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23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5 19:42:37
  太子狐其实是周平王的嫡次子,周平王的嫡长子是泄父,也是平王的第一任太子,可惜早逝,于是狐成为了新太子。如今太子狐也去世了,群臣经过商议,拥立泄父嫡子王孙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作为一个日暮西山的王朝首领,周桓王十分懂得利用天子特权舆论造势和调动诸侯为己所用,以打压、削弱隐患,改变王室的被动局面。在即位的第二年,他先后通过武力支持晋国公室和小宗这正反两方以弹压晋国,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周桓王同时也是个心高气傲的青年,他太向往先祖的杀伐征战和不世伟业,对于王室的没落深感痛心,相应地他极度讨厌咄咄逼人的郑庄公。
  当然,郑庄公也没有辜负周桓王的这一份讨厌。
  日期:2018-01-15 19:55:06

  正值麦收季节,一队郑军来到了温地,温地在今天的河南温县,因为境内有温泉故得名,这里是郑国与王畿的交界。
  领头的是祭足,他来向温地大夫借千钟粟米,理由是今年郑国收成不好。
  温地大夫当即拒绝了,温地直属王室,“未奉王命,不许。”
  祭足并不惊讶,似乎一切在他预料之中,他跟温地大夫说:“其实在下不必求您,这儿有现成的麦子,在下割走就是啦!”
  祭足一声招呼,郑国士兵笑嘻嘻取出镰刀,一秒钟变身农民,把温地的麦子割了个精光。
  温地大夫眼睁睁看着也不敢吭声。

  又过了两个月,早稻成熟了,祭足又带领郑军转悠到成周,趁着夜色把这里的稻穗一扫而空,要说这次郑军真的是手下留情,只割走了稻穗,稻杆还留着。等到成周守将知道,满地稻子都秃了头。
  出乎意料,王室竟然没有反应。
  两季的粮食都被搞,不应该呀?郑庄公也很惊讶。
  日期:2018-01-15 20:30:35
  其实周桓王早就得到奏报了,当时他勃然大怒,非要兴兵问罪,这可真是欺负到家门口了!不过他还是被周公黑肩劝住了,周公说不要因小失大,要沉住气,大王越沉住气,那郑伯就越坐不住,一定会前来谢罪修好的。
  很显然周公是看透了两点,一,借助王室的力量是郑庄公的既定策略,所以郑庄公必然是要低头的;二是周王室除了地位尚能超然之外,其军事力量已经不具备什么优势了,实在不易轻举兴兵。
  周桓王想了想,好吧,那就等等看他的表现吧!不过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各地官员要严加戒备,可别让郑国再顺走别的东西!
  但是郑庄公也没有入朝谢罪。周公黑肩料得不错,郑庄公看周桓王没有责备之意,果然心里不安,他决定入朝谢罪,而且已经准备启程了,但是被一件坏消息给耽搁了,而这件事重要程度远在入朝谢罪之上,这则坏消息来自邻居—卫国。
  日期:2018-01-15 20:42:45
  为了表述清楚,笔者会插入一些图片,一般转载自百度图片搜索。
  笔者声明:本人无任何侵权的主观意愿,如果所引用图片的版权所有者认为不妥,请@笔者,笔者当申请版务处理,删除图片。
  日期:2018-01-15 21:04:46
  ~~卫国的前世今生~~
  卫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不过他起初的封国是康国,在今天河南禹州一带,康叔的称呼即由此而来。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将康叔封空降到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那里的殷商遗民,主要是从事手工业的陶氏、施氏、繁氏、樊氏、饥氏、锖氏、终葵氏等七个氏族。卫国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邢台的一部分以及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是西周初期最大的诸侯国之一,其首都就是殷商旧都朝歌。而且卫康叔还统管着殷八师兵力。

