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开新闻采访手记(悬疑+探险+推理,满足你对神秘的渴求)》
第10节

作者: 付夫真的是一记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程三福说着,竟像说书人一样来了兴致,膀子一抬,喝下一大口浓茶,又继续说——
  “当天夜里,猎户和领队军官就将残兵安置在一个山洞里,生起三堆大篝火,人人持长矛弓弩对着洞口,就这么过了一夜。第二天,第三天,洞外频频响起山妖的吼叫,没人有出洞的胆子,于是继续困守洞中。”
  “到第四天,军士们的炒米吃光了,竹筒里的水也喝光了,领队军官见部下没了体力,怕山妖要是再攻一次,他们全得当了吃食,于是激励军士们出洞下山。话说羽林军军纪严明,军官说话军士们没人敢说个不字,就打点物件出了洞,由猎户领队下山。”
  “下山时,猎户也不敢再从原路过那条山脊,于是从峭壁上绕道,取道山脊旁的一条河谷下山——这条路如今都还在,我进山采药时就走过,慢是慢,地势却比山脊那条路平不少。但是,沿着这条路下山必须要在密林里扎营,三天才能下到山脚。结果,大军就是第三天夜里扎营时出了事。”
  程三福说着,眼睛里竟开始闪烁出恐惧的光芒。
  “连续三天野宿深林,众人都不敢搭帐篷,于是军士们围成一圈,背靠背抱着长矛弓弩睡觉。到第三天夜里,因为没人敢外出打猎,好几天粒米未进的众人已经人困马乏,有的军士连拉弓的力气都没了。倒是那猎户,平时经常进山打野物三五天不吃肉食米面,就凭山溪野菜裹腹,这时倒还有些体力。”
  “就在这天深夜,猎户晕乎乎正要睡着,忽然听到树林里枝叶响动,‘咚咚咚’的巨响复起——山妖又来了!猎户一惊,旋即大呼‘山妖’,昏睡的军士们惊醒,竞相抓起长矛刀剑。这时,附近黑黝黝的树林里一阵震耳吼叫,一两丈高的人影一个接一个冲出灌木。尽管军士们弩箭齐发,长矛外立,但是毕竟人少式微,稀稀拉拉的长矛被冲到近前的山妖一扒拉,人圈就破了。军士们见势不妙,于是开始竞相逃命,怎奈何体力不足,脚力不够,被山妖一个个扑到。猎户也被一个山妖咬了一口,滚进了一丛灌木里。”

  “话说还是猎户有经验。他抡起猎刀一动不动地缩在草木间,等着机会逃命。少说也等了有一两个时辰,他凭着篝火的光看到那些山妖将军士们杀了个净,又趴在地上把军士尸体的肠肠肚肚都翻出来大吃特吃,那光景,吓得了猎户牙齿打战。直等到天光渐明,山妖们才钻进树林没了踪影。这时,猎户才爬出灌木丛,从小道一路回到村里……”
  “这就是我三爷给我摆的龙门阵。这山妖,村里人人都听说过,还有不少人亲眼见过。”
  程三福说完,一大壶浓茶已经见了底。
  “老辈子,那仙药是什么?”付夫问。
  “小哥,这我就不知道了,这传说都是村民们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我三叔也是从他老辈子嘴里听来的。”程三福说。
  他提起火盆上的铁水壶,又泡上水,瞧了瞧门外——天已经全黑了。

  “二位,天不早了,要不就屈尊到我家住一宿?”程三福说着,朴实地笑了。
  闻言,付夫的心神被拉回了现实。
  “成,那就叨扰了老辈子了。”康利民说,站起身,旋即又对付夫说,“我不是跟你说过,我认识一个搞历史研究的朋友吗?我问问。”
  “问仙药?”付夫讪笑。
  “然也。”说着,康利民摸出卫星电话,出了门。
  日期:2018-01-04 21:12:20
  说句心里话,每天只能更一章心里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后每天发布的时候(在外采访时除外),我都会精心挑选一些美图配文发布,希望能给各位文友尽可能好的阅读体验。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及时加更,谢谢各位。
  日期:2018-01-05 18:46:25
  十一.
  这天晚上七点二十分,宝旺县城里,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学甲正在城里的旧书市场淘宝。
  这时,他手机响了。

  “学甲,我是康利民。有个事要请教一下。”手机那头,康利民开始叨叨。
  “利民兄,有何事要我这布衣书生帮忙?“李学甲一开口,酸味直冒。
  “学甲兄满腹经纶,我想请教下汉朝武皇帝时,飞仙岭山脉是不是有羽林军来过?”
  听到康利民的问题,李学甲沉吟片刻,说:“据《宝旺县志》记载,在西汉元狩年间,‘匪啸山林,帝遣羽林入飞仙岭征讨’,就是说有羽林军到飞仙岭深山平定过山匪。”
  “学甲兄……算了,这样说话太累了。我说,那你知道羽林军进山后怎么样了吗?”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县志说的是‘军遇伏’,也就是说,羽林军被山匪给伏击了。”李学甲说。
  “但是我们也听到一个传说,说羽林军到飞仙岭不是剿匪,而是寻找什么仙药。而且这支部队还碰到了一种神秘的野生动物,是有六个趾头的珍稀动物,整支部队都被袭击了……”
  闻言,李学甲轻笑一声:“利民兄,民间传言,不足信耳。二十年前,我们所接到上级通知,说有当地群众反映,飞仙岭主峰附近的林区里发现了大量刀剑骸骨,当时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考察,断定那是汉朝的一处战场遗址。在这次考察之后,我们结合当地史籍进行推测,认定这可能就是宝旺县志上记载的这支羽林军的下场。”
  “……”康利民一时语塞。

  这时,李学甲手机那头,传来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康大哥,让我来说。”
  “学甲大哥你好,我是付夫,三喜市杂志社的。”
  “哦,记者同志,你好你好。”李学甲立即恭敬起来。
  “刚才康大哥说的我也听到了,我就是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西汉元狩年间正是汉朝和匈奴激战正酣之际,羽林军主力都北上攻击匈奴去了,对宝旺这么一个偏僻之地,就算有山匪啸聚山林,当地衙门派遣些驻军征剿也就是了,为何朝廷还会特意派遣羽林军深入这大山密林瞎折腾?”
  闻言,李学甲立即沉默了。
  良久,李学甲摸着下巴说:“这位小哥倒说得很有些道理。”
  “我倒认为民间传说更有道理。学甲大哥想一想就知道,就说咱们中国人办事,当领导的都喜欢用自己人。羽林军是干什么的?那可是皇帝的近卫军。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能让皇帝绕开当地衙门,从战事吃紧的前线派羽林军来飞仙岭?”

  李学甲再次不说话了。
  这时,他面前的二手书摊上,一个商人正大喊:“清朝古书,20元一本!”
  盯着那商人愣了一会,李学甲忽然浑身一震。
  “对了,上次我到二手书市场淘宝,买了一本《宝旺纪略》,记载的全是民间野史。当时我也没怎么认真看,但是……当时好像也看到过关于羽林军到宝旺的另一种说法——好像就是你们说的,寻仙药!”

  “我去查查,你们等着!”话到这里,李学甲对着手机一声高呼,旋即往文管所奔去。
  来到文管所办公室,李学甲从堆积如山的书籍里找出《宝旺纪略》,坐在灯下查阅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