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57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24 19:17:28
  当然,主观的“民心”向背并不能决定一切,战争拼的是军队战斗力,拼的是士兵素养,拼的是指挥者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艺术,拼的是国家底蕴和实力。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有效组织起相应的兵力,不能有效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战胜对手了。管仲为此制定了“作战内政以寄军令”,这是军政一体化的方略,把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连为一体。规定以家、轨、里、连、乡为单位的行政组织,城郭内五家为一轨,轨有轨长;十轨为一里,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连有连长;十连为一乡,乡有良人;由齐桓公管辖十一乡,天子二守国氏、高氏各管辖五乡,三个各自管辖的乡群又称“三国(郭)”,这种制度被称为“三其国”。鄙野间五家为一轨,六轨为一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属,属有大夫,这叫做“五其鄙”。管仲通过“五其鄙”制度把之前疏于管制的鄙野之民也纳入户籍管理体系中规范了起来,加强对鄙野人口的统筹管理和调用,鄙野人口成为了齐国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相应的也成为军事战争的生力军。

  “三其国,五其鄙”是垂直方向的管理。
  日期:2018-02-24 19:50:41
  管仲另外加强了扁平方向管理,设置市场,手工业设立三族,湖泽设立三虞,山林设立三衡。然后实行“五人为伍,五十人为小戌,二百人为卒,二千人为旅,万人为军”的军事组织同行政组织对应的联合体。
  为了解决武器装备问题,军备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六里见方的区域为一暴,战争时要献出战车一乘,包含四匹战马,二十八名甲士,二十名盾牌手,三十名民夫,同时承担相应的军费。
  日期:2018-02-24 20:16:03
  管仲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把粮食生产视作强兵广地的基础,“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民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同时他十分重视手工业的发展,把“工”作为平定天下的必要条件。

  日期:2018-02-24 20:45:30
  曾做过商人的管仲对于工商业尤为重视,“无市,则民乏矣”,他在齐国商业发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方针,制定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比如征税,如果在关卡收过税就不在市场重复收,如果在市场收税则不在关卡重复收。齐国的税率很低,低至“五十而取一”、“关赋百取一”,甚至在一些特定时期,对某些商品干脆免税,《管子霸形》就有记载,“关几而不征,市书而不赋”,意思就是关卡只检查而不收税、市场只登记而不收税。

  而且,管仲创造性的将外商货物的多少与服务档次相挂钩,从而激励外商增加贸易量。《管子轻重乙》记载“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这就是说,拉一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免费提供饮食;拉三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另外免费提供马的饲料;拉五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则由政府配备专门服务人员。这一系列优惠条件吸引了列国的商人云集齐国,临淄城很快成为天下最繁荣的大都会。
  日期:2018-02-24 21:15:3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自管仲的育人理念。“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他所谈及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国防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日期:2018-02-24 21:51:01
  管仲是位民本思想大家,他一再提到要让民众信任国家、团结一致,就必须爱护民众,懂得利民、富民、顺民。
  他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优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就是说凡是治理人民,一,必须知道民众的疾苦,二,要多多施以德惠,第三,注意不用刑法恐吓,第四,不要强力禁止民众行为,统治者要懂得顺应民心,随人所愿。而要顺民,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富民,让民众的腰包鼓起来,“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民众衣食丰足了,才能听从国家号令,为国效力。

  日期:2018-02-25 17:58:13
  为此,管仲制定了具体措施—“六兴”:
  “厚其生”,指的是建造房屋,鼓励耕种,解决吃饭住房问题;
  “输之以财”,指的是开发财源,疏通库存,修通道路,让钱财流动起来;
  “遗之以利”,指的是修筑桥梁,兴修水利,为民众提供便利,
  “宽其政”,指的是轻徭薄赋,宽减刑法,宽恕小的过错;
  “匡其急”,指的是关心民众疾苦,救民之急需;“振其穷”,指的是救助贫困,振济困难。
  六兴的实质就是今天的民生民计工程。

  日期:2018-02-25 18:34:40
  管仲说道:“地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这是关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民众生产是有限度的,所以必须“取民于有度”,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管仲提出“薄赋敛”的轻税主张。
  日期:2018-02-25 22:30:57
  另外管仲还提出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并将之细化完善到了“九惠之教”,分别是:

  “老老”,就是年龄70岁的,每年有三个月由政府发给酒肉,而且免除一个儿子的劳役,80岁者每月政府都会发放酒肉,免除两个儿子的劳役,如果是90岁老人,全家都会免除劳役,每天都有酒肉的供应。老人死后,政府负责供给棺椁。
  “慈幼”:凡是国人有幼弱子女无力抚养,政府会酌情给与关照,比如养三个幼儿即可免除妇征,养五个幼儿者,政府给配备保姆,发放两人份额的粮食,直到幼儿能够生活自理。
  “恤孤”指的是针对孤儿的政策,凡代养一个孤儿者,可以免除一子劳役,代养两个孤儿者,可以免除两子劳役,代养三个孤儿者,可以免除全家劳役。另外“掌幼”官员要下基层,实地了解情况,杜绝弄虚作假。
  “养疾”指的是对于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民众,政府将其养在“疾馆”,供应饮食。
  “合独”是指撮合鳏寡,政府安置住房,提供就业岗位。
  “问病”主要是针对老年病人的慰问,90岁每天一问,80岁两天一问,70岁三天一问,国家特设掌病官吏,专司其职。
  “振困”“通穷”就是政府出面发放粮食救济贫穷人口,而且遇到这种需要救济的民众,所在之乡需要及时报告,凡不报告者,要给与相应的处罚。
  “接绝”,是指死于国事及战争的人,政府给钱负责祭祀他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