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讼师-从农场娃儿到律师的灵异之旅》
第1节

作者: 狸教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3-08 12:02:01
  我从小在一个监狱农场长大。那里有漫无边际的甘蔗林,有弯弯曲曲的防洪(逃)沟,还有许多清澈的池塘,以及一片片各种亚热带水果林木。当然,还有黑白照片一般的高墙电网,塔楼上战士黑洞洞的枪口,和一群群身上永远是一股酸味的灰衣光头汉子。
  这种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故事。每次和儿时发小们聚会,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那些听后能让人脊背发凉的与那个农场有关的灵异传说。
  你们可能不会想到,一些鬼故事甚至是以书面的形式随意堆放在农场狱政科某个油漆斑驳的绿色铁柜子中。这些文书都是来自管教对犯人所作的询问笔录。
  读初中时,放假在家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几个小伙伴相约去场部办公室溜达,遇到熟识的叔叔阿姨,便腆着脸让他们给我们轮流玩一下那时还十分昂贵的电脑。排队玩电脑的时候,我喜欢翻翻办公室内一些书籍资料什么的,因此得以接触到前述那些本就不涉密的东西。
  当然,和其他社会圈子一样,农场家属大院内鬼故事的最大集散地是摆龙门阵的地方。在我们那,这种地方便是棋牌室,那是离退休老干部和我们这些小屁孩的乐园。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边趴在洁白的瓷砖地面上拿麻将牌当积木玩,一边听着老爷爷老奶奶们轮流说鬼故事,一般他们都言之凿凿称那些故事是他们亲身经历或者是犯人亲口向他们汇报。
  所有鬼故事,我一开始都是不信的。狱政科保存的那些询问笔录,当时我就认为,声称见到鬼并向管教汇报的犯人,全都是因为枯燥的监狱生活让他们精神分裂产生幻觉,或者是想引起管教对自己的重视而杜撰出来。
  老爷爷老奶奶们说的“亲身经历”就更好解释了,退休生活实在无聊,不编一点鬼故事像说书一样宣扬,他们去哪找我们这群一脸崇拜和惊奇的小听众?

  没想到,到了我读高三那年,一些事情的发生才让我知道,有些故事,真的不止是故事。
  日期:2019-03-08 12:08:43
  当上律师后,曾经的“监狱生活”让我做事十分小心谨慎,严守法律底线。因为我真不想以新的身份再回到那里。同时,我有不少小伙伴子承父业,考公务员当了狱警,分散在司法厅直属各大监狱中工作,我更不想每天看见他们就蹲下抱头喊“干部好!”看到他们的娃娃,还得在“干部”二字前加一个“小”字。
  但对我律师执业生涯影响最大的,还是我念高三时开始遇到的一系列事件。
  这事儿,得从我们农场干警和家属人尽皆知的一段场史传说讲起。
  日期:2019-03-08 12:09:23
  第一章 引子-监狱惊魂
  1949年底,广西全境解放。
  一支特殊队伍,行走在一段蜿蜒的喀斯特地貌山路中。
  带队的是一名身穿土黄色军服的中年矮胖解放军干部。此时他正一边盯着前面约两百米处担任斥候的一名小战士背影,一边低声吆喝后面人快点跟上。
  在他身后,是一名身背汤普森冲锋枪,颧骨突出的矮壮士兵。这名士兵左手牵着一根褐色麻绳,顺着麻绳往后看,是三十几名身穿粗布便服、戴着手铐的光头汉子。麻绳一一穿过这些汉子左手臂内侧。
  麻绳串成的“人串”末尾,是一名同样身背冲锋枪的瘦小士兵,麻绳尾端缠在其武装带上,使他得以空出双手,时不时推攘排在他前面的汉子,催促其加快脚步。
  另有八名端着崭新M1卡宾枪的士兵,分列队伍两侧,一边行进一边仔细观察被押送者及周边动向。
  队伍最后面,还有一名肩扛勃朗宁轻机枪的瘦高黑脸士兵,从其机枪机匣处可以看出,子丨弹丨已经上膛,黑洞洞的枪口左右摇晃,似乎随时准备喷出地狱之火将敢于造次者消灭。
  这群装备在那个年代实属精良的解放军官兵,即将转换身份,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监狱丨警丨察。

  日期:2019-03-08 12:46:54
  他们当前任务,是将这三十多名在凭祥中越边境地区抓获的土匪、地痞流氓头子押送到广西某地。那里即将成立一个劳改农场。
  走了一整天,队伍终于在夜幕降临之时来到左江边一处简易码头,这里有一艘暗红色铁皮驳船正等着他们。
  将麻绳从“人串”中拉出后,士兵们吆喝着将囚犯赶上船,并命令他们在船舱内分四列席地而坐。
  两名士兵抬出船夫早已备好的一大筐熟红薯,分发给囚犯及官兵们,另一名士兵则拿着一桶凉开水和一个葫芦做成的水瓢给犯人们逐个喂水。
  等大家吃饱,驳船准备起航时,那位名叫黎锦辉的解放军带队干部忽然感到一丝不对劲,总觉得岸边某处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盯着自己。
  日期:2019-03-08 12:47:07

  黎锦辉伸手拍拍自己脸颊,转身巡视舱内情况,鬼使神差般,他走到一名相比他人略显白净的囚犯身边,命令对方将放在腿间的双手抬起来。
  那名囚犯犹豫一下,只好照办。
  黎锦辉刚看到对方双手,立即从腰间拔出一把黑色1911手枪,“咔嚓”一声上膛,顶住对方脑袋并大喊:“韦碧在!别动,否则毙了你!”
  那个名叫韦碧在的囚犯,手铐左侧拷环此时明显松了不少,目测其左手可以随时从环内抽出,看来这小子打算择机跳河逃跑。
  背着冲锋枪、颧骨突出的那名矮壮战士名叫林国栋,是黎锦辉当营长时候的文书,见此情况,赶紧从挎包掏出一把棕色细麻绳,跟黎锦辉一起将韦碧在的手铐重新锁死,并将其五花大绑拖到船舱正中间。

  日期:2019-03-08 12:47:16
  韦碧在见事已至此,无奈摇头苦笑,乖乖享受一名解放军战士单独一对一看管。
  同时,黎锦辉命令林国栋带着两名士兵逐一查验其他囚犯们的手铐。
  林国栋一边巡视,一边不断回头看韦碧在,目光多是集中在对方脖子上的一根红绳。

  刚才拉扯中,林国栋从韦碧在的领口看得分明,那根红绳,吊着块直径一寸、绿得发亮的翡翠圆牌,其外延还包有一圈黄灿灿的镶金,一看就价值不菲。
  船行一夜,驳船于次日上午十时抵达南宁市邕江码头。队伍稍作补给休整,又换乘两辆大卡车,走了大半天,风尘朴朴来到XX劳改农场筹备指挥部。
  日期:2019-03-08 12:47:25
  当时新中国的监狱制度尚未完善,没有同案犯或者互相认识的囚犯分队管理一说。所以像以前部队分新兵一般,这些来自凭祥的囚犯,被一一登记并进行简单体检后,又全部被卡车拉到距指挥部也就是今后的场部约三公里的农场第五大队。

  在南宁时,韦碧在已经被松绑,但手铐依然没打开。
  跳下卡车后,其双手终于获得解放,他边做扩胸运动活动筋骨,边仔细观察自己这个“新家”,发现一点监狱的样子都没有。
  没有围墙,只有一圈铁丝网围着几排木屋和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广场。看来自己在此服刑的第一份活,就是拔草、搭围墙、盖房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