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道德经》
第21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3 08:37:53
  道篇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注释:
  粪:取得马粪。目的用马粪做燃料(如牦牛粪)或者用马粪肥田,搞农业生产。
  可:允许,赞同。咎:灾祸。 憯:惨痛。
  译文:天下有道,(天下和平那么)马的用途就是取得马粪。天下无道,(天下战乱不断)那么(连怀胎的母马都被征用,所以)战马生于城郊。

  (对于王来说),没有哪一种罪恶比激起人们的贪欲的罪恶更大,没有哪一种祸害比不知足更大,没有哪一种灾难比贪得无厌更令人痛心。所以,具备知足之心,就永远不会有不足。
  评论:道德经虽然主要是给王说道,说的是王道,但其实,王就是人,王道也是人道。而且,在道德经的年代,王和普通人的差别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我们百姓也可以借鉴王道,用于生活之中。
  老子对人性是悲观的。所以,罪莫大于可欲。看看我们目前的社会,炒房炒的不也乐乎?算不算可欲?人性本私,再被激发,恐有祸。
  老子最后说,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自然是对人性本私推导出来的结论。

  日期:2018-04-23 08:55:53
  道篇四十七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注释:牖,门窗。
  译文:(了解了道的运行),不出大门,却知道天下的(变化)。不看窗外的天象,却了解天道(变化)。(如果不掌握大道),走的越远,(各种学说各种声音让你无所适从),你所能得到的智慧越少。因此,(掌握大道的)圣人不必出门就能了解天下大事,不必看就能看出事物本质,无为而为就能成功。
  评论:先学道,读万卷书,搞清楚各种思想源流,掌握本质。
  后印证,行万里路,看看道的运行,变化,学以致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如此,可近圣人之道矣。
  这篇也是楼主比较喜欢的一篇,掌握事物的规律,进行推演,这个就是学以致用啊。
  日期:2018-04-23 09:51:58
  道篇四十八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以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译文:求学问的,(天天学习),学问天天有进步。给王讲道,(王按道实践),则(王的私欲)每天在减少,(私欲)天天在减少,以至于(最后只剩下公心,那么王就是不言之教,天下归心),这样(王就可以进行)无为而治了。(王)想取天下,(王可以运用这个王道思想,那么天下归心),就不会有什么(如战争)这样的事了。等到(王不实行王道,那么天下的人就不服),就会有(战争这样)的事发生,那么(对王来说),就不一定能够取得天下。

  评论:读道德经,要讲基础立论,讲逻辑推理,这样,老子的道德经就很好理解了。自我吹嘘一下,楼主的主要贡献,大概在此了。
  很多人不讲逻辑,又是对这篇乱翻译。这是一篇总结性的文字,可以和道篇三十五,德篇四十三,一块理解。
  这又是一篇讲王道统治艺术的。天下归心,靠的是王道,不靠战争。
  但是呢,靠战争的强横之道也很多,不讲人心归顺,武力强取,也有很多短期成功的,但是老子说,强梁者不的好死。还是要靠王道化天下。
  日期:2018-04-23 09:58:25
  乱翻译的确实很多,楼主手上的这本白话老子,不讲逻辑,翻译错误的就不少。周生春老师算是对道德经比较了解的了,按帛书甲本乙本,并参考各种文本,把文字整理的不错,但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总有点不给力。
  日期:2018-04-23 10:54:24
  道篇四十九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欱欱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注释:
  欱:同和,聚合。浑:不清楚,深厚,博大。
  译文:圣人是没有自己的私心的,而把百姓之心作为自己的心。(百姓之中,有善者,也有不善者),善者,圣人对他善,不善者,圣人对他也善(以图改变他),这就是大德的善。(百姓之中,讲信誉的人有,不讲信誉的人也有),信者,圣人对他讲信誉,不信者,圣人对他也讲信誉(以图改变他),这就是大德之信。圣人在天下(没有私心),把所有人聚合在一起,(执一),使得天下成为深厚博大之心(可以容纳各种人群)。(为什么这样?),因为百姓都是圣人身上如耳目的各种器官(去掉哪一个都不可以),圣人把百姓都当做自己的小孩,(没有好坏之分)。

  评论:什么是德善?是一视同仁的善,而不是小善,对这部分人善,对那部分人不善。什么是德信,同理。
  楼主越来越肯定道德经是母系社会的思想,当然后来也掺杂了别的思想。只有母亲,才会对自己的小孩,无论好坏,都疼爱,没有分别。是大爱。
  不过,辩证法告诉我们,慈母出败子,嘿嘿,不知老子何解?
  好吧,对于圣人和王,今天楼主应该知道了,圣人是了解道的,是负责教化的王和百姓的,就像宗教,可以说,圣人就是上古的祭司,王,就是管理百姓的。所以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很多人又理解错了。
  日期:2018-04-23 11:50:26
  道篇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注释:
  生生:(不讲道)求长生。陵:土山。兕:犀牛一类的独角兽。
  译文:人一出生,就会往死的方向发展(不死是没有的)。其中比较长寿的十分中有三分,(一出生就)夭折的,十分中也有三分。而(那些既不长寿,也不夭折的),(不讲道的道理),一门心思想长寿的百姓,他们会动辄就会陷入死地(从而无法长寿)。这是为什么呢?(不讲道)一门心思求长生的,(方向走偏了)。我听说得道长寿的人,在山中行走不避兕和虎,进入军队中不用披甲和带兵器。(碰到这样的人),兕不会用角,老虎不会用爪,兵器也没有地方运用它的锋刃。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的道长寿的人,)对他来说,天下没有死地。

  评论:长生,要讲道。不懂道,如何长生呢?
  老子运用比喻的说法,讲道。光想长生是没有用的,还得会懂得避开死地。这个是不是西游记说的三灾利害?
  这个讲长生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方法?这里没说,不过大概也是无欲之类的方法。
  日期:2018-04-23 13:52:51
  德篇五十一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注释:
  畜:蓄养。刑:同形。爵:授予爵位,使其尊贵。遂:完成。亭:变化。毒:培育。复:再来一遍。恃:依赖。
  译文:道化生万物,德蓄养它们;万物(负阴抱阳),因此呈现各种形态,(朴打散了),某种用途的器物就造出来了。因此,万物尊崇道,而崇尚德。道的被尊崇,德的被崇尚,并没有谁使它们这样,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道生育万物,蓄养万物,滋长万物,成就万物,化生万物,培育万物,使它们养育成熟,然后重新回到原点,再次循环。
  生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展但不依赖有为,万物成熟而不宰制(以满足私欲),这个就叫做深远的玄德。
  评论:道母德父。父是控制的意愿,为私,母是大爱,为公。这个似乎和老子的立论基础人性为私有点矛盾。那么,如果德放弃单纯的控制,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就接近道了。
  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德合二为一吧,也可以说太极,朴,一,反正都是一样的道理。
  日期:2018-04-23 15:02:47
  德篇五十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