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三国之季汉人物战争考》
第16节

作者: 年昔逸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14 07:18:40
  《季汉风云—崛起之路》
  【三】《汉室倾颓—鏖兵赤壁》
  (一)魏武挥鞭、虎视荆襄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正月,此时,中华大地上最为强大的一方势力更加的凸显出来了,那就是北方的曹操集团,此刻的曹操,已经彻底的肃清了袁绍的残存势力,当时的中华北方,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成为曹操的对手,包括少数民族乌桓以及匈奴人的势力!
  时间倒回到一个月前,自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病逝之后,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彻底的肃清了袁尚袁熙的势力,将原本袁绍的地盘彻底的纳入了自己的麾下,而且,在平定袁氏势力之后,曹操亲自率军,自冀州出发,经过卢龙塞(今河北省喜风口),在白龙山(今辽宁省凌源县)一举击败了乌桓,迫使乌桓远遁,并且臣服于自己,从而使得自己的东北边境得以维持稳定。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 曹操
  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帝这种雄才,放眼三国,不论刘备,无论孙权,都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而这首《步出夏门行》便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的名作,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而他的志向,绝不仅仅只是统一北方,而是,执宰天下!
  当是时,华夏大地上的军阀,在北方,只有辽东的公孙康,关西之地的马腾与韩遂。其中,两方势力虽都为保成割据无远略之人,皆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但是其中的马腾、韩遂拥众十余万,盘踞关西之地,始终对曹操的侧后方造成威胁,因此,比诸辽东的公孙康,马腾、韩遂还是颇为令曹操头疼的。而此刻,在南方,荆州有刘表,益州有刘璋,汉中有张鲁,交州有士燮、吴巨等人。而扬州,则是孙氏第三代,那个后起之秀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弟弟,孙权。

  对于南方的诸侯,曹操早就有心想要平定,可是一直以来,北方的袁绍、少数民族势力、关西之地的马腾、韩遂却使得曹操分身乏术,无力南顾。致使无论是益州还是荆州扬州都是逐渐的发展稳固下来。而现如今,在运用逐个击破这一战略下,曹操成功的统一了华夏北方。此刻的他,领有兖州、豫州、徐州、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司隶校尉辖区等八个州的广袤土地,虽然中原地区,久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是有的地区户数十不存一,但是,这八个州的广袤土地,还是为曹操提供了相当的人口基数。只要假以时日,就会变出成倍的赋税来与精兵,而后来证明,曹操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另外,他还通过剿灭、收编,将黄巾军等农民起义军以及袁绍、张绣的旧部、投降士兵成功的收入了自己的麾下,更是招降了盘踞深山的黑山军,这也使得此刻曹操的所部兵力大大增强。据保守估计,此刻算上各地驻军,曹操所部兵力当有二十五万人甚至接近了三十万人,这样的实力,放眼当世天下的任何一方,都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相比之下,此刻的南方诸侯,刘璋昏庸,只限自守,益州虽沃野千里,户数殷实,士卒较多,但是连汉中张鲁都是无法奈何,曹操就更不将其放在眼里了。交州地处南疆,人口相对稀少,又内部不稳,不介入中原纷争,待到天下一统,交州自可传檄而定。而唯一令曹操相对上心的,便是荆州刘表与扬州孙策。荆州牧刘表,当年匹马定荆襄,治理荆襄近二十年,麾下多有能臣,而江东孙策,更是不弱其父孙坚,硬生生的开辟出了扬州大部地盘。更何况,曹操若要南下交战,就必须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水军。刘表的舟师有着战船数千艘,荆州更是人才云集,资产丰厚。江东水师,据长剑天险,水上功夫十分了得。而自己部下,多为北方步骑,如若轻启战端,恐怕,并不会占得多少好处。因此,这也是曹操必须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因此,自从北征乌桓回来之后,为了南征,曹操便是对于自己的部属做出了如下的准备。于军队方面来说,那就是自建安十三年正月起,开凿玄武池,专门演习水军,为征服南方做准备,同时,开垦屯田,储备军资,大战,一触即发。
  另外,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虽然没落,自己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还是有着相当一部分势力心向炎汉。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这一问题,一旦在自己南征的时候,后院起火,那一切,可不是曹操想看到的。因此,同年六月,曹操罢黜朝廷三公,自任丞相,将朝廷大权更加集中地收拢在自己的手里。同时,为了进一步消除侧后方的隐患,曹操以允许马腾之子马超继续统领其部属为交换,以朝廷诏命,将马腾征召至朝廷担任卫尉,并且要求马腾带领全家来到许都,为质之意已经十分明显了。做完了这些,曹操才逐渐的放下心来。并且,此时天下的形式再次出现了变化,迫使曹操不得不加快南征的步伐。

  这种变化,来自于荆州以及江东。荆州牧刘表,曹操曾评价他道:“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可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并未将此人放在心上。
  如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冬,当曹操肃清袁氏势力的时候,在刘备的游说之下,刘表才慢吞吞的派遣刘备率军偷袭许都,当时刘备一度进军到距离许都不足二百里左右的叶县(今河南省叶县)。闻迅的曹操急忙派遣夏侯惇与于禁前往拦截,而刘备见到曹军到来,却焚烧了自己的军营辎重转而后撤,夏侯惇以为刘备胆怯,又结合着以往的与刘备交战的经验,不听李典的劝告,轻敌冒进,结果被刘备打的大败,幸得李典救助,才得以返回。又如,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曹操北征乌桓之时,刘备再次请求刘表派兵偷袭许都,当时曹操一度十分担心。可是,正如郭嘉所寓言的那样,刘表自守之人,又忌惮刘备,是绝对不会允许刘备偷袭许都的。我们并不知道,当时刘备进兵,会否顺利,会否改变当时的战略态势,但这,无疑是刘表错过了多次好的时机。

  因此,对于这个自守清谈之人,曹操是并不太在意的。他真正在意的,是荆州的地区的两方面。第一,便是刘备。刘备与曹操,彼此之间在熟悉不过了。从黄巾军、青州、徐州、冀州开始到现在,虽然曹操一再击败刘备,迫使他惶惶如丧家之犬,可是曹操从未有一刻轻视过刘备,因为在他看来,刘备虽然现在困顿不得志,甚至说连一块自己的地盘都没有,部众不满万,良将只关张。可是这是一个十足的危险人物,因为他有一颗不甘屈居人下的心,而那,还很不凑巧的是一颗与自己一模一样的野心。放眼天下,刘备虽然屡战屡败,但他却又是屡败屡战,天下群雄,目前看来,就属刘备的出身最为低下,空有一个汉室后裔的名头,可是却没有任何或者说丝毫的宗族支持、经济基础,就更谈不上兵源、粮饷与政治资源。可是刘备这个“织席贩履之徒”竟然在群雄基本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一直走到了今天,并且,如若将他与荆州牧刘表放在一起对比,恐怕天下人大多会认为刘备是一个英雄。堂堂一个拥兵十余万坐地数千里的荆州牧刘表忌惮一个寄居在弹丸新野,众之数千的刘备,不正好说明了一切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