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通史》
第1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18 19:31:15
  《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通史》
  第3卷 东亚古代民族与文明
  第1章 华夏族与华夏文明

  华夏族
  华夏族,即汉族,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华”或“诸华”。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汉朝时期也以此为“汉族”。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传承脉络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汉朝以后该族又称为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
  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渐由当初单指汉族,扩展到中华大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少数民族,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代称。
  华夏先民分为许多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其中炎帝和黄帝为共主。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1、考证
  据史书记载及考古发现,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现代分子人类学也有证明),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

  华夏族于商周时期迁往江汉平原,往后南迁至南部更深远的区域。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这几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山东)。
  2、含义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狄”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夏族与华族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
  3、阐发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华夏为古汉族的自称,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用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称呼。

  “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即为“炎黄子孙”。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大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夏人”即为“中国之人”,“华夏”即为中国的代名词。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久而久之便成了汉族的代名词。
  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伪孔传将其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华夏族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张而繁衍壮大,到汉唐时期人口文化经济达到空前高度,到宋时人文各项领域达到顶峰,“汉人”这一词汇到了蒙元时期被蒙古人广泛地称呼华夏族。及至后来又有汉族之称。
  4、历史
  (1)由来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起源并逐渐发展,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传说陕西中部地区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东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他们都源于原始农耕氏族少典氏,但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在中原地区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的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黄河中游的炎帝与黄河中上游的黄帝发生阪泉论战,炎帝小宗归入黄帝大宗,黄帝从此成为人文道统的始祖。炎黄重新合并成为华夏族,少典氏族又重归一统了。
  夏商周是也是大一统,为天下制度,官方有标准的文字和官话。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中国至此进入中央集权制,帝国模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