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第53节

作者: 一阵疯8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人心都是有阴暗面的,不管是贵族、还是庶人,不管是官僚、还是平民,只要他是个人,就会有自私自利和贪婪之心,就会有欲望,新兴的官僚阶层也不例外。变法实行了没多久我们就发现,这个新兴起来的官僚群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经常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贪污腐败,用公家的权力为个人谋利益,有的时候甚至比那些旧贵族更可恶,有的时候我真想掐死他们,可是把他们都掐死了,谁又来给我干活呢?所以,对他们只能既利用、又防范,尽量让他们行善、不让他们作恶。

  至于他们到底是行善还是作恶,实际上全靠遇见什么样的君主。如果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在那里坐镇指挥,他们就是帮手,如果遇到一个愚蠢的君主,他们就是帮凶。所以,我们法家对于君主个人的素质要求非常的高,必须是一位大贤人、乃至圣人坐镇指挥才行,一般人是不行的。那么,怎么控制这个新兴起来的官僚阶层呢?
  日期:2018-10-06 08:12:30
  《历史的侧面》(233)
  阵:是啊!是啊!这也是我们后世最为头痛的问题。

  鞅:如果说,要对付那些有粮、有枪、有封地、有自我意识的封建贵族,我们需要硬实力,那么对付这些没粮、没枪、没自我思想、同时又垄断了政府公权力的官僚,就需要软实力。而这种“软实力”就是所谓的“权术”。“权术”、“权术”也就是使用权力的技术,用手中的皇权来摆弄这些官僚。关于这一点,申不害做的最好,后世流行的“帝王心术”,也是以申不害为开端的。
  但是,纯粹的“术派”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操作性特别的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人个人的才能,而且还不能是普通的才能,必须要有天纵之资、天赋异禀才行。因为“术”的很多手段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完全靠教是不行的,需要君主有过人的悟性和超高的智慧。
  比如,术家要求君主们不露声色,表面上佯装不知,让下边人捉摸不透,实际上却通晓一切,什么蛛丝马迹都了然于胸。举个例子吧,有一次,韩昭侯把自己的长指甲剪下,佯作丢失,到处寻找。这时候,左右大臣都帮忙寻找,有的大臣干脆剪下自己的指甲献上,说,这就是君主丢失的长指甲,韩昭侯以此来判断该大臣是忠良还是奸臣。这就是“术”的作用,其实就是君主想出鬼点子,然后考察官员是否奉公守法。

  阵:哦!这就是最早版本的“指鹿为马”吧!
  鞅:什么是“指鹿为马”?
  阵:没什么,就是随便说说。不过,韩昭侯确实够“聪明”啊!
  日期:2018-10-06 10:06:36

  [cp]《历史的侧面》(234)
  鞅:韩昭侯虽然聪明,但术家要求君主必须极端聪明才行,连一般聪明都不行,否则就没法驾驭这个“术”,所以我说他操作性不强!比如,后世对于“术”的运用最好的大臣,当属大明王朝张居正。这人很聪明,也善于使用权谋之术,但是他没有在“法”的方面做太多的工作,所以只能落得个“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下场。另外,关于申不害这段你给掐了别播啊,我们法家最忌讳的就是与人争夺口舌之利。

  阵:好的,好的,没问题!那么“法派”呢?
  鞅:法派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我了!哈哈!虽然“势”、“术”很重要,但我们“法派”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法”,因为只有明确了法令条文,并且坚持不懈的贯彻下去,才不至于半途而废,才不至于人亡政息。你看看,之前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以及现在发生在韩国的申不害变法,他们人还没死呢,变法就已经推行不下去了。但我们秦国不一样,因为我们“法派”注重“法治”建设,我们的法令条文相当完善,贯彻的也相当彻底,因为我们的法令已经落实到纸面上了,形成了系统,所以,就算某一天我死了,我制定的变法依然能够执行下去,不会因为我个人的离去而人亡政息。

