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
第33节

作者: 省身Charles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位高权重,连宰相都要给面子的李辅国又出现了,此人以前只是一个小宦官,虽然现在有权有势,但太上皇身边高力士等人还是很轻视他,并没有把他当成什么大人物看待,李辅国由是怀恨在心,他向肃宗建议:“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每天都与外人联系,身边的陈玄礼、高力士又在密谋对陛下不利,禁军将士们都是灵武勋臣,参与过马嵬之变,现在都反侧不安,怕遭到报复,臣多次向他们解释,他们还是不放心。”李辅国真是胡搅蛮缠,太上皇今年已经75岁了,在他之前历史上超过75岁的皇帝只有武则天、梁武帝等寥寥数人,太上皇这么大年纪,有必要再来夺权吗?肃宗刚开始也不相信李辅国的话,但李辅国接着说:“太上皇当然没有这个想法,但是他身边小人有此想法该如何是好呢?陛下是天下之主,应当为江山社稷考虑,在叛乱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化解,怎么能像普通百姓那样行孝呢?而且兴庆宫处于闹市之中,不太安全,不适合太上皇居住,大内深严,您奉迎太上皇到宫中,和在兴庆宫有什么区别呢?还可以杜绝小人荧惑圣听,如此一来,太上皇安全了,陛下也可以尽孝道。”肃宗听李辅国说完,没有同意,但也没有严厉阻止。李辅国可能从肃宗的态度里看出默许的味道了。

  兴庆宫本来有三百匹马,不久李辅国假传皇帝命令,只留下十匹,将其余的马都带走了,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当皇帝时威风八面的唐玄宗李隆基此时竟然会受一个小人物欺负,但玄宗毫无办法,只好无奈的对高力士说:“我儿为李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没想到这还没完,不久,李辅国让六军将士到兴庆宫叩头号哭,请太上皇搬到宫中,肃宗也觉得事情闹大了,阻止了李辅国,李辅国的计划暂时搁置。
  不久,肃宗生病了,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七月,李辅国又来了,称皇帝请太上皇到西内游玩。等玄宗到了睿武门后,李辅国突然带着五百骑兵拦住太上皇,说:“皇帝以兴庆宫低洼狭小,所以迎接太上皇迁居大内”,李辅国说话时,这五百士兵刀已出鞘,这下玄宗吓的不轻,差点掉下马去,近五十年前,玄宗本人就是发动政变杀死叔母韦皇后、堂姐安乐公主以及姑姑太平公主几个亲人才当上皇帝并掌握最高权力的,他最明白皇室之中,为了权力,有时根本不顾及亲情,玄宗可能以为儿子要杀他,幸好身旁有高力士,高力士训斥李辅国,何得无礼?命令李辅国下马,高力士虽然已经没有什么权力,李辅国还是有点怕他,不得已下了马,之后高力士对士兵们说:“太上皇向大家问好,将士们辛苦了。”士兵们也都将刀剑收起来,向太上皇跪拜,呼万岁。高力士又命令李辅国和自己一同牵着太上皇的马向西内走去,太上皇迁居于甘露殿,李辅国率人离开,只留下老弱病残数十人侍卫,而跟随唐玄宗四十多年的陈玄礼和高力士都不得留在左右,太上皇无奈,强颜欢笑说:“兴庆宫是我当王爷时居住的地方,我多次对皇帝说不住在兴庆宫了,皇帝没有接受,现在我来到大内,也遂了我的心愿。”不久,陈玄礼被勒令致仕(退休),高力士流放巫州,唐玄宗李隆基在大内孤独的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两年。

  李辅国将太上皇迎到宫中后,带着参与此事的禁军大将素服请罪,肃宗迫于诸将,没有责备李辅国。著名书法家、时任刑部尚书颜真卿率百官上表,问候太上皇起居,受到了李辅国忌恨,被贬为蓬州长史。李辅国气焰太嚣张,事情做的太出格,日后果然也不得善终。
  而在河阳战场上,李光弼与史思明长期对峙,局势进一步向有利于朝廷的方向发展,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唐军很快就要再遭受一次重大失败了,后面将要发生什么事呢?请看下集:洛阳再失。
  日期:2018-07-29 09:56:06
  第十六讲 洛阳再失
  一、邙山之战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十一月,这几个月李光弼一直在攻打怀州(今河南焦作沁阳市),这个月,终于攻克了,生擒叛军将领安太清,终于实现了据守河阳,连接泽潞二州的战略意图,叛军再也不敢西进,两军就此对峙起来,直到三个月后的那一战。
  李光弼攻击怀州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有朝臣进言:“洛阳叛军大多是燕人,在洛阳这么久肯定会思念家乡,现在叛军上下离心,我军发起攻击,就可以获胜。”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观军容使、宦官鱼朝恩也这样认为,多次劝说肃宗,肃宗被说动了,下令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李光弼作为前线将领,十分清楚战局并没有朝廷想的那么乐观,他向朝廷上奏如今敌军势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仆固怀恩这时已成为朔方节度使,他在李光弼麾下一直不爽,就依附鱼朝恩,向朝廷说可以出兵收复洛阳。仆固怀恩是当时名将,意见非常重要,于是肃宗不停的派中使督促李光弼出战,这一情景与五年前玄宗不停派人督促哥舒翰出潼关作战,收复洛阳何其相似?

  五年前那一仗,唐军十八万大军全军覆没,一代名将哥舒翰也被俘,五年之后,李光弼也要重蹈哥舒翰的覆辙了,肃宗不停催促,李光弼不得已,只好准备出战,命令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卫河阳,自己与仆固怀恩以及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率军向洛阳进发,之后,唐军在洛阳以北邙山下列阵,李光弼命令大军在险要之处列阵,而仆固怀恩依附鱼朝恩,不再畏惧李光弼,命令在平原列阵,李光弼对仆固怀恩说:“在险要之地列阵,可以进,可以退,如果陈于平原,一旦战斗不利就会全军覆没,千万不要小看史思明。”说完后他下令全军移到险要之处,不料又被仆固怀恩阻止了,将士们不知所从,将帅不和的恶果很快就要出现了。

  史思明乘唐军在平原上列阵,还未完毕,就发起了进攻,果然,唐军大败,战死数千人,兵器辎重丢弃一路,仗还没怎么打就败了,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渡过黄河逃到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鱼朝恩和卫伯玉逃到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李抱玉看到主力战败,河阳三城肯定也守不住了,也弃河阳而走,河阳和怀州失陷,战败情报传到长安,肃宗与朝臣大惧,急忙派兵增援陕州,防止敌军再次攻破潼关进犯长安。

  邙山之战
  二、再遭子祸
  邙山之战后,平叛又到了低谷,但历史充满了巧合,原本朝廷认为叛军势大,平叛遥遥无期,突然一件事的发生,让一切变的十分顺利,史思明和安禄山一样,也被自己的儿子杀了。
  史思明被杀原因竟然与安禄山当年极度相似,与安禄山一样,史思明也残忍好杀,手下人稍微不注意就被杀,人人不自保,非常没有安全感。史思明长子史朝义经常跟随史思明出征,谦虚恭谨,体恤下属,所以得到将士们爱戴,但史思明对史朝义没有太多感情,而是宠爱少子史朝清,史朝清此时正在留守范阳根据地,史思明多次动过杀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的念头,这个想法被史朝义知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