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30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华督与孔父嘉的结怨由来已久,起因就是国君继承人的分歧。当初,宋宣公在临终前舍弃自己的儿子与夷而让位于弟弟公子和(即宋穆公)。宋穆公去世前,又舍弃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把君位重新传给了兄长之子与夷,并要求孔父嘉辅佐他。当时孔父嘉并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群臣都愿意侍奉公子冯,可是宋穆公一再坚持,“当初先君认为我有德行才让我主持国家事务,如果我丢掉这种德行,那就废弃了先君的提拔。”宋穆公又下令公子冯离开宋国,最终与夷继承了君位,即宋殇公,由孔父嘉协助他治理国家。

  而华督恰是公子冯的支持者。他是宋国太宰,也是个操控舆论的高手,他本着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的精神,动员手下八卦杂志狗仔分队,四处散布孔父嘉的谣言,把孔父嘉打造成了宋国的灾难之源。
  日期:2018-01-22 19:13:49
  孔父嘉的继室魏氏是个美女。有一天魏氏外出踏青,不意被华督看见,从此之后华督患上了相思病,日思夜想。后来得知这是孔父嘉继室后,更是起了害人之心,“除非杀其夫,方可夺其妻!”华督起了杀人之心。
  华督很快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因为孔父嘉又要检阅军队了。
  军中开始盛传宋国又要起兵伐郑了,所以司马才要检阅军队。宋殇公治国十年,竟有大战十一次之多,多年的征战使得宋人疲惫不堪,而且宋国还老是打败仗,国人厌战情绪很重。
  谣言越传越真,恐慌开始蔓延。
  日期:2018-01-22 19:20:37
  这时,有人(请注意这两个字,在太多事务中,有人总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功成之后全身隐退,消失得无影无踪)提出只有太宰能够阻止战争,能够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于是将士们三三两两结伴求见华督。
  华督一概不见,他故意紧闭大门,只派人在门缝中对士兵们说些安慰的推辞的话,表示自己实在无能为力。
  越是这样,士兵们求见声越盛,人越聚越多,有人还带上了兵器。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将士们开始躁动了,有人高喊起来!
  前期的铺垫终于完成。
  正角登场了!
  日期:2018-01-22 20:13:16
  华府大门大开。

  华督身穿盔甲,手持大戟,阔步而出。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司马主张用兵,祸国殃民,国君偏信于他,连我都劝不住!三天之后,宋国又要伐郑了,国人有何过错,要受这样的罪!”华督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将士们听得咬牙切齿,忽然有人高喊:“杀!”这一声点燃了将士们的愤怒,场中喊杀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不可造次,要让司马知道了,你们性命难保啊!”华督在火上加油。
  “反正是死,不如杀了这恶贼,为国除害!”有人大声喊道。
  “为国除害!”士兵们纷纷跟着呼喊。
  有人拉住华督的衣袖,“请太宰做主,带我们杀贼除害!”

  “请太宰做主,带我们杀贼除害!”士兵们跟着呼喊。
  日期:2018-01-22 21:08:05
  在将士们前呼后拥中,一副不情愿模样的华督登上了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冲向孔父嘉私宅,将宅子团团围住。
  孔父嘉听到通报,说是太宰亲自求见,有机密事商量,他赶忙整理衣衫,出门迎接。
  大门打开了,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双双冒火的眼睛,还有华督那意味深长的冷笑,孔父嘉觉察出了不对,但为时已晚,士兵们蜂拥而上,不等他开口,人头就已经落地。接着愤怒的士兵们又对宅子进行了洗劫。
  孔父嘉的家人死伤无数,他年幼的儿子木金父在家臣的保护之下逃了出去,后来木金父流落鲁国,他以父字为氏,这就是鲁国孔氏的由来。一百六十年后,孔氏第六代出生了,这孩子头骨高耸,形若山丘,因此得名丘,他就是儒家至圣—孔子。

  日期:2018-01-22 21:36:46
  其他人的生死华督都不关心,他带着心腹冲向内室,那里是魏氏居住的地方。关于魏氏归宿的记载莫衷一是,有说她自缢身亡,也有说她成了华督的妾。
  日期:2018-01-22 21:40:48
  宋殇公得知华督杀掉孔父嘉,大怒,他派人召华督入宫,欲治其罪,华督当然托病不见。
  明知其罪却不派兵抓捕, 真不知宋殇公是作何打算。而这时殇公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要亲往吊唁孔父嘉。
  华督知道后又故伎重演,他对士兵们说:“大家都知道国君最是宠信司马,他要怪罪下来,你们还能活么?”士兵们凭着一股热血杀了孔父嘉,这时候静下心来,都觉得后怕。“不如并行大事,迎接先君之子冯为国君,方可转危为安!”华督继续启发。

  于是士兵们埋伏在孔父嘉家门口,将前来吊唁的宋殇公杀死。
  华督把持了朝政,象征性诛杀了几个人表示为宋殇公报仇,然后派人入郑迎接公子冯。
  日期:2018-01-22 22:09:41
  郑庄公亲自为公子冯送行,临别时,公子冯长跪不起,他流着泪说:“自当世为陪臣,不敢二心!”郑庄公将公子冯扶起,也是一副好生感慨的模样。
  公子冯顺利即位,即宋庄公,宋国的国策由反郑转为亲郑。春秋初期最大规模的中原混战随着宋国立场的改变终于告一段落,中原诸侯尽皆依附于郑国。
  宋庄公仍以华督为太宰,在未来的执政生涯中,这一对故友配合默契,宋庄公对华督言听计从,华督也对宋庄公尽心尽力。为了使宋庄公得到诸侯们的承认,华督四处游说行贿,甚至将宋国的传世宝鼎“郜鼎”送给鲁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