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12节

作者: 龙的航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21 10:18:50
  为深入查找战败的原因教训,下面,谨从元军的角度,对东征进行检讨性反思。
  从政略上看:元朝以武力立国,军事征伐是王朝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的35年(1260-1294年),致力于开疆扩土、东征西讨,几乎无岁不用兵。对于周边国家,元朝或是直接攻灭(如大理、南宋),或是采取局部战争和武力威慑相结合的手段迫使它们臣服(如高丽)。过分的穷兵黩武,使得元军四面出击,战线拉得太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日本战场的军事投送能力。加之蒙古人内部也发生了严重分裂,各部族之间甚至兵戎相见,进一步削弱了自身军事实力。1259年,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在征伐南宋的途中去世,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继承权,展开一场持续4年的内战。忽必烈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极大加深了蒙古帝国内部的离心力。1269年,蒙古宗王乃颜、窝阔台汗海都、察合台汗笃哇组织召开塔刺思忽里台大会,宣告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脱离忽必烈的统治,大蒙古帝国彻底土崩瓦解,元朝的西北边疆直接面临来自蒙古人的战争威胁。为此,忽必烈在灭亡南宋之后,便倾全力在阿尔泰山及天山一线打造防线,将大量精锐蒙古军、色目军屯驻于此。后来,忽必烈又陆续谋划和发动征伐占城、安南、爪哇等国的战争,本已有限的野战兵力更加捉襟见肘。“文永之役”,元军在尚未灭亡南宋时,便匆匆发起两线作战,劳师远征且缺乏后援,武力威慑没有达成效果;“弘安之役”,元军虽有14万人,但主力是10万新附军降卒,战斗力相较蒙汉军和日军差距甚远,而出征的蒙汉军仅1.5万人,少于第一次东征,面对剽悍善战的日本武士,兵力依然不足。

  日期:2018-02-21 10:20:13
  从外交上看:东征战役发起前,忽必烈曾想通过外交手段来“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凭借蒙古帝国横扫欧亚、灭国数十的余威,日本定会称臣纳贡、传檄而定,但他严重低估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古以来,日本就自认为是“神国”,游离于中国朝贡体系之外,不肯成为天朝的藩属国。早在公元607年,日本天皇在致隋炀帝杨广的国书中,就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的话语,认为天皇与中国皇帝之间地位对等、平起平坐,导致隋炀帝怫然不悦却又无可奈何。

  1268年,忽必烈的使者首次到达日本,正式递交了国书,其全文是:“大蒙古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远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罹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返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介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

  这份国书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大义上进行定性,蒙古国领导人是皇帝,日本天皇是国王,明确上下尊卑秩序;二是以高丽为例,号召日本君臣效仿高丽“畏威怀德”、“感戴来朝”,成为元朝的藩属国,就可以达成“欢若父子”的大好局面;三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日本不听招呼,那大蒙古皇帝就会断然“用兵”,把小小的日本给打趴下。对于这份义正言辞、铿锵有力的国书,镰仓幕府解读为“蒙古人怀有窥伺本朝的歹意”,根本不予回书,忽必烈后续的几次遣使也渺无音讯。“文永之役”后,日本更是违背了“不斩来使”的国际惯例,将元朝派出的使者杜世忠、何文著等人全部处死。至此,外交斡旋宣告彻底失败。

  日期:2018-02-22 06:55:05
  从战略上看:“文永之役”,元军武力威慑意图明显,企图示敌以强、以打促降;“弘安之役”,元军计划以优势兵力迅速占领九州岛北部地区,建立桥头堡,然后且战且屯、以战养战,逐步向日本腹心地带渗透,视情迫使日本称臣纳贡,或者干脆灭亡日本、设立行省。为此,元军做好了在日本长期作战的准备,携带了供大军征战数年的粮草,以及大量的粮种、菜籽、农具甚至耕牛,10万新附军可转职为农民屯田种地。

  然而,蒙古人号称“马背上的民族”,骑兵作战天下无敌,海战对他们而言却是陌生领域。为了适应战场环境,在第二次远征中,元军将原南宋水师作为海军主力,并在朝鲜南部和中国宁波一带新建了大批舰船,在船舶数量和质量上具备了对日军的压倒性优势。但是,整个跨海远征行动建立在不明天文、不识地理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犯下了兵家大忌。

  不明天文,即对日本周边的风浪、海流、潮汐、天象等情况不够掌握,有“盲人骑瞎马”之嫌。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到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雨水丰沛,台风频繁,气候变化剧烈。根据日本的台风观测记录,每年夏秋之交的8至9月是西日本台风多发季节。“文永之役”中,元军选择11月出征,无形中避开了季节性台风,却出乎意料遭遇了暴风雨;“弘安之役”中,元军在7至8月间渡海作战,由于未建立起巩固的陆上基地,主力舰队只好选择在西日本沿海停驻,埋下了遭遇台风的隐患。

  不识地理,即对九州岛的地理环境、预定登陆点的社会人文状况基本两眼一抹黑。出征之前,既没有作战地域的地图,也没有对北九州的地理和敌情进行充分侦察。九州地区,因有筑前、筑后、肥前、肥后、丰前、丰后、日向、萨摩和大隅等九国而得名,境内地形复杂,多山地、火山,间有盆地、平原,气候温暖多雨。历史上,九州是日本对外的窗口,北有博多、松浦,西有长崎、萨摩等港口可供登陆,还可进入九州和本州之间的下关海峡,在周防、长门等地登陆,元军并不缺乏备选的登陆点。“弘安之役”,两路元军原计划在壹岐岛汇合。江南军出发前,获悉有一艘日本商船被风暴吹袭到中国东南沿海,临时向船上水手询问日本的山川地理情况,获悉博多湾以西有平户岛,比壹岐岛大,离九州岛近,而且岛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这才临时将集结地域改在平户岛,其对日本地理之陌生可见一斑。

  日期:2018-02-22 06:56:50
  从战前准备上看:元军对日本的总体军事实力、北九州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情况基本不了解,未有针对性地做好作战准备。

  “文永之役”中,蒙古骑兵在福冈平原上策马驰射、来去如风的身影和振聋发聩的铁炮,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有效应对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迅速改进了组织指挥系统,构建了牢固的海岸预警体系,大力强化国土防御。幕府下令,九州诸国集中兵力、船员组编军队,以博多为前沿据点,以大宰少武藤经资为总司令官,统计所有能够动员的武士姓名、年龄、武器状况和船舶、水手、舵手等情况。与此同时,幕府花费近两年时间,沿博多湾海岸线修筑了长约16公里的石坝防御工事。石坝面海一侧成垂直状,面向陆地一侧成缓坡状,可以居高临下对元军进行打击。反观元军,仍用第一次东征的老眼光来看待日军,认为日本的城塞防御十分简陋、不堪一击,并未携带“炮”等重型攻坚装备。东路军直至进入博多湾后,才发现石坝的存在,大吃一惊、进退两难。同时,元军对日本的军事实力也存有轻视心理,认为凭借14万大军足以压服日本,严重低估了日本的战争潜力。仅在本州一岛,日军实际可动员兵力就在20万以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