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一梦》
第18节

作者: 鸟山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16 13:48:01
  2.5局势
  刘邦:“现如今的天下形势是这样的。
  实力自然是张楚陈胜最强,而我只有沛中之地,还是微不足道的,田儋之部身处于旧齐之地,虽然割据一方,但百废待兴,人心不稳,和张楚与秦国亦无法相提并论。

  吴中项梁的势力也仅限于长江下游,尚未渡江而西。
  武臣刚下赵地,正在巩固之中,无暇向南帮助张楚攻秦。
  攻打魏地的周市军自从立魏咎为魏王以后东线攻齐受挫,也没有力量继续西进。
  现在只有周文军,已经有兵车千乘,卒数十万,且已经兵临函谷关,大有一举灭秦之势,而这时候秦二世才知道天下‘盗贼’已经成水火之势,再不阻止就来不及了。”
  我:“那这之前秦二世都干什么吃的?这么长时间您都没提到吴广,他现在干什么呢?还有,周文怎么就能这么顺利的攻城略地呢?秦国的百万雄兵都跑到哪去了?”
  刘邦:“吴广啊,呵呵,这废物现在还在荥阳和李由坚持呢。”
  “…”
  “先别管他了,就像你之前说的,现在的秦二世还以为天下的那些反王们是盗贼呢,劝谏的大臣也是杀了一批又一批。
  你知道吗?在当时秦军中为了训练士兵的脚力发明了一种踢球的训练法,而秦二世竟然以此为游戏,总要去军营观赏,军队俨然成了他的取乐工具。
  基于此,很多大臣都以天下反贼为理由劝谏秦二世不要这么做,秦二世当时脸就变了,就想弄死这些劝谏他的大臣。
  因为通过之前的事情他已经认定天下反王们都是盗贼之流。照这样下去,又要有一群忠心的儒生要被秦二世弄死了。
  幸好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叔孙通力挽狂澜,才保住了这些大臣们的性命。
  你知道的,我这人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迂腐的书生,甚至还在他们的帽子里撒过尿,就因为他们太过守旧,太过迂腐,一个简简单单的事儿都能让他们弄得极为复杂,要不是有秦始皇的前车之鉴我甚至想坑了他们!
  可这叔孙通绝对不在此列,他是我心中为数不多认同的儒生之一。
  就在秦二世要再次杀人的时候,叔孙通窜了出来吼道:‘你们都胡说八道什么?!’
  然后对着秦二世一拜,‘陛下,您别搭理这些家伙,现在天下合为一家,当年六国那些坚固的城池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甚至兵器都已经销毁殆尽,天下人拿什么造反呢?况且现在我大秦有陛下这等英明神武的君主在位,怎么可能会有人造反呢?这些所谓的反王其实就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罢了,那些郡守郡尉们就足以捕杀殆尽了,有什么可忧虑的呢?陛下不必听信这些家伙的危言耸听,也不要怪他们,毕竟这些人也不过是担心国家而已。’

  呵呵,听了这话,秦二世的火气自然是消减了不少,这便饶过了那些劝谏的大臣。并且赏赐了叔孙通帛二十匹,并拜其为博士。
  然而等散朝以后,之前那些大臣可都不乐意了。他们将叔孙通团团围住,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的质问叔孙通:‘叔孙通!你身为儒家子弟,为什么如此没有气节,要阿谀奉承秦二世以享富贵,你还配当一个合格的儒生吗?’
  你听听你听听,在如此的环境下这些臭酸儒还以为秦朝能力挽狂澜,简直不要太天真!
  而叔孙通呢?他直接将这些围住他的儒生们扒拉到一边,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这些人,不屑一顾的道:‘你们这些白痴,知不知道,如果今天不是我,你们全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死不死的也就算了,别连累我和你们一起死!你们想想,凭秦二世的德行,咱们儒生将他得罪了,其他在场的儒生能好的了?’说完便转身而去了。
  日期:2017-12-16 13:48:28
  刘邦:“之后,这叔孙便带着自己的学生们离开了秦朝,逃往薛县去了。
  看没看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才是真正的儒生,因为他明时势,懂得变通。
  然而打这以后再也没人敢说一丁点儿的天下形势,一直到周文打到了函谷关秦二世才真正的惊醒。

