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的一生功过》
第44节

作者: 梦中旅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许敬宗此时如打了鸡血一般振奋不已,他说道:“汉文帝汉室明主,薄昭即是帝舅,从代来日,亦有大勋,与无忌不别。于后惟坐杀人,文帝惜国之法,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今无忌忘先朝之大德,舍陛下之至亲,听受邪谋,遂怀悖逆,意在涂炭生灵。若比薄昭罪恶,未可同年而语,案诸刑典,合诛五族。臣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机之事,间不容发,若少迟延,恐即生变,惟请早决!”

  许敬宗以汉文帝杀薄昭一事为点故,说出帝王应摒弃私人情感,大局为重,为了国法和大唐的千秋万代,必须速做决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高宗满意的让许敬宗退下,然后立即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
  除了失去自由外,长孙无忌的一切吃穿用度以往常没有任何区别,黔州即今日的四川重庆彭水县,当时还算是个很偏僻的地方,但奇怪的是自案发至今长孙无忌都未曾见到高宗一面,高宗对这个舅父视若无睹,也并未有任何敬畏,是内心有愧还是别的不得而知,总之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日期:2017-11-09 09:11:12
  不久之后,柳奭和于志宁也遭了殃,表面来看是谋逆被抓,而实际上却是清理关陇士族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而过去支持长孙一派的被彻底打压,因为他们并非真心拥护皇权,这还不够,此时的高宗志得意满,如今很多大臣都看出来了,高宗的一切表现可称得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了。
  三个月后,高宗下令让许敬宗和李勣进一步追查长孙无忌谋反一案,实际上则是赶紧平息,高宗不想再拖了,许敬宗知道上意,于是乎就让中书舍人袁公瑜去审理,袁公瑜怎么做呢?实际上我们看得出来,袁公瑜叹息长孙无忌是老臣,不愿意凌虐他,让他自缢,长孙无忌当时心想的是没想到曾经的外甥竟成了葬送关陇士族和长孙一族的罪魁祸首,当时他内心想的有两件事:一件就是如果当时立李恪的话,又会是怎么样的后果;实际上这个念头立马就被长孙无忌否定了,还有一个念头就是,悔不该不听小妹良言。

  长孙无忌所想的小妹,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妹妹,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其实这个结局长孙皇后老早就预料到了,长孙皇后死前就担心,关陇士族和长孙氏的权力太大,日后难免会成为新帝的耙子,外戚专权的教训她自幼可是听了不少,于是死前对着太宗先皇帝说道: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
  我们从这句话里就可以看出长孙皇后的远见,远比王氏的短视目光,只盯在帝王的恩宠上,长孙皇后更会做一个皇后,不善妒,做好后宫一把手,帮皇帝打理后宫无后顾之忧,死前担忧外戚专权,提出必须让长孙一族远离权力,做个闲散小官这样既不会危害朝政,又可以保全长孙一族和关陇士族的命运,一举数得。
  不但如此,长孙皇后还预料到了可能死后会有人盗墓,于是说了: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直截了当的点出了人性的贪婪会犯下的过错,还说了俭薄送终,不用破费,这样既保住了死后哀荣,同时也避免了因为贪婪之心而盗取陵墓的人的想法,就算看到了墓室里面一切从简,那也会熄灭贪婪之心,长孙皇后正是因为目光长远,因此身前身后颇得赞赏,可惜的是王氏这个前皇后无能善妒,既不能为高宗打理后宫,又不愿意遵从妇道,这便是王氏失败之处,空有皇后之名,却无皇后之贤。

  在被逼自缢的那一刻,长孙无忌想起了长孙皇后,或许那时她才清楚地明白妹妹此举不单是为了保护长孙一族,也是为了保住关陇士族的未来,因为长孙皇后非常明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还有“物极必反”的道理。
  可惜的是直到死长孙无忌才清楚明白妹妹为自己安排的后路,可惜的是一切醒悟都来的太晚,正如长孙皇后生前所担忧的那样,长孙一族和关陇士族他们的权力过大,应验了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道理,不知道长孙无忌死后如何有颜面见到这个妹妹。
  不久王氏的舅舅柳奭处死,自此关陇士族和长孙无忌一派被彻底击溃,长孙一族受到牵连,尽管高宗舅父的两子为驸马,也难以独善其身,被残酷杖杀,而梁王忠也因此受到牵连,于七月被废为庶人,安置在黔州废太子李承乾的故宅。
  日期:2017-11-09 09:35:36

  从永徽六年到显庆四年,不少老臣逐步认识到了这个年轻天子柔弱下的残酷和铁血,也领教到他腹黑的一面,先易后难,从内到外,高宗逐步建立起帝王的威严,同样的,武氏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在一些亲长孙一派的人的眼里,认为武氏狐媚惑主,是这个家伙魅惑君王,才让高宗做了这么多的错事,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史书中高宗都默默注视这一件事,如果没有他的首肯和默许,许敬宗焉敢大不讳的陷害国舅,对整个长孙一族动刀,还有后续李义府因为触怒高宗被贬,扯到了长孙一族的人,高宗的反应却是厌恶至极,问也不问直截了当的就把长孙一族的人给判了,完全没有半点犹豫,者表示什么,表示高宗是默许的,我们也注意到了,李勣根本从未参与审理这件事,很明显李勣也看出了高宗的心理和要做的事,所以就选择两不相帮。

  虽然手法残酷,但是皇权得到了提升,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也是为什么高宗在决策一些事必须得到长孙一派的首肯,处处受制老臣,高宗这个皇帝做得太窝囊了,一直被人摆布,做太子和晋王时,活在太宗所带来的阴影下,做了新帝后又受制于长孙一派,因此蒙曼老师说对了,真正造成永徽六年和显庆四年这场不亚于战场硝烟的正是突破限制和伸张皇权的权力欲望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左右这一切最关键的。

  通过这一轮的权力洗牌后,高宗权力得到保障,它面对的是一般官僚而不是氏族,他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作为皇后的武氏,她如今可称得上如鱼得水,既有高宗的宠爱和信任,还有大臣们的支持,加上两子,她的地位得到空前的保障,高宗对这个舅父的死是什么感受,曾经的高宗是柔弱,后来的高宗是偏激+腹黑+铁血+多情于一体,而舅父的死传到他那儿后,他多情的一面占了前者,一下子哭起来了,不单单是哭自己昔日的天真岁月不复存焉,还哭自己舅父的死,其实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也不愿意对着舅父刀刃相向,可惜的是舅父一意孤行,他为了皇权不得不做出牺牲和放弃。

  皇室终究是无情,亲情终究敌不过权欲,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剧新女驸马里面太子说道帝王龙椅有魔力,坐上去的人都会变得,日后的武皇不就是这样,似乎坐上帝位后的人就不会再有任何情感一般,这也是武皇做了皇帝后后世肆无忌惮的抹黑和扣屎盆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