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4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这一刻开始,董卓成为这滔天血海中的暗黑破坏神,他要做的就是要砸烂这污浊不堪的旧世界。让魑魅魍魉在脚下哀号呻*,这也不啻是一种拯救。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无数次在历史上一再上演的阴谋家们以公理和正义为幌子的你死我活的纷争。以后的日子一天都没有安宁,十八路诸侯的讨伐董卓的叛逆行为,董卓为避兵锋迁都长安,到最后被所收的义子吕布刺死。乱臣贼子死了,这个世界就天下太平了么,似乎并没有。董卓死后,各怀鬼胎的号称代表正义的关东诸侯自然也就解体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陷入大战,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的大幕拉开。

  日期:2017-08-30 12:59:38
  3、曹操的贵人
  扯得有点儿远了,继续我们司马防同志的故事。
  我们的司马防同志有胡子,显然不是宦官,而且也跟皇后也扯不上亲戚关系,又因为会做人在动乱中活了下来,不管城头插的是谁的旗,都需要有干活的人。

  190年,发生了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事情,这个事情促使董卓迁都。洛阳这个地方虽然风景不错,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里是四战之地,也就是说根本无险可守,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的任何一个方向赶来揍你。所以董卓就觉得很不安全,就选择迁都到西汉的首都长安,迁都长安的时候司马防也跟着到了长安,也是一句话也没说。董卓一个凉州人,本来在朝中就没有什么根基,对于有司马防这样死心塌地跟着他的大臣当然是满心欢喜,于是在洛阳的时候让他当洛阳令,到了长安封他做京兆尹,俨然董卓的自己人。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跟着乱臣贼子董卓而不知反抗,司马防也被天下人人骂得狗血淋头。殊不知司马防心中承受的是不为人知的痛苦,但是作为了家族的长男,肩上所承担的是司马家的责任,也只能默默忍受,哪怕在乱世中苟且,哪怕被千夫所指。天下大乱,家乡颍川也不是乐土。大儿子司马朗带着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前来洛阳投奔老爸。司马防责令司马朗立刻收拾行李回到老家,因为身处暴风眼中的他知道,长安现在的风平浪静只是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无法平静。他自己没有选择,在没有实力成为一方割据之前,他也只能作一叶小舟,在风雨欲来的汪洋大海中随波逐流。

  司马防想的没有错,更大的动荡像一个滔天巨浪从天而降。
  董卓的废帝自立引起了天下民怨滔滔,多次有人想要刺杀董卓,包括后来的一代枭雄曹操,但都功亏一篑。后来,司徒王允串通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吕布,杀了董卓,做成了很多人都想做而没有能做成的大事。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是说王允以貂蝉先许吕布再许董卓,吕布恶向胆边生,手刃董卓。其实史书中没有关于貂蝉的记载,这是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施老爷子在这个故事里安排这么个绝色美女,对于吕布有勇无谋而且**上脑的莽夫形象就令人信服了。

  一代枭雄董卓,一生行事谨慎,杀气逼人,当年曹操刺杀他的时候,因为看了一眼曹操,同为枭雄的曹操竟然手握宝刀六神无主,功亏一篑只得仓皇逃走。
  但是,暗黑破坏神董卓,终于还是死于非命。董卓还在的时候,有这个大魔王压着,曹操、袁绍这些小鬼都翻不起什么大浪,天下还有规则,不管这个规则是谁制定的。现在大魔头死了,天下就彻底乱了。
  日期:2017-08-30 14:00:00
  就在写董卓的时候,其实我迫不及待的就联想到了萨达姆老先生,说实话董卓和萨达姆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当年在强人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一面湖水般平静,但下面其实暗流涌动,萨达姆铁腕统治之下使得什叶派和逊尼派两股势力达到一种平衡,不光军事实力堪称是地区强国,而且人民富足,据说九十年代老萨治下的伊拉克人民是每家都有小汽车的,再看看现在。美国打着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灭了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以救世主的姿态将老萨绞死。到头来大杀器没有找到,流着牛奶和蜜的地方两河文明的摇篮伊拉克成了人间地狱。从萨达姆被冠以堂皇名义被处死的那一天起,各种原教旨主义的势力就在中东地区此起彼伏,基地刚消停,更加激进的伊斯兰国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比死于海湾战争多几百倍的美国人死于伊拉克,更不用说命如草芥的伊拉克人民,面对一片狼藉的伊拉克或者中东,不知道现在的美国是不是后悔。

  192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听说有变,重新杀回长安,劫持了汉献帝和百官。年近半百的司马防须发皆白,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没有说一句话,依然是乖乖的陪着汉献帝做人质,尽到一个臣子的本分,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也为了身后的司马家族,忍辱负重。
  最终李傕、郭汜兵败被杀,董卓的势力在北方诸侯联手绞杀之下消亡殆尽。灭董卓之后,信誓旦旦要恢复汉室的诸侯们撕破脸互相讨伐,经过几年的割据势力的混战,曹操与袁绍渐渐成为北方军阀中的翘楚。
  建安元年196年,霸主之相初露的曹操做了一件后世闻名的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号魏王,迁都许昌。

  虽然汉献帝在当时人看来只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遮羞布,但曹操有着这块遮羞布就奠定了他对于袁绍的道义上的优势,最终消灭了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司马防来到许昌,这一年司马防四十七岁,实在是厌倦了乱世中东躲西藏的日子,这位老臣向曹操这个枭雄请求告老。
  曹操也算是老相识了,二十年前司马防举荐了这个人,使他第一次成为京官,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两位老相识回首往事,相谈甚欢。酒过三巡,曹操忽然问司马防,“请问老哥你觉得我现在还能做北部都尉么?”司马防起身整整衣袖鞠躬行礼,面带三分笑意,娓娓道来,“老夫做尚书右丞的时候,大王您做北部都尉正合适。”曹操听闻此言,哈哈大笑,对这样的回答甚是满意。
  自此司马防告老还乡,从此不再过问江湖事,关门只读圣贤书。司马防一生隐忍谨慎,在乱世中兢兢业业的延续其家族百年来的重任,除了举荐了曹操这一颠覆汉室的枭雄之外,并无可称道的功业。司马防对八个儿子严加管教,这些儿子们也确实不负老爸的养育,个个都很有出息,在当地留下了司马八达的美名,以老大司马朗、老二司马懿和老三司马孚为能力卓著。老爸一生遇到重大抉择之时,不出头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给了儿子们极其深刻的最初的影响,从司马朗到司马懿然后到司马师司马昭都是一以贯之的低调不张扬,可怕的隐忍,直至最后吞食天地。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打掉了北方与其竞争的最大敌手袁绍,心情大好。曹操想起自己当年一无所有,靠着给宦官做干儿子到处混世界的时候,是司马防慧眼识聪推荐自己做京官,才得以有机会走上更大的舞台。曹操听说司马防的儿子已经成人,就决心报答老先生当年的知遇之恩,征召司马朗前来做官。司马防这辈子除了跟着汉献帝东躲西藏之外唯一干的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终于开始有回报了。司马朗作为司马家族在乱世中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毅然接受了一代枭雄曹操的召唤,将振兴司马家族的大旗从父亲司马防手中接过,踏上未知的仕途和征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