  那么秦朝的那些士兵都到哪里去了呢?
  之前我偶像也对你说过了,三十万在北方守边,防止三胡、匈奴、大月氏等游牧民族,还有三十万一直驻扎在秦始皇时期吞并的南方一带。
  可如今天下大乱,秦二世又是如此的不作为,早就寒了天下人心、军心。
  所以,南方那三十万兵直接就在南方不回去了,自成为一股新的势力,而北方驻守边境的大部分秦兵也在武臣自立为赵王以后投奔了赵国、燕国和其他的势力,剩下的就只有王离所率领的十余万精锐。
  所以现在的秦朝除了关中那仅剩下的一点儿士兵以外根本无兵可派。
  所以,当秦二世听说好几十万大军来到函谷关以后直接慌了。”
  我:“我去,那秦朝不是危险了吗?”
  刘邦:“危险确实是危险了,不过还是有人将秦朝给拯救了,但在说这事儿之前啊,有一件事情我还是要插着说,那就是在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崛起了,这我就不说了,你自己看吧。”

  刘邦手一挥,我身边的场景再次变换。
  2.6天之子挛鞮冒顿
  茫茫草原,北风萧萧,一个个部落于北方林立,在那里有成片成片的羊群,可让人惊异的是,每个羊群都只有一个骑马的汉子来管理。
  最早之前(夏商时期),北方只有狄戎等派系,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至周时期),这些大型派系分出了好多支派(也有很多中原民族迁徙至边塞形成新的部落)。
  如今,又经过了千年的演变,现在的边塞只剩下三个比较强盛的派系,他们分别是东胡、大月氏和匈奴。
  夜已深,大月氏部落群中,一个叫冒顿的年轻人夺取了一匹战马匆匆逃回匈奴,这年轻人的眼中是无尽的冷酷与无情(冒顿,挛鞮氏,全名是挛鞮冒顿,但大家都习惯于称其为冒顿,所以以后文章也就这样称呼了)。
  匈奴,这个超级强悍的游牧民族自从被秦帝国打的向北迁徙以后一度变成三大派系中最弱的存在,但自从陈胜起义以后,中原大乱,曾经守边的那些秦国大兵们也走的走逃的逃,投奔其他势力的投奔其他势力,边塞已经非常脆弱了。
  于是匈奴压力大减,慢慢的渡过黄河,将原来的地盘儿一点儿一点儿收了回来。
  当时的匈奴单于名叫头曼,并且有个非常有能力的孤涂(孤涂:匈奴语中太子的意思),名叫冒顿。
  然而后来,冒顿的母亲早死,头曼单于又取了一个新的阏氏(阏氏:匈奴派系的皇后),而这个阏氏又给头曼生了个儿子,头曼便想要废掉冒顿而立这个孺子为孤涂。
  可匈奴并不是他头曼的一言堂,那冒顿自从当孤涂以来没有犯过半点儿错误,还很有能力,所以贸然废掉孤涂必然导致政权不稳。
  所以,想要立这个孺子为孤涂的话,必须杀掉冒顿。
  于是,头曼单于想出了一个妙计,那便是命冒顿前去大月氏当人质,这样谁都说不出什么。
  可冒顿前脚刚走,头曼单于便在后脚攻打了大月氏部落。

  大月氏的首领十分气愤,便将冒顿收押,准备来日斩杀祭旗。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冒顿趁着守卫不注意,夺取了他的的短刀,直接将守卫斩杀,然后趁夜色偷取了大月氏的骏马逃回了匈奴。
  自从将冒顿送往“黄泉”以后,头曼总是心绪不宁,认为自己亏待了冒顿。忽然看到冒顿冒死逃回了匈奴,头曼单于认为是天不绝冒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