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三国之季汉人物战争考》
第22节

作者: 年昔逸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27 08:43:39
  因此,如此考虑之后,曹操立刻传令,全军出击,迅速前进,直奔樊城的刘备!就这样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荆州牧刘表新亡不假,可是按理说,曹操大军压境,襄阳方面也应该继续有所动作才是啊?怎么事到如今,反而静的出奇?人海沉浮的经验告诉刘备,这其中,也许有着什么问题存在,因此,一方面他严密防备前线,另一方面,便也是派遣亲信前去询问刘琮(备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而刘琮也终于等来了刘备,因为惧怕刘备,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投降这件事该怎么对刘备说,因此派遣大儒宋忠来到刘备处告知刘备一切。当听到宋忠的话过后,饶是以刘备的定力,都是几乎瞪大了眼睛,因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刘景升才刚刚过世一个多月,他的继任者竟然在作用带甲十余万、拥地千余里的情况下,不做任何抵抗或者说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全面投降了曹操!对于襄阳方面的反常,刘备不是没有戒备,可是他以为也许只是蔡氏一族甚至是刘琮可能为了拖垮消耗自己的实力故意为之,可谁成想,刘琮竟然投降了!并且现在才来告诉自己!而与此同时,刘备也是得到了紧急军情,那就是曹军先锋已经快速行进至宛城一带,急行军一天便可到达樊城前线!此刻,刘备集团不仅失去了后方荆州的支援,甚至面临着被曹操刘琮夹击的危险,可以说处境十分的危险。此刻又愤怒又吃惊的刘备抽出了刀直接架在了宋忠的脖子上,宋忠宋忠,你宋忠今天是来给我刘备送终的吗!刘备对宋忠说道:

  “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
  宋忠吓得魂飞魄散,匆忙的离开了这里。而此刻的刘备,真的有一种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的感觉,没有办法,凭自己的实力,困守樊城,是绝对无法抵挡曹操大军的。为今之计,只有快速的南撤,或许还能够有一线生机!因此,一阵慌乱之后,刘备迅速动员全军,紧急向南撤退!
  这个时候,情况虽然紧急,但是危险,往往是与机遇并存的,富贵险中求,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因此,此刻摆在刘备面前的,是三条路。第一条路,便是带领全部部属,迅速南撤,到达安全地带。这第二条路,便是以刘琮丢弃荆州先人祖业,不做抵抗便是投降这一契机,挥军直上,趁势夺取荆州此时的州治襄阳,取刘琮而代之,趁着曹操大军未来之前,拿下荆州的大权!而这,也是此刻刘备集团的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乃呼部曲共议,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那么,面对着这样的建议,最起码我们可以得知以下几点。其一,便是荆州大地,刘备早已经是志在必得。而且,其重要部曲甚至是都知道这一战略规划。其次,便是在荆州的六七年间,刘备不仅此刻自身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能够攻打据守荆州州治襄阳、且麾下有着数万大军的刘琮,而且,刘备的部下们之所以敢这样建议,恐怕也是证明了此刻的刘备在荆州,应该已经有着相当的影响力,甚至说有着相当一部分荆州士人心向于刘备了。那么,针对于这样的选择,刘备是怎样回答的呢?

  “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这句话,同时也是刘表临终前托孤于刘备的一个证明,但是此事的真实性,尚待商榷。看上去,刘备是不忍心违背刘表的遗愿,觉得自己对不起刘表,显示了自己高尚的情操与重情重义的一面。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刘备辗转天下二十余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久久不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儿,而今荆州人心慌乱,的确是一个据而有之的好机会,可是,刘备丧乱二十余年而屡败不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的政治号召,或者说他在天下百姓、士大夫们心中的形象,那就是仁德仁义。这种仁德仁义,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彼此之间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可是相对于汉末的一些诸侯,若要论仁德仁义,刘备是绝对排的上属的。因此,虽有政治作秀,可还是有着相当的真实色彩。因此,没有宗族资源、没有豪强支持、没有地盘根本、没有强大部众的刘备,没走任何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因为他输不起。曹操历经再大的败仗,都能够稳稳地立足。而刘备夷陵一败,蜀汉几乎一蹶不振,便是这个道理。所以,一旦此刻刘备趁乱攻打刘琮,据有荆州,虽然也算得上是替刘表教训一下他的不争气的儿子,可是,势必会对自己的以往的政治形象造成影响,荆州的部众,会是真的心悦诚服吗?今天他们可以认为刘琮无能而公开主张投降曹操,那么下一个会不会是他刘备?更何况,刘琮虽然投降,刘表长子刘琦却是还在,若是刘备一旦具有荆州,刘琦又该如何自处?荆州势必会愈发混乱,到那时,自己力量并不足以完全掌控荆州,又有刘琦、刘琮、曹操、孙权虎视眈眈,到那时,情况也许会失控。更何况,刘备虽然近年来实力上涨,据保守估计,当有接近两万的精锐部属,其中还有着精锐的水军万余人。更是有着在荆州的广泛的影响力,可是,他真的有把握击败或者说夺取由重兵驻守的襄阳一带吗?一旦陷入胶着态势,曹操趁势来攻,该如何是好?所以,综合考虑,刘备并没有选择第二条道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因此,刘备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他的目标,是江陵城,也就是荆州南郡的郡治。就目前看来,刘琮虽然投降曹操,可是,他还是不敢对自己怎么样的。那么,江陵,历来是荆襄最为富庶的地区,而刘表为了抵抗曹操,更是将大多数的军资器械调到了江陵城。更何况,江陵城水军战船众多,而且地势险要,控制长江,只要占据了江陵城,那么,凭借着人口钱粮,立刻就可以变出更多的雄师。江陵,是真正的宝库,只要据守了这里,联合刘琦,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在号召荆州所有本土势力,与曹操决一死战!

