功德第一,为什么呢?因为不要以为动物比人贱,那只野蛮落后的教派的误解,动物若干世前也许 就是人,人若干世后也可能就堕落成动物,实际上当人发大悲心,救下那些将被屠杀的动物时,他们心中的感恩之心比人类还要真切,而这种感恩之心足够多的情况下,可以化解人世间一切罪业灾祸。
  所以无论道佛两家,都非常的推崇放生,而放生也是要有规则的,记得有一个新闻上看到,广东某人因父母得病,要放生,跑去买了两百只老鼠去放生,可惜的是,他放生的目的性很功利,为的无非就是给父母积功德,让病好,他从未考虑放老鼠会带来什么,放出去后影响是什么,只管自己,不仅没有功德,还反而造了恶业,因为老鼠是有害的,放到另外的村子旁边,造成了恐慌和财产损失。

  所以在没有利他精神,没有大善,上善精神的所谓的善事,未必是善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