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汉:英雄的时代》
第48节

作者: 上医治国198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而天佑大汉,就在计划送出等待陈豨回复的时候,韩信手下的一个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关了起来准备杀掉,这时舍人的弟弟就把韩信谋反的计划全盘透露给了吕后。吕后和丞相萧何一合计,当机决定由萧何出面去请韩信入宫赴宴,借机除掉韩信。赴宴的理由是前线刘邦打了胜仗,反贼陈豨已经授首,群臣们正在宫里大摆筵席庆贺。
  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信息的传播是比较慢的,韩信自己也不知道当时前线的局势,所以萧何说陈豨已经败了,韩信心里只感到震惊而无从分辨消息的真伪,但不管怎样他表面还是推辞:“我有病,还是不去了吧。”

  萧何不容分说:“虽然你身体不好,但这么大的事不去恐怕说不过去,还是勉强去一下的好。”
  萧何毕竟是朝廷上为数不多能入得了韩信法眼的人才,对韩信又有知遇之恩,韩信自觉不能过分驳他的面子,只好答应和萧何一起进宫。
  收拾停当后韩信便踏上了他的不归路。
  宫里其实哪里有什么庆功宴,韩信随萧何进宫后,早已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韩信那里是武士们的对手,一下就被绑了押到了长乐宫的钟室杀死,随后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杀光了韩信的三族。
  日期:2018-06-17 22:42:12
  我写下的事情如果不做特殊交代,则均出自正史,但是在韩信谋反这个正史记载的故事里面至少有几个主要的破绽:第一,作为犯了谋反这样大罪的人,为什么陈豨没有被抄家,韩信还能和他的家人互通消息?第二,既然已有谋反的准备和谋反的计划,为什么陈豨谋反之前并没有先通知韩信?有的资料说当时有人告陈豨谋反,刘邦马上就查办,结果查到了陈豨的家人诸多不法的事情,很多事情牵连到陈豨,于是韩王信手下叛将王黄、曼丘臣等人劝诱陈豨反叛,如是这般的陈豨才反了起来。这说明陈豨从预备谋反到正式谋反期间还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的,他完全有时间先和曾经有过攻守同盟的韩信通过气再谋反啊,为什么他不这么做,反而是先谋反了以后才让韩信知道消息?第三,韩信做为最杰出的军事家,行事为什么如此的不缜密,谋反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被手下舍人的弟弟知道了?

  于是汉代的陆贾在他的《楚汉春秋》里有给我们讲了牵扯到韩信谋反的另一个的故事。故事只有一个大概:

  韩信谋反,刘邦御驾亲征而张良留守关中。恰逢出征时刘邦的身体不适,只能乘坐在辒车中(嬴政的死尸也在这种车里呆过几十天)前行。
  刘邦的部队才走出了三四里地,张良便追了上来,而且行色匆匆披头散发的风度全无,赶到车边拉开车厢的窗帘就问刘邦:“陛下如果死了,是准备按诸侯王的规格入葬呢还是按平民百姓的规格入葬呢?”
  刘邦虽然生病了但脾气一点都没变,一听张良的话马上就跳起来指着张良的鼻子就骂:“老子是天子,为什么要按诸侯或平民的规格安葬!”
  张良回答说:“现在英布在东边造反,淮阴侯韩信在西边叛乱,我担心陛下您会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这个故事属实,就和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完全不符,但写这个故事的陆贾是汉初的功臣之一,还是汉朝初年最有名的大儒,他是与刘邦同时代的人,不比几十年后司马迁生活的武帝时期,更是早出写《汉书》的班固两百年,因此他的故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为了能够给尽可能的接近历史的真相,我们结合两个版本的故事,只能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
  刘邦早已洞悉韩信的谋反意图。

  时间我想大概就是在那次多多益善的谈话之后。所以刘邦才没有彻底的处理陈豨的家人,所以韩信才得以和陈豨谋划行动事宜,一切的一切只是让韩信自己暴露出来。
  反形已具,你安能不死?
  也就是因为这样,刘邦或许早已经有意识的将自己要除掉韩信的打算透露给最信得过的人,比如皇后吕雉、丞相萧何,或者说这些人已经大概猜测出了刘邦要除掉韩信的意图。所以吕后才敢在不经过审讯,也没有获得刘邦批准的情况下将韩信脸上刺字、割鼻、斩脚趾、乱棍打死、枭首、制肉酱如此这般一步步残忍的杀害。
  韩信就如同神通广大的孙猴子,最终还是逃不出刘邦的五指山。
  当刘邦基本平定陈豨的叛乱回到长安后,吕后已经如他所愿的杀掉了韩信。这时候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里仅仅用“且喜且怜之”五个字就生动的把刘邦的心情表达了出来——刘邦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可惜。他可惜韩信的才华,高兴韩信的死,但重要的是历史会永远的记住韩信的死是咎由自取,是吕后的自作主张,跟他刘邦基本没什么的关系。
  这就是政治。
  日期:2018-06-18 22:49:42
  彭越谋反案
  如果说韩信的谋反还确有其事,那彭越的谋反就是一个冤案。
  当然,和韩信的案子比起来彭越的这个案件就简单多了。
  汉朝建国后彭越做了梁王,国都定在了“天下之中”的定陶。虽然彭越得了块肥地,可他没有就此目中无人,不仅在国内遵纪守法,该去朝见刘邦的时候也一次没落下,行事算得上谨慎。虽然刘邦肯定惦记着怎么把分给异姓王的地再要回来,但从刘邦没像夺韩信兵权一样拿了彭越的兵权可以看出,刘邦对他的表现暂时还是蛮满意的,这样看来彭越梁王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但事情坏就坏在“滋润”二字上面。
  汉王十年,刘邦御驾亲征去平定陈豨的反叛。当时因为兵员不够,刘邦就向各地的诸侯王们发布命令,要求他们带兵来帮助平叛。彭越第一时间收到了刘邦的命令,不巧这时候彭越正在生病,当然也许他真的病了,也许是舒坦日子过多了再也不想出去折腾,于是彭越就跟刘邦告了个病假,打发手下带着几千人马去邯郸随便应付一下。

  那个时候的刘邦在前线正因为兵力不足而苦恼不已,这正是彭越、英布等诸侯王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他们居然如此敷衍刘邦,害的刘邦只能在邯郸就地征抓壮丁。形势所迫之下,刘邦只能一面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政策来瓦解陈豨叛军的群众基础,一面大打金元攻势,不仅重金收买叛军的将领,还重赏敢于参军入伍帮助平叛的人,如此这般费了不少力气才消灭了叛军。在好不容易摆平陈豨的同时,解决彭越恐怕也被刘邦暗暗提上了议事日程。

  等刘邦回到洛阳,一口气缓过来的他哪里还会给彭越好果子吃?汉十一年,梁王彭越手下的太仆因为得罪了彭越而跑到了刘邦那里,他告诉了刘邦一个刘邦当时非常想要知道的事情:
  彭越曾经可能想谋反。
  具体的说,是在之前因为彭越没有亲自带重兵来帮助平息陈豨的叛乱,刘邦非常的不高兴,曾经派使者去责备彭越。彭越见刘邦责备自己,非常的不安,就准备亲自跟使者到刘邦那里去解释一下。这时候彭越手下一个将军叫扈辄告诉彭越:“之前大王称病不能不亲自去相助陛下,现在陛下派人来责备了您几句,您又表示能去见陛下了,这样一去恐怕就要落得跟楚王韩信一个下场,肯定是死路一条,不如我们趁现在起兵造反或许还有活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