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城往事》
第7节

作者: 罗锡文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阴人郎中这次到阴间的时间比哪次都短,在鸡刚叫第一声,三角城还黑黢黢一片,那河传来的流水声还跟三角城人的梦搅和在一起时,他就开始在院子里跳,之后坐回到椅子里,吐出很多泡沫,以前的金色蝴蝶变成了萤火虫。
  日期:2018-05-23 18:37:07
  阴人郎中稍事休息,神定气闲了,才说道,阎王爷发话了,地儿有的是,宋家的小公子大元根本不用愁没地方住。阴间也有土地的,比阳间还多,也厚实,谷子麦子绿得发黑,都比阳间高,结的籽儿更饱满。阴间的人也做买卖,阴间原本就是阎王爷的,但他生性洒脱,闲不住,又好热闹,也常跟小鬼们做生意,据说赚的钱都不当钱,金子银子堆在房子里,或者扔给小孩子玩耍,纸币就拿来擦屁股,与人打牌输了贴脸上当惩罚。当然啦,阴间也有翠香楼那号地方,一些在阳间过得不好或很好的美女,死了后可就不管不顾了,也爱朝那一座座楼里钻,她们脱光衣服,全身熠熠发光,眼睛尖的男人能看见她们的骨头里有红颜色的水在流,心子跳得就跟小娃娃跳绳子似的,肚子里的其他东西变成了蟒蛇、蜈蚣、蜘蛛、毛毛虫和蛔虫,这些虫子也闪闪发光,却不停地互相抓扯,撕咬,绞缠,喷吐墨绿色的毒液。

  一好事男子道,你就没进去扎扎堆,钻进美女们的身子,也闪闪光?

  另一人道,这个需要明说吗?这天底下的男人,不管是阴间的,还是阳间的,哪个管得住裤裆里的东西?
  阴人郎中道,可不许乱说,我是有家室的人。
  那人说,那把你婆娘一起带到阴间吧,免得你**发热闪光把自己烧死。
  阴人郎中不悦了,道,我婆娘是阳间人,怎么能带到阴间去?

  阴人郎中还说,阎王爷都长胖了,一顿要吃三百斤米饭,两锅红烧肉,两碗回锅肉,一盘酸辣茄子,一盆酸菜粉丝汤。有人问,那你看见过老天爷吗?老天爷长得好看,还是丑陋?老天爷肯定比阎王爷还胖吧?阴人郎中不回答前两个问题,却将第一个问题踢球似的踢还给了说话者,道,你那么精明的,你说说看,为啥老天爷比阎王爷还肥胖?那人说,滚你俺娘的,我不是问你吗,你狗日的倒为难起我来了,老子要是什么都晓得,哪儿都去耍过,还来问你?你就是死人投的胎,专门到阳间来骗吃骗喝,狗屎都给你说成了油条,没有的全给你说成了有的,大家伙看哪,他狗日的嘴巴再长一点,就赶上猪八戒了,就一只黑得发亮得吹火筒。

  阴人郎中对诸如此类的话早  ,不作计较。他计较的是三爷会给他多少酬劳。当三爷让大老爷宋呈正将二十块大洋放在他跟前时,他眼里心里都亮堂起来了。只要有大洋有票子,三角城的人怎么贬谪他,讥讽他,他都是一副无所谓、斜着眼睛看人的神色,在他看来,三角城人的人都是病人,不同的是,他们生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一样,而宋家人的病情是最重的,诊治与否都一样。当然,他话往往只说一半,留下一半让听者去猜,但三角城的人大多没有心思去猜。

  随着咿咿呀呀的唢呐将宋家大院上空混沌的气象撕裂,宋大元那个还没过门的女人,就在出殡之前的夜里跟他的尸体成了亲,婚礼由道士主持,三角城人叫“阴阳婚”。阴阳婚跟常人婚礼不同的是,阴阳婚不能大张旗鼓地办操办,道士只需将两张写着字和抹上红印的充当符的黄纸分别贴在死人和活人的额上,另其粗劣的笔在一张宣纸上画出一个男人的样子,贴在篾条扎成的人形架子上,让“他”跟女人一起跪拜天地、父母和夫妻对拜之后,婚礼便大功告成,那女子就正式成了宋家人。

