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三国之季汉人物战争考》
第19节

作者: 年昔逸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此,刘琦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刘备,只不过,这一次,是已经被刘备请出山的诸葛亮。刘琦多次问计于诸葛亮,可是诸葛亮并没有就荆州内部的局势发表什么意见(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不对)。直到有一天,刘琦将诸葛亮骗至书房的阁楼之上,然后撤走了下楼的梯子,而后对诸葛亮说道:
  “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看到这一幕,诸葛亮笑了笑。因为,他等待的时机,应该来到了。他对刘琦说道:
  “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听到这句话的刘琦也是大有感触,自己此刻所面临的局面,不就恰恰和当年的晋国众公子们相似吗?自己现在虽为长子,虽然有着部分人员支持,但是手下并没有直属的军队,还是无法与蔡氏等相抗衡。而一旦自己得以外任,到那时,反而可以手提大军,虎视荆襄!如此一来,就算是蔡氏,都会忌惮三分。自己的安全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因此,他明白了诸葛亮的所指,那就是江夏之地。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这一次告诉刘琦,而之前却没有告知刘奇呢?有的人认为诸葛亮是怕卷入政治斗争,这话,对其实也不对。诸葛亮此刻从属于刘备,他等了多年才等来的英主,因此,势必处处行事都要为了刘备集团谋利益。
  试想一下,当时荆州内部,几乎都对刘备心存戒心,认为刘备可能染指荆州。而恰恰刘备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就是必须要占据荆襄大地。自古以来,立储问题便是一个集团、势力、国家内部的头等大事。各方势力、派系都会在这一斗争中相互倾轧、尔虞我诈,当时刘备虽然势力有所增加,但是,一旦贸然掺杂进入刘表内部纷争之内,还能不能像之前那样保持中立,对荆州本土造成威胁?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刘表以及荆襄大族尤其是蔡氏的进一步猜忌甚至是兵戎相见?所以,刘备诸葛亮必须等待最佳的时机。而这一等,更有着坐山观虎斗的意味。荆州内部,越是混乱,自己的地位及重要性就越是会突出。倒不如让他们成为一方乱麻,削弱实力,最好是削弱成任何一方都弱于自己的实力,那样才有利于自己在荆州的进一步发展。到那时,就不单单是刘琦要求助于自己,而刘琮也必将害怕自己。这一点,在之后,便是得到了很好的证明,那就是无论刘琦还是刘琮,对于刘备都是相当的忌惮。

  那么,这一次,刘琦为什么从诸葛亮这里得到了答案呢?恐怕有着以下几点原因。这第一点,便是现实形势的压迫,此刻,江夏被孙权占据大部,而曹操似乎也有着南下的趋势。荆州这块肥肉,虎视眈眈的各方终于要忍不住动手了吗?那么,就必须要在刘备一方反客为主之前,尽可能的保护住这块肥肉的完整性,所以,对于外来进攻侵略,必须采取强硬的抵抗策略。
  其次,一旦曹操南来,刘琦所领有的江夏,也一定会是刘备的绝佳助力,到那时,江夏之地,凭借着刘备与刘琦的关系,也许会成功的落入到刘备的手里。第三,刘琦手握军队,出镇外地,这对于荆州的分裂争夺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催化剂,只有荆州越乱,刘备的机会才会越大。
  第四,刘琦越是处境危急,就越需要别人的帮助,一味的无私的帮助当然不适合于争夺地盘乃至天下的人物。那么,什么时候帮忙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呢?那就是刘琦真正的走投无路的时候。这个度一定要拿捏好,就是什么时候帮助最为合适。要恰到好处,让刘琦有一种如获至宝、如释重负更重要的是挽救了他的性命与荆州继承人这一时候,最为恰当!恰巧,此刻外部正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最后一点,那就是刘备、诸葛亮基于长远的考虑。刘表年事已高,荆州迟早必定落入刘表二子之手。到那时,自己与刘琦将刘琮夹在中间地带,上可进图荆州,成为刘琦之下的唯一人物,而后反客为主。而下可联合刘琦平分荆州,坐拥半壁,于双方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旦荆州遭受外来侵略,抵抗得力,那么借助刘琦,刘备的地位也会直线上升。就算抵抗不利,江夏也是落脚之地,更何况,一旦荆州陷入混乱,有刘琦这一刘表长子在手,不愁无法召集荆襄旧部以及顺理成章的占据荆州。而这,也许才是刘备诸葛亮的真正考量,而事实证明,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如此发展,几乎是丝毫不差。

  那么,江夏重地,一直由刘表大将黄祖镇守。黄祖在当地尾大不掉,俨然是一个小的独立王国,黄祖更是有些交横跋扈。此番,倒也是由江东之手除掉了这个刺头,那么,这样的外任机会,是否会落到刘琦的头上呢?当然会。
  在得到了诸葛亮的指导后,刘琦便是主动地找到刘表,表示荆州有难,自己身为长子,守土有责,他愿意亲自提军前往,抗击孙权!那么,他的这一提议,刘表会同意吗?刘表在听到这一提议后,也是有些迟疑。他自己的儿子有着什么样的水平,自己还是很清楚的。而他的迟疑,一方面来自于自己的昏弱的考量,这些年来,自从发妻过世、少子出生,他也是发觉,自己对于这个长子真的是有些冷淡了。以至于,长子现在竟被逼迫的岌岌可危!刘表身为当时天下名士,又怎么会不知道晋国内乱这一历史?他的内心,还是有些疼爱自己的这个儿子的,有一点就可以作为证明。当刘表病入膏肓,刘琦策马回来探视的时候(表病甚,琦归省疾),蔡瑁等人便是惧怕父子二人相见,刘表弥留之际会想念发妻,令立长子(瑁、允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因此,便是对刘琦说道:

  “将军使君抚临江夏,其任至重;今释众擅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重增其疾,非孝敬之道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