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世界五千年》
第4节

作者: 海鸥飞呀飞o
收藏本书TXT下载

  长子名伯邑考,就是《封神榜》中被商纣王杀死,做成肉汤让文王吃的那位。
  次子就是周武王。
  三子名鲜,分到管国(河南郑州)。所以后人称他为管叔鲜。
  四子名旦,分到鲁国(山东西南部),国都曲阜,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
  五子名度,分到蔡国(河南上蔡),后人称为蔡叔度。
  六子名振铎,分到曹国(山东荷泽定陶),后人称为曹叔振铎。
  七子名武,分到郕国(山东济宁汶上),后人称为郕叔武。
  八子名处,分到霍国(山西霍州),后人称为霍叔处。

  九子名封和十子冉季载因为年幼这时没有分封。
  以上十子均是文王正妻所生,和武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关系无疑是最近的。
  和武王同父异母生的八个兄弟,分到毛国、滕国、雍国等地方,既偏又穷。只有十五子毕公高,能力强,人品好,与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音shì)、太使佚并称为“周初四圣”。
  四人中,姜子牙和太使佚为异姓大臣,召公和周武王不是兄弟,只是同辈宗亲。
  周武王是这样考虑的,我的兄弟们要到富裕的地方去,东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就交给姜子牙和召公吧。于是姜子牙分到齐国,召公分到燕国。外敌来了,先让他们顶一阵子。
  武王伐纣后,只过了四年就死去。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摄政。二哥一死,管叔和蔡叔就坐不住了,都是亲兄弟,凭什么分给我那么小的地方?周公旦什么本事?凭什么管着我们?
  武王把商朝国都附近的地方分成三块,由管叔蔡叔和霍叔处负责,他们负责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安排居然为他们发动叛乱提供了条件。
  周公旦只好带兵东征,经过苦战,杀武庚,处死管叔,流放蔡叔,把霍叔贬为平民。并乘胜追击,将东夷人的残余势力彻底荡除。黄河流域实现了大一统。
  为更好的管理商朝国都朝歌附近地区,周公旦建立卫国让九弟管理,把微子启分到宋国(河南、山东和江苏三省交界处),国都在今天的河南商丘。
  微子启是商纣王同父同母的大哥,就因为没能当上商王,在周军大兵压境之际,不但不奋起抵抗,反而举手投降。岐山与朝歌相隔有千里之遥,武王却对纣王的动态一清二楚,现在又把这么大这么好的地方封给他,说是照顾商朝遗民的情绪,真正的原因不言而喻。
  兄弟们都安排好了,周王朝又把在伐纣过程中出了力的火神祝融后人分到楚国,还找到了黄帝尧舜禹的后人,把黄帝后人分到祝国,把尧后人分到蓟国,把舜的后人分到陈国,把禹的后人分到杞国。

  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带着自己的子孙到封地去上任了,周公终于腾出手来,他要赶紧把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做完。
  日期:2017-11-19 22:19:08
  2、周公制礼
  周武王和周公旦认为,商朝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腐朽没落,凝聚力太差,人心涣散,士气低落,商王没有商王的样子,大臣也没有大臣的样子。
  所以,必须制订一整套的制度并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才能凝聚人心,国富民安。
  这套制度就是《周礼》,几乎凭借周公旦一人之力,在若干年内终于制订完成。
  商朝的王位继承非常混乱,儿子可以继承,兄弟也可以继承,有资格的人太多,不闹矛盾才怪呢。周公旦就明说,必须由儿子来继承父亲的王位,并且必须是正妻生的长子。将王位继承人确定为一个人,除非是这个人死了,再确定其它的人选。
  这样就简单多了,王位继承人早早的确立,可以认真培养,再也不为这个问题伤脑筋了,其它的人趁早死了这个念头,老老实实的做点别的事。
  要是有人胆敢跳出来,那就是大逆不道,天下共诛之。

  地方诸侯也要参照执行,不得另起炉灶。
  把大臣和地方诸侯分为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享受的待遇由高到低,不能乱了。
  在地方诸侯国中,公这个级别最少,只有虢、宋、虞等国,而齐、鲁、晋、陈、蔡等国是侯,秦、郑等后来分封的诸侯为伯,楚、吴等后来的强国为子,许国等不知名的小国是男。
  各国爵位不同,地位也就千差万别,举个例子吧,周天子可以娶三夫人九嫔十二个老婆,公爵可以娶一妻八妾九个老婆,侯伯一妻六妾七个,子爵和男爵就只能娶一妻四妾五个了。
  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内部,把所有人分为六等,分别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等级森严,要想升级,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举行庆典时,天子可以用八佾(音yì)舞,八行八列,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两佾。
  在城市规模方面,周王国都城城墙周长1200丈,各诸侯国为300丈,卿大夫食邑围墙不得超过100丈。

  周天子牢牢控制王国土地的所有权,把河边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和贵族,驱使奴隶耕种,把靠近城边的土地,将给平民耕种,因为这些平民居住在城里,被称作“国人”。他们要交点租税,主要任务是承担兵役。上阵打仗是没有奴隶的事的。
  其余的劣质土地,由乡村里人的耕种,称为“野人”。他们只有在完成贵族的公田后,才可以耕种自己少得可怜的土地,社会地位只比奴隶稍强一点。
  一块完整的土地被分为九块,公田在中间,所有的收成均上交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国君。四周其余八块则为私田,为卿大夫和土拥有。恰似汉字的“井”字,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井田制”。
  周公制订和完善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涉及政区、交通、文化、兵役、司法、税收等方方面面,真可谓的包罗万象,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有人不用问为什么,只要照做就行了。
  从制订到推广,再到执行,周公是殚精竭虑,他的儿子去鲁国就任时,他就告诫儿子,你是我的儿子,去了一定要好好干,不要丢我的脸。我在洗头时,有人找我了,我先不洗了,用双手握住头发,把头发弄干。吃饭时,一看到来人了,先把嘴里的饭吐出来,把正事办完。“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史记鲁周公世家》)。就是这样还担心慢待了人家,耽误了正事,你要有我的一半就好了。

  周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有了礼仪制度,西周才渡过了一段非常稳定的日子。后世的孔子才把“克己复礼”(克制自己,恢复周礼)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周公制礼,在三千年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千年之后的曹操发出由衷的赞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要不是有了周公,黄金时代就不会在东方大地上出现,人们不知在黑暗的夜里还要摸索多久。
  日期:2017-11-20 17:17:36
  今天晚上有事,第一更提前进行。
  3、西周三百年
  武王还在世时,周公和召公提议,东部各诸侯国离国都镐京距离太远,进贡多有不便,应在东部建一个新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