  日期:2018-05-23 18:48:46
  三爷的大老婆不用丫鬟搀扶,挪着三寸金莲地走过来,毫不避讳围观者对着她只有几公分的小脚指指点点,对女子说:“我们宋家是大户人家,你得守规矩,听话,不可做有损宋家的事情来。你听见了吗?”女子不动声色的脸上掠过一道阴影,两只杏仁眼死死地盯着地面,不薄不厚的嘴唇死紧死紧地抿着,没有作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三爷和他的几个业已过了古稀之年的婆娘都松了口气,但三爷的几个儿子的脸色却比死人更阴,他们的婆娘更是用同样的眼光看着女子,那是厌憎、仇视、鄙视和咒骂夹杂在一起的眼光,但女子对此不屑一顾,她道:“这下我可以给我男人擦洗身子了吧?”包括阴人郎中、道士和那个即将粉墨登场的阳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纷纷将目光投向女子,又迅速掉转头,瞅着三爷和三爷的大太太,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放肆!”三爷怒喝道。
  三爷大太太却说:“也难为她了,刚过门就没了男人,搁哪里都是凄惶事情。难得她有这份心,老爷,我看就依了她吧,好歹夫妻一场。”
  道士慌忙问道:“不是已经净过身了吗?你为何还要亲自给夫君擦身?”
  女子手上拿着一张帕子,将丫鬟端来的一盆水放在棺材前,将帕子放进去,反复绞着搓着,道:“你们的手不干净!”
  三爷气得满下巴的胡须都抖动起来:“放肆!”
  女子头也不抬地说:“是我男人,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大老爷朝众人摆摆手,道:“散了,大家都散了!”
  埋葬了死人,笼罩在宋家上空的阴霾也渐渐散去。道士是云游之人,据说前些年在陕西汉中的某道观中做事,后因与同观的道士不和,便到了四川的鹤鸣山,那儿是道教的起源地,但道士仿佛生来就不愿意跟同类人相处,不到半年,就离开了鹤鸣山,到了青城山,也是不到半年,就被驱逐了,只好不停地到处游走,两三年来三角城一回,来一回住上十天半月才离开。他歇息的地方就是三角城后山的一座废弃的三官庙,与之相隔了一道山峡的飞泉寺的旺盛香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士走了,阴人郎中便和阳人成了三爷明里暗里的贵客。道士临走时对三爷说,凡事不可做得太绝,人生一世,总给给别人一条生路,实则是给自己提前修一条退路。
  三爷冷冷地说,大少爷已经把工钱和赏钱都付给你了吧。
  道士脸一热,作了一个揖,将拂尘轻轻一甩,不卑不亢地说,都给了,感谢三爷厚赏。
  三爷说,该你做的,你做了,做得很好,不该你说的,就不要说,不该你做的,就不要做,想都不要想,想了也没用。日后有讨扰大师的地方,肯定会再请。端茶!
  道士受辱,默不作声地出了宋家。在离开三角城的时候,他就知道了阴人郎中和阳人做的事情,跟旁边的三角城人说起,令他惊诧万分。三角城人说,三爷的做法没有不对之处,像宋大元那种事情,就该那么做,自从有了三角城以来,都是那么做的,那是规矩,是三角城的王法,谁敢违拗造次,谁就倒八辈子血霉。道士道,你们说的,有几分真实?现在,宋家的三爷也这么做?三角城的人耻笑道,看你这道士的把式,就跟寺院里的花和尚没啥两样。不是三爷现在都这么做了,而是一直都在做。说白了,这号事情,能做好,敢做,做了就是做了,也只有宋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才能做,像我们这种穷酸之人,出了这号子事,也可以那么做,但要是没有票子,官府里没人,胆子又不大的话,还不是只得认栽,将女子送回娘家,还不能写休书,即使写了,也没意思,都不是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写那个休书也就是图个面子,明白事理的人,都说那是下作之人做的下作之事,到头来还讨个没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