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2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孔子本人是如何定义“仁”的?由于他自己并没有明确地定义过,以至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人,在不同的场合下问“仁”,所得回答亦不相同。如樊迟三次问“仁”,得到的答案分别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6·20)、“爱人”(12·22)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3·18)。因此,“仁”似乎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当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答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14·1),南怀瑾先生便直言“中国文化所标榜的仁的道体,就像道家、佛家所谓‘得道’那样,不可知、不可测,是非常高,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论语别裁》)。然而,“仁”真的有这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孔子的眼里,“仁”并不神秘,亦不遥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仿若“仁”就在身边,只要愿意,便可拥有。有人或许觉得,是不是因为孔子是圣人,学问高且深,所以能够欲仁得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岂能如此轻松的做到?

  事实上,即便普通的大众,只需努努力,同样可以做到“欲仁”则“斯仁至矣”。因为“仁”说穿了,便是指良好、健康的心态。不过,自己更乐意用“心境”一词来代替“心态”一词。因为另一位前辈孟子说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尽心下》);“安宅”虽然无法安人身,但可以安人心,况且“安宅”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因此,唯有将“仁”定义为人的良好、健康的心境,心之“净土与乐园”,才能充分地向孟子老前辈致敬。

  当然, “仁”是否真是以上定义,则还需留待后文的相关章节一一验证去。这里顺便说一句,“仁”虽然并非孔子首创,如《道德经》和《诗经》中都出现过:“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那句耳熟能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非是孔子说的,它出自于《周易·系辞》。不过,“仁”的学说,确实因孔子而发扬光大。
  日期:2018-07-02 19:49:48
  【延伸阅读】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有这么一段话:“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均为齐桓公的宠臣,都曾做过让齐桓公很感动的事。易牙,为了桓公想尝人肉的戏言,便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肉菜,献给桓公尝鲜;竖刁,为了留在桓公身边伺候,竟然挥刀自宫;而公子开方,为了跟随桓公而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甚至连父母双亡亦不回去奔丧。因此,桓公认为这三人都是真正敬爱自己的人,想对他们委以重用。管仲却抱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此三人均“非人情”,“不可”“难近”“难亲”,不能委以重用,而桓公不听,结果两年后,在三宠的介入下,“五公子各树党争立”,而且不给桓公饭菜,任其困厄哀呼。至桓公卒,三宠赶走太子,“太子昭奔宋”而其余四公子互相攻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惨不忍睹,最后还是太子借助宋国的力量登上王位,桓公才得以安葬。

  这段史实,能够清楚地表明:虽然“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杨伯峻先生语),但并非便如有的注家所称“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而是真如有若所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培养一个人的仁境,确实得从自然且真心地热爱身边人做起。这正是孔子所说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27):“仁”的培养是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身边的至亲都不能做到自然地热爱,又怎么能自然地去热爱他人呢?即便是热爱,爱的恐怕亦非其人而是其背后所拥有的物。

  【白话试译】
  有子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谋逆的,更是没有。君子致力于分内而非务外,那么便能道法自然,自然有道;而务内又得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开始,故孝悌乃‘仁’之根本!”
  日期:2018-07-02 19:50:31
  【附记:伯峻先生说】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⑴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以小三十三岁之说较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称子,可能是由于他在孔子死后曾一度为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这一史实可参阅《礼记·檀弓上》、《孟子·滕文公上》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左传》哀公八年说有若是一个“国士”,还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称为“子”的原因。⑵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度;弟,音读和意义跟“悌”相同,音替,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⑶犯—抵触,违反,冒犯。⑷鲜—音显,xiǎn,少。《论语》的“鲜”都是如此用法。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否定句,宾语若是指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⑹孝弟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种高道德的名称。也有人说(宋人陈善的《扪虱新语》始如此说,后人赞同者很多),这“仁”字就是“人”字,古书“仁”“人”两字本有很多写混了的。这里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一说虽然也讲得通,但不能和“本立而道生”一句相呼应,未必符合有子的原意。《管子·戒篇》说,“孝弟者,仁之祖也”,也是这意。⑺与—音读和意义跟“欤”字一样,《论语》的“欤”字都写作“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