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红叶》
第1节

作者: 羊角岩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7 15:41:52
  第一章 
  “呜——。”汽笛声不舍地跟夷陵港码头上送行的亲人们告别。
  “东方红086”号客轮犁开波浪,向上游的山城方向又一次进发。
  一会儿,它已经把人欢马叫、红旗招展的西坝水电工程建设工地甩在身后,三游洞迎面扑来。这是进入峡江后的第一道激流险关。水流涡湍如野马奔腾,激起泡漩无数,客轮顿时起伏颠簸起来。从峡口吹出来的江风,往人们脸上伸出刺剌剌的舌头舔拭着。这时,两岸崖壁一簇簇、一团团的红叶闪亮在人们眼前,在这个百花凋尽万木萧疏的季节显得格外醒目,像燃烧的火焰,像天边的云霞,又像是女神的羞态醉颜……虞嘉玲和王艳在惊呼着,看哪,红叶真好看。几位知青的目光深处,便都燃烧起了红叶之火。陈振江告诉他们,这种红叶叫黄栌,是一种灌木,叶片呈卵圆形,秋天经霜后变成红色,在峡江里到处都可以见到它。

  这是1975年10月中旬。大江水运管理局(以下简称大江局)组织第五批知青上山下乡,其中一组七名知青这天搭船前往上游三十里的黄牛岩村知青点,该知青组的组长是章朝阳,副组长是陈振江和田光旭。田光旭的父亲田太华是夷陵港务局革委会主任。略显削瘦,个头儿较高,白净英俊的章朝阳是江城知青,其父亲解放前曾在英国怡和轮船公司江城分公司任过秘书,解放后在江城港务局办公室工作。章朝阳从小继承了父亲的文化基因,爱读书,尤其对诗词歌赋有兴趣。就在一个小时以前,在夷陵港务局牵头举办的欢送会上,他作为知青代表上台讲话,用一首诗来表达了心情:山乡天地阔,同唱大风歌。河畔情怀远,田间故事多。比肩担荏苒,苦心任蹉跎。诗意从头越,秋实果满坡。

  这时,章朝阳对陈振江说,听说你爸是这艘船的船长,你是否方便带我们去驾驶舱看看?
  陈振江做不了这主,便问刚才负责接他们上船的电工师傅王友培是否可以?王友培师傅说,这有么子问题嘛,何况你爸是船长。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王友培正是女知青王艳的父亲,知青们跟随他和陈振江来到驾驶舱,看到船长陈宏禹身着笔挺的船长服,戴着白色大盖帽,正像一棵伟岸的苍松一样双手把舵,紧张观察着入峡后变得凶险的前方航线,不禁感动而肃然。陈宏禹头也不回地对王友培说,友培,你帮着招呼孩子们,介绍些情况,我抽不出手来。王友培连忙说,你开你的船,我代你招呼就是,放心好了。

  章朝阳一眼看到船长室里悬挂着的一帧照片框,哟,这不是毛主席嘛。虞嘉玲则惊呼,是陈伯伯在跟毛主席交谈哩。我很小就知道陈伯伯给毛主席开过船,但这张照片,却是第一次看到。
  虞嘉玲的家世,说起来有点儿复杂和沉重。她爷爷虞顺卿是夷陵的大资本家,她父亲是夷陵港务局革委会副主任虞锋,这会儿还下放在夷港三公司十三码头当装卸工劳动改造。而她的外公卢作孚是个很有名的人,被人们称为“民国船王”,1952年“三反五反”中去世。在夷港子弟小学读书时,虞嘉玲曾带着自豪的神情告诉跟他同桌的陈振江,建国之初***主席曾说过,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是我们万万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张旭东。陈振江听了心里很是崇拜,怎么自己身边就有这样的大人物呀,他半信半疑地问,是真的吗?毛主席能认识你外公?虞嘉玲呜呜地哭起来。陈振江连忙扳着她的肩膀问,你哭什么?我惹你生气了?虞嘉玲说,别人不相信,连你也不相信,我爸爸妈妈亲口告诉我的,这还有假?陈振江便相信这事是真的。有一次陈振江放学后在校门外不远处看到几个男女学生围着虞嘉玲,在揪她的头发,朝她吐口水,骂她这个臭资本家的狗崽子,陈振江连忙冲上去把那几个学生赶走了。陈振江的爸爸是给毛主席开过船的,老师们经常在学生中提起这事,这使他在学校很有影响力,他说话很硬气,那些孩子们都肯听。

  日期:2018-04-28 07:46:52
  陈宏禹不及回话,王友培则介绍说,这正是你们的陈伯伯呀。1959年,毛主席视察山城后,顺江而下,考察“峡江工程”坝址,乘坐的正是我们这艘船哩。
  知青们不免对陈振江羡慕起来,一阵惊呼。尤其章朝阳、覃启刚、黄龙津三位外地来的知青,更是觉得能乘上毛主席坐过的船,那是无上荣光。

  为了不打扰陈宏禹船长的工作,王友培带知青们到他的电工室喝茶。他提着一只篾壳开水瓶朝茶壶里冲茶,然后酌到杯子里,王艳则将茶杯一一递到知青们手中。田光旭先看到靠窗的小书桌上有一些方格纸写的文章草稿,忙好奇地问,王伯伯,您在写什么?王友培谦虚地说,我能写么子嘛,写着玩的。王艳则夸耀地说,我爸准备写长篇小说哩,他收集了好多资料。章朝阳顿时感兴趣地问,王伯伯准备写小说?王友培说,我只有小学水平,哪里写得了小说?只是因为参加了汉江省作协的一次培训,激发了一点兴趣,因此练练笔而已。其实我最大的兴趣爱好,还是钓鱼。每次船停靠在哪里,我就钓鱼。王艳说,我爸常说,他钓鱼时脑子里最安静,最好思考问题……

  远远地已经可以看到黄牛岩村,知青们对于即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充满了向往。王友培介绍说,该村是抗战时期“黄牛岩保卫战”的战场。
  章朝阳兴趣十足地问,有什么故事吗?
  王友培说,当然有,故事还非常精彩。国民政府迁都山城后,黄牛岩便成为拱卫陪都山城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民党海军在此设置了第一炮台,共安装大炮十尊,成为峡江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可以封锁三游洞以上的峡江江面,极具威慑力,令敌望而生畏。蒋介石对黄牛岩要塞十分关注,曾多次电令六战区:“黄牛岩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要派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何丰越身上。

  黄龙津问,何丰越又是一个什么人?
  王友培接着讲,何丰越是国民党里一个非常有名的战将,但他真正一战成名,主要还是在“黄牛岩保卫战。”

  1943年5月底,日军在黄牛岩周边集结了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其中有被称为“钢铁猛兽”的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唯一纯野战部队的第十一军,一共十万兵力正面扑来。死守黄牛岩要塞的何丰越当即写下遗书,决心与黄牛岩共存亡,并亲临火线指挥作战。日本鬼子凭借强烈炮火曾从兵舰上登陆沙滩,而中国军队曾有八百勇士跟日本鬼子在沙滩贴身肉搏,多数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峡江。经过十多天激战,包括在滩头进行反复的白刃战,毙敌七千余人,缴获器械无数。日军久攻黄牛岩不下,损兵折将惨重,士气和信心完全丧失,最后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日军纷纷掉头东逃,黄牛岩阵地岿然不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