  卫国覆盖了当初“卫”“邶”“鄘”三监地盘,难道周公不担心卫国再度上演三监之乱?
  周公相信康叔的忠诚,有一种说法是相对于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康叔与周公的血缘更近,两人和伯邑考、周武王四人是一母同胞的至亲兄弟,不过《史记》记载上述文王诸子都是文王正妻太姒所出
  日期:2018-01-15 21:28:12
  周公对卫国非常重视,亲自为康叔书写《康诏》、《酒诰》、《梓材》等治国条陈,交代他据此法治理卫国。康叔遵循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运用商人方法贯彻周礼,卫国很快稳定下来。康叔随后被调到周庭任司寇,掌管邢狱诉讼事务。
  日期:2018-01-15 21:31:20
  从康叔封开始一直到第七任国君卫贞伯,卫国国君一直是伯爵。到了第八任国君卫顷侯,他以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被提升成为了侯爵国家。

  日期:2018-01-15 21:47:10
  卫国另一位著名国君就是卫武公姬和了。
  卫武公在位长达五十五年,勤于自勉,善于自省,博采众谏,极有贤君之风。据《国语楚语》记载:“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意思是卫武公对卫人说:只要是身在朝中,自卿至大夫、士,不要因为我年老就舍弃我,在朝中就要恭敬从事,早晚告诫我,哪怕听到一两句箴言,也一定要几下转告给我,来训导我。周幽王荒废国政,沉湎于酒色,卫武公又作诗《宾之初筵》,劝诫嗜酒之风。

  犬戎乱镐京,卫武公入京勤王,又得以晋封公爵,荣耀尊崇。卫人感念他的恩德,作诗《淇奥》歌颂他: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日期:2018-01-15 21:59:43
  《淇奥》一诗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每章均以“绿竹”起题,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更是成为日后人们赞扬品德或性格的溢美之词。
  不过,笔者要揭露一下,卫武公的国君之位其实也是抢来的。公元前813年,姬和之父卫釐侯去世,兄长世子余即位,史称卫共伯。但是一直深受卫釐侯宠爱的姬和不甘屈居人下,就用父亲赐给他的财物收买死士,然后在父亲的墓前攻击了兄长卫共伯,卫共伯受伤后躲进墓道自杀而死,然后姬和被拥立即位,成为了卫武公。
  公元前758年,卫武公薨,享年九十五岁,他是春秋战国时代最为长寿的君主,他所执政时期也是卫国最为强势的时期之一。尽管卫国在之后的诸侯争霸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精彩的表现(与其之后遭遇狄人灭国有关),但它却拥有一个传奇,即诸侯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秦始皇灭掉的国家,不过那时的卫国已经仅仅是个象征了,而且不久后就被秦二世灭掉了
  日期:2018-01-15 22:24:16

  卫武公去世后,世子扬即位,是为卫庄公。
  卫庄公在位的第五年,他迎娶了一位大美女,这名美女出身齐国公室,按照春秋女性命名原则,她被称为庄姜。《诗经卫风硕人》非常细腻地勾勒出了这位美女的模样和她高贵的出身:
  硕人其颀,
  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
  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
  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日期:2018-01-15 22:47:37
  诗中前几句点出了庄姜的身份,她是齐庄公的女儿,要嫁给卫庄公为妻,“东宫之妹”是说庄姜跟齐国世子是一母所生(嫡出),更是凸显了她尊贵的身份。她还是邢侯的小姨子,谭公是她姐夫。后面是她外貌的描述:她身材高挑修长;纤手柔若茅草的嫩芽;肌肤就像凝脂般细腻白皙;脖子像幼虫般娇嫩柔软;牙齿细白整齐像葫芦籽;额头饱满,眉毛细长;盈盈笑时好醉人,美目顾盼真传神。

  这首赞美诗是汉语中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和标杆之作,“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其后描述美女的作品,几乎都逃不出此诗定下的几个标准,千古美人也都逃不脱庄姜的影子。
  凸显了新娘的美丽和尊贵之后,诗中还描写了送嫁的规模:黄河水浩浩荡荡,芦苇花洁白温柔,送亲的队伍就是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行进的。诗中并未写卫国如何来迎亲,却写臣子们早早就退朝了,后面还特意加了一句“无使君劳”,让卫庄公好好休息,不要劳累,再联系结尾的鱣鱼鲔鱼,暗示着卫国人祝福庄公夫妇有鱼**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