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那些事》
第8节

作者: 古月照今尘1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消息传回北京,道光又不干了,皇上派了奕山和隆文,马上赶往广州,皇上在他俩临来的时候就当面交待了,此次来广州就是一个要求干掉英夷这些狗娘养的,永不和英夷通商。为此,皇帝下令调集湘、赣、鄂、桂、滇、黔、蜀七省大军供其驱使,还慷慨地一次性拨款三百万两充作军费。这次战役的前敌指挥部也阵容强大: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奕山,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四川提督齐慎,原刑部尚书、现任两广总督耆英,一共五位大员。道光皇帝决心之大,期望之高,可见一斑。

  1841年4月14日,奕山军情紧急的到达广州,耗时达57天,被俄国武官当成笑料。1841年5月初,各地援军相继抵粤。奕山在毫无切实的军事部署的情况下和英军准备打一仗,1841年5月21日夜奕山指挥大清的水陆两栖部队1700人,乘夜色主动攻击英国船只,5月22日早上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全军溃逃。
  广州之战:
  1841年5月24日,英军分兵两路进攻广州,一路攻占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正在英军要发动攻城时,奕山挂起了白旗乞降派伍秉鉴的五儿子伍绍荣和英国谈判。此役英军战死9人,受伤68人。5月27日在奕山乞降下订立了新的停战条款,其中主要是奕山和中国军队于6天内退出广州城,驻扎在广州城外200里处。最后的结果是,奕山不但全部接受英方所开条件,还提前两天缴清了600万元的“赎城费”和赔偿英商30万元的损失费,其中伍秉鉴被奕山讹了110万。总算是从英军的炮口下打着白旗“赎”回了广州城。至于两国之间恢复通商,自然更是不在话下。6月1日英军在取得赔款后,退出广州和虎门。正好老天有眼,此时英军中瘟疫横行,英舰队又突遭台风袭击,损失惨重。因此老天无意中帮奕山圆了谎。广州三元里抗英就是在此期间发生的。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民众与英军交战,其采用战术之成功足以使任何清军将领汗颜。但英军最终还是突围,英军战死2人(印度人),受伤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31日,民众包围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时值停战期间,清方派主战的官吏余保纯将民众劝归。(这个倒霉的家伙在当时就被不明真相的人当成了大汉奸,直到现在。)

  当时英军的战法不是组成散兵阵,攻击炮台的,恰恰是采用密集阵,就是被我们经常嘲笑的排队枪毙的阵型,清军的鸟枪、抬枪射程相差无几,英军可以击中清兵,清兵无法击中英军那是电影的想象。但大清的正规军不会瞄准,直到亡国也不会。(看到前些天沙特有个士兵在也门闭眼睛从着天开枪的视频,大清士兵就是那个德行)湘军不算正规军,这也是大清此后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英国战术极其普通就是先用舰炮攻击大清的炮台,然后陆军登陆,两翼包抄抢占制高点,架炮轰击大清守军。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这种基础朴实无华的战术打的大清满脸大包。

  我们同时必须注意另一个事实,就是英军采用的是制式火枪、火炮和标准火枪战术,清军以弓箭长矛为主,鸟枪配备数量有限,标准不一,而且没有形成规范的火枪战术,射速又极慢,火枪只能成为大刀长矛的配角,在战争中几乎没有作用。
  义律与奕山和约签署后,从广州撤军,这时义律突然被解职了,因为他先前和琦善签的穿鼻条约传回英国。引起维多利亚女皇和外交大臣巴麦尊不满,认为英国获利太少,没有达到让大清全面开放市场的目的,1841年5月31日改派在印度的工作表现良好的璞鼎查爵士接替义律。义律回国后,一年才重获重用,1842年8月6日抵达北美得克萨斯的加尔维斯顿,出任驻得克萨斯共和国的英国代办,此时得克萨斯刚刚从墨西哥独立,在义律的圈愣下,得州最终加入美国。义律反对奴隶制,支持自由贸易。是个绅士。随后先后当了百慕大和特立尼达及圣劳伦那岛(就是拿破仑被羁押的那个岛)总督。1875年9月9日逝世。

  1841年8月,璞鼎查抵华,于是战事再起。而奕山为了不被皇上惩处,也撒谎虚报战功,将惨败编成大胜。
  道光这回满意了,既然这些洋人已经在广东退出虎门,而且在浙江也已交还了定海,那么面子上也还算过得去,一切事情就算完了。打败仗的奕山等人没有受到任何处分,惩罚反而落到了已经革职的林则徐、邓廷桢身上,皇帝下令把他们“发往伊犁,效力赎罪”。6月,皇帝下令,广东和其他沿海各省在前一时期为加强防务而从外省调集的官兵一律裁撤。
  臭不要脸得失败者:

  奕山,要是说谁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不要脸的人,奕山绝对高票当选,第一次鸦片战争表现拙劣的表演仅仅是奕山得热身,战后被贬伊犁,割让西北就是从他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爱辉条约也是他签得,最终丑态百出。他是中国近代史中最该杀的人。绝对值得来回枪毙5遍。
  1841年广州的那个夏天,战败后的广州到处喜气洋洋,都疯了,是都乐疯了,打了败仗,还割地赔款的,还乐,神经病吧,还真不是犯病了,而是转败为胜了,怎么胜的,皇上道光爷以为胜利,在大帅奕山得一不要脸二不要命的篡改下,广州大捷,怕有人告密,向皇上揭发,还一口气保举了“有功之臣”共554人,几乎囊括广州所有官员!看人家这没脸没皮的劲,这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稀有品种。

  这么个投降货,是怎么编的,使道光龙心大悦,在广州投降那天5月26日,奕山编了个奏折给皇上,说5月23日好25日大清攻击英夷,战果辉煌,击沉2艘英舰;6月4日,英军撤离广州之后,奕山又和道光吹说,英夷的头给我作揖鞠躬的,态度诚恳希望皇帝帮忙追讨欠款,开恩通商。只要同意这两条,英夷就退出虎门交还炮台,再不敢挑事了。道光虚荣心得到满足,恩准通商赏还商欠,7月14日奕山说英夷知道皇上恩典,乐完了,声言永不敢在广东滋事。这嘴摸了蜜蜂屎了,专挑道光愿意听的话。能不升官吗?这就开了撒谎升官的恶劣的先例,大清的官员们,在之后竞相撒谎邀功。其实在整个战争期间,就没有不骗道光的,杨芳马桶战输的一塌糊涂,却吹牛说击沉大英船两条,击伤一条,作战不勇敢,吹牛很勇敢,可论吹牛的水平,可赶不上奕山,最后杨芳革职留任(主要是吹小了,还说一点实话) ;林则徐(相对码边码沿的小吹)和琦善(基本不吹,就最后瞒了一条)这两人处分重,林则徐伊犁走起,发配充军,琦善判斩监候(死缓)。这可真是谁吹牛吹的不大谁倒霉!

  你会说伊布里吹牛不久倒霉了吗,其实伊布里不是吹破了被发现倒霉的,恰恰是吹的太好了,道光相信了才倒霉的。为啥?没按照道光的指示吹,吹反盆子了。道光指示是全歼英夷,伊布里吹的是吹跑英夷,道光认为伊布里放跑了英夷。这水平出来了,同样是吹牛,同样是没按指示吹,看人家奕山吹的圣心大悦,升官发财;伊布里吹的逼破吊散,被革职留任,戴罪立功。这就是水平,不服不行。奕山是这方面的绝对的权威专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