  因此,鉴于这种决定,刘备立刻做出了如下部署。首先,由自己亲自率领步兵、骑兵携带辎重,立刻南下江陵,取道襄阳。一方面,派遣关羽率领水军数百艘战船,由沔水南下进入长江,而后两军在江陵城会和!就这样,刘备亲自率军来到了襄阳城下,那么,在时间情况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刘备为什么要途径襄阳城池呢?
  答:为了正名。
  那么,刘备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只见得刘备来到襄阳城下,驻马而停,大声的呼喊着刘琮!而刘琮,也着实是无能,正如他的手下们所说,比诸刘备,简直差的太远了。那么,刘备呼唤刘琮干什么呢当然是以长辈的身份斥责他不做抵抗,便是将先人疆土拱手与人!斥责他丢了刘表的脸,坏了刘表的英明!那么,面对着刘备的呼喊,刘琮是怎么做的呢?
  “琮惧,不能起。”

  这也就是说明,刘琮内心不仅惧怕刘备,而且对于自己不做抵抗便是投降曹操,他也是抬不起头来的,他不敢去面对刘备。说来也奇怪,当刘备率军来到襄阳城下的时候,就那样威风凛凛的训斥着刘琮,而荆州的一众竟然都不做任何反应。原因很简单,刘备说的没有错。暂且不说刘琮,单单说那些投降曹操的人,刘表平日里待他们不薄,可是到了现如今,往昔满嘴仁孝忠义的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因此,他们也是无脸去面对刘备,更何况,攻打刘备,也许还打不过。倒不如就躲在城池里不出去,刘备训斥够了,也许他就离开了。就这样,在训斥完刘琮等人之后,刘备也是开始进行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只见得他亲自来到了刘表的墓地旁,双目湿润,涕泣而下,我们不知道刘备是否是真心凭吊刘表,多半是假的。但是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刘备此举的目的。实际上无论是驻马襄阳城下还是凭吊刘表目前,刘备的一大用意很明显,那就是他在向荆州的所有士族、百姓们宣示,自己、刘备,此刻才是荆襄大地上继承先州牧刘表遗志,起兵抗曹的真正领袖,是有着胆量不怕一死也要与来犯之敌血战到底的存在。自己虽然没有底盘兵微将寡,但是却拥有着一颗誓不屈服敢于决战之心,这一点,是刘琦、刘表都不曾具有的!因此,刘备要趁着荆州人心还没有大乱,人心还是向汉、向着自己的时候,利用自己六七年来积累的声望以及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换取更多的荆州百姓士卒的支持!

  那么,刘备此举是否成功了呢?
  可以说,相当成功。因为当见过刘备的表现之后,对比刘琮的所作所为,荆州的心向刘氏的士族百姓们也是逐渐的明白了,自己要跟随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因此,就在此时,刘琮身边的亲近侍从以及荆州的士族百姓大多数来到了刘备的身边,他们走出了襄阳城,汇聚到了刘备的身边。自愿追随着刘备向南撤退,就这样,刘备率军一路前行,沿途一边撤退,一边号召聚集荆州士族百姓和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刘表旧部。此刻,刘备俨然成为了荆州地区抗曹的领袖。当他率军赶到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的时候,前来投奔刘备的荆州文武、百姓以及刘备所部人马已经达到了十余万人,而且各类辎重竟有数千车!要知道,自汉灵帝中平年间刘备起兵对抗黄巾军到现在,刘备何曾拥有过这样的部属,而且与徐州不同,这一次是在大难临头的情况下,众多百姓、荆州士族自愿追随刘备的,刘备的影响力,至此当真可见一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