  阵:确实如此,我到过魏韩两国,楚国我也去过,他们的改革都不如秦国彻底。[/cp]
  日期:2018-10-06 13:31:30
  [cp]《历史的侧面》(235)
  鞅:另外,我们法家这一派和儒家正好相反,我们始终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道德绝对高尚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太少太少了,估计几十年、上百年才出那么一个。这个世上的绝大多数人,其道德水准都很平庸,即使读一百年的四书五经也改变不过来。所以,在进行制度建设时,一定要紧密围绕人性本“恶”这个方面来制定,而不能围绕人性本“善”的那一方面来制定。那种寄希望于依靠人的“自觉性”来实现天下大治的理论,纯粹是扯王八犊子,只有儒家那种过了气的言论才会推崇,我们法家是不会做这种无用功的。

  阵:完全说人性本恶,是不是有点儿太极端了?
  鞅:是有些极端,所以我们也不是一味地严刑峻法,而是善于利用人性当中贪婪、自私的本性,为我所用,将人类“逐利”的天性,以可控的方式释放出来,把它们引导到正确的路线上来,为国家利益服务。
  在我们看来,只有不违反人类天性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阵:还能可控地释放出来,太牛B了,这可能吗?[/cp]
  日期:2018-10-06 15:14:40
  [cp]《历史的侧面》(236)
  鞅:当然可能了,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当年李悝在魏国搞变法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么一档子事儿。
  当时的魏国地处中原腹心,四战之地,与几个军事强国全都接壤。要想发展生产,就要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边境的安全。可是,当时的魏国刚刚经历过战乱,百废待兴,国家很难拿出太多的钱来训练军队。其实,就算拿出来也不行,因为你不可能把所有青壮年劳力全都征来当兵,他们主要的工作还是从事农业生产。这时候,国防和生产就出现了矛盾。这时,李悝想出一个好主意,就是当时在民间因为土地占用、借贷、继承等关系,经常发生纠纷,甚至对簿公堂。可是,由于此类案件的证据很难采集,一般很难审理清楚。李悝就建议,采取一种新办法:让那些原告和被告比射箭,看谁射的准,谁就胜诉。

  要知道,人类的本性当中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人性本恶”。要是按照儒家的做法(儒家认同“性善论”),他们会努力做思想工作,号召老百姓自己武装自己、自己训练自己,结果呢,效果只能是微乎其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即便出了工、也不出力,即便出了力、也会磨洋工。可是我们法家不一样了,我们法家从来不和他们谈理想,我们只谈实际。我们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想让绝大多数人都听你的指挥,就必须给他们让出一部分利益,用利益来驱动、诱导、役使群众。

  自从李悝的新规定传出去以后,老百姓纷纷购买弓箭,在家里疯狂练习,也不用官府组织了,也不用领导天天耳提面命了,他们都自己寻找门路购买训练器材,据说市场上的弓箭都脱销了,只能在黑市上才能买到。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到老百姓练习射箭的热情,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后边跟着!没准以后打官司时就能用到呢。这样一来,一不用国家派官员管理,二不用国家出钱购买训练器材,三不会耽误老百姓从事生产劳动,四来还保证了训练质量。你看,是不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自此以后,魏国上下全民皆兵,打起仗来谁都能上战场拼杀一阵。后来,吴起在驻守西河时,手上兵力不足,就让附近的一帮农民临时组织起来,成立突击队,轻而易举地就攻下了秦国一处营垒。你看,是不是很管用。[/cp]

  日期:2018-10-06 19:35:40
  [cp]《历史的侧面》(237)
  阵:说的太好了!真不愧为先秦时期排名第一的学说!可是我听说,你的法家理论是从李悝那里copy过来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鞅(老脸一红):这个…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记住,这一段也掐掉别播啊!否则…
  阵:绝对不播!请放心!可俗话说得好,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我祝愿大良造的事业蒸蒸日上,当然了,在事业有成之后也要明哲保身,功成速退。
  鞅:是是是,这些道理我都懂,都明白,只不过现在正处于变法改革的攻坚阶段,属于关键时期,我不能速退啊!一退,改革事业就流产啦!
  阵:好的,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来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
  鞅:不客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