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4年发生的事》
第21节

作者: 安托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请赵总指教。
  赵总:等我先抓个鸟给你看……我这个位置打的特别好。
  果然就,没抓上……但赵总确实打的不错,我忙着夸奖。

  赵:你也打的不错,我对这里地形熟,你第一次来,这几个洞都是两杆上果岭,不错了……我也是希望万总能在国内大展宏图,咱们都是中国人是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能做的,何必让外人挣钱呢?你说是不万总?当然企业有企业的考量,有自己的心思,这个我们必须得理解。我听你刚才说你做过的这几个案例,都是通过英属维尔京做架构的?
  我:现在没有不做架构的交易,都有避税需求。
  赵:你听说过GO公司卖双汇公司股权的事吗?全部通过维尔京注册的公司买卖的,XX省税务局一分钱税都收不到,气的直找国家税务总局。
  我:当然听说过。但是现在不管大小,只要是并购,为了把不同国家、地区的税务优惠使足,投行基本都会搭多层架构,双汇收购美国公司这个架构还算简单,就是中国-香港-维尔京-美国三层架构,还有五层架构的呢,这样投资者可以把利润全部留在税率低的地方,不用交国内的企业所得税。GO是避了中国的税,但它避美国的税更多,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是25%,美国是35%呢。
  赵:用架构合理避税,这个没毛病。你XX省地税局惦记这个钱,惦记不着。
  我:话虽这么说,但是在海外也是引起……骚动,说中国政府要加强对外资的审查。
  赵:这里就有个政府的逻辑——你GO能插脚这个优质的生意是中国政府同意的,你挣了钱好歹上个税,大家面子都好看。你也不想想,政府审批不给你过,你能参加这个收购吗?
  我:因为政府有这种特权,所以会有吃亏上当的感觉。但是海外公司没法接受这个逻辑,怎么会连一个火腿肠性质的收购都要运用权力去审查?人家政府插手没这么深。
  赵:在中国干金融,绕不开政府。你可以反对这种逻辑,但是你不遵从就得付出代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挨收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迎面而上,找到出路——GO公司其实做的很好。你记得吗? GO公司跟XX投资一起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做收购平台,俩家儿先绑一块儿,才去参加收购。说白了,是XX投资拉大旗做虎皮,引入GO去做收购,GO顺势而为,坐着就把钱挣了。而且GO出售股份,也基本都是出售给了XX投资,所以最大的赢家其实是XX投资。但是你看有人找XX投资的麻烦吗?没有,做到XX投资这种级别,自有它的政治纽带。这就是GO聪明的地方,我想进入中国市场,那好,谁能搞定中国政府,我就跟谁合作。好处你多拿,我不贪,锅也你背着,我不背。或者说,我觉得这就是GO在中国从来没有触过霉头的原因,也是在全世界长盛不衰的原因,它能够以自己的方式遵从不同政府的逻辑。

  我本来心里想着,找个机会尖锐两句,你介绍骗子给我,我得让你知道我不傻。但赵某谈的这个案例一下把我吸引住了,我不禁想引他多谈谈。
  我点头:对啊,是这么回事啊。
  赵:所以说,外人来挣中国的钱,不是不能挣,要找准合作伙伴。
  我酝酿了半天说了一句:确实是个关键。像GO这样的公司,您讲话,坐着不动都会有人来合作。可一般的公司哪有这种机缘……
  赵:那个先不说。说完企业怎么遵从政府的逻辑,现在咱们再谈谈企业应该遵从什么样的逻辑,或者说什么样的企业逻辑能获得放大效应。还谈谈阳光公司吧。现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好多企业都没做到点儿上,买个酒店、足球队什么的有什么用啊,一笔两笔还行,都去买,国务院能看的下去吗?好不容易攒点外汇都瞎造了?所以现在海外并购,国有机构的资金还是主要支持国企。你看国家电网,收购了很多国家的电力输配网络——希腊的、葡萄牙的、澳大利亚什么的,两年花了100多亿,谁有实力支持它?还得大银行啊。关键是收了电网以后,还能跟着输出设备,细水长流,资产回报率高,报表健康。大家也有希望跟着挣钱。

  我:国家电网确实强,我在美国也有耳闻,他们趁金融危机,进军了发达国家,起点很高。他们最初是用的外部资金,现在好像已经自体循环,不用找钱了。
  赵:对,他在海外挣的钱都留在海外,有的是钱,现在想挣他们的钱难了。我觉得,阳光公司很有希望复制国电这个模式,做4G网络的“国电”。当然,也需要很大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规模又不大,就是二等公民。这我心里都清楚。但我为什么对它有信心?就因为他们的方向符合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就是现在中国的最大风口。
  我:我操,我错过了什么!
  我这句话绝对是饱含感情了,我甚至还配合打出了糟糕的一杆!因为我确实震精了!
  合!情!合!理!
  没毛病。
  赵总笑呵呵地说:阳光公司的事先不说了。
  然后指点我,说这里地形如何如何,你这杆应该这么这么打之类的。

  我们走向下一个洞的时候,我又提起话头:那除了阳光公司,国内企业还有没有做的能入您眼的?
  赵总斩钉截铁地说:有的凑合擦边吧,但按我的标准,都不成!
  我:您这也是标准太严格。
  赵总:严格?没那个!我跟你说啊万总,在国内干金融有时候你真的得糊涂一把。
  赵总:我给你讲个事啊。这事我也没跟人说过,是我一朋友碰上的,今儿说高兴了,跟你交流一下,咱们哪儿说哪了。
  讲真,赵总给我讲的这个事还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讲这件事的时候,赵总明显心思已经不在打球上了,沙坑好几杆出不来,果岭三推。
  他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央企做全球布局,四处收购,该企业确定了以东南亚某国为锚点,拓展海外能源储备的战略,于是,花几十亿美元的现金在该国购买了几处正在开采中的能源储地。这个企业很有钱,海外资金充裕,但是因为一时要得急,数额又大,所以临时在海外发债。赵总的朋友是操盘这个事的团队的一员,据他事后告诉赵总,整个融资过程中,团队一直受到巨大的干扰,收到了多封匿名信,向他们揭发这几个储地根本不靠谱,资源已近干涸,根本一文不值。

  我:怎么会这样?
  赵:怎么不会这样?
  我不出声了,按理说我应该问:没有资源还收,他们四不四洒?
  但是赵总的神逻辑太多,又都是宏大叙事,我觉得这个回应太中二。
  赵总看我不吱声,问我:要搁你,收这么多匿名信你怎么办?
  我:呃,真不好说该怎么办……我听着,标的应该不是顾问机构推荐的吧?肯定是企业自己选的吧?您的朋友如果是外部机构,那无权干涉企业决定,如果本身就是企业员工,那就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企业做的是债权融资,就是借钱还钱。而不是股权融资,如果是股权融资的话,投行要对这个股权的含金量负责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