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解点『西游记』!》
第27节

作者: 独孤求败AH
收藏本书TXT下载
  食物如此,天下何不是如此?哪一种模式可以适用万年?所有战略不过是随机应变而已。能知味者,自然久也。~
  日期:2018-07-12 13:18:54

  27 孙悟空和镇元大仙结拜,谁是大哥!?
  懂得一些真的儒家的精意,再看西游记,就比之前明白起来容易得多了。
  因为这样,你就很容易看懂,玉帝从原先的偏重道家的合作,变成了之后的偏重佛家的合作了。因为,君子时而中也!。儒家不是佛家道家,但是却包含了佛家道家。因为他是走时间间的,不跟佛道两家一样是走空间的。他今天是佛家的,明天是道家的。你说他是佛家的还是道家的?两家都不是的。但是两家的精意他都明白都能运用的。这就是儒家。!
  所以,儒家是更多能的王道。是中道!

  换一句话说,佛道两家都是小人了。! 所以,中国历史上,三家之争,佛道两家都斗不过儒家,事实上儒家也更稳妥、中和一点。
  那么儒家既然如此中,但是他也离不开佛家和道家的一个辅助。没有这其他的两家,他变来变去都没人支持的。那就等于皇上没有左右丞相。!没有文武两般人马。那怎么行是不?所以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丞相的制度,实在是不可取。
  正因为玉帝放弃了跟道家比较相合的想法,而采用了跟佛家比较相合的执政思路。所以,才导致玉帝的门人镇元大仙去佛家的地盘西牛贺州传法于孙悟空,而观音给八戒和沙僧取的法名才叫悟能和悟净。而唐僧从来都没见过悟空,他却给悟空取小名叫行者。而行者,是菩提祖师提点悟空的话:“既然是逐渐行来的,那也罢。~”而后来的五庄观的医人参果树,镇元大仙丝毫没有脾气暴躁跳脚。不是因为脾气好。是因为他知道观音菩萨能救活树,因为之前是有过这样的情况的。(详细可以参考吴闲云的水煮西游记。这里还是要感谢他做的一个分析的贡献。!)而镇元大仙是玉帝的弟子。!镇元大仙又叫木公!乃是先于地界而生的木行之首。而在五行中,水生木,水是在木之先的。所以,悟空的师父是镇元大仙,但是唐僧的师父却远远高过镇元大仙!镇元大仙的童子说它家拜地还勉强,是因为地界就是五行,当五行还没有完全生成的时候,那地界是不是还没有形成呢、当然了。所以,镇元大仙不用拜地,拜地都是谗佞出来的。!有一个问题,他谗佞谁?!除了水在他之先,还有谁?能比他高,但是又属于地界可以让他拜!?所以,他跟悟空结兄弟。这个问题很大啊。跟自己的徒弟结成兄弟。!你想想,这个问题还不大吗?直接说明了这个徒弟的惊人的来历和身份!。所以,悟空的本身,就是源头水!。就是地界之主。所以,花果山~才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请看第一章原文: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所以,猴子才是地仙之祖,才是镇元大仙的前辈。他才是万劫无移大地根。!所以猴子才敢一到五庄观就骂清风明月两个童子:“咄,人也不认识!”他师父让他们拜的就是他,这个真正的地主。!可是清风明月两个却不认识他。你说他心里怒不怒,应该不应该骂?!所以,这是他师父谗佞出来的,水生木,水在木先,他师父能不谗佞吗!?所以孙悟空和镇元大仙结拜,孙悟空是兄,镇元大仙是弟。!

  天开于子,没有比猴子更大的了。其实天开了就是地。这就是简单的一个逻辑。懂了天地一元的道理。你就能看懂这一句话了。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来了,镇元大仙只是木公,为什么能传他源头水?其实镇元大仙传不了源头水,他交给悟空的,只到木公,也就是只有木公的法术。真正的源头水,是作者点出来的。一个是在子时,源头水溜汾,一个是在西凉女儿国的“黄婆运水解邪胎”的那一章。猴子得了真水,也叫阳水。这时候,他已经悟到超出镇元大仙教的东西了。而真正的地界的源头五行水,他一旦得到。就能恢复所有权限,也应该归位了。

  真正的源头水,并不是镇元大仙教给他的。而是他在取经路上,自己悟出来的。是另外有人指点他的。之前说了,唐僧和悟空其实是一体的两面。那么谁是唐僧的师父,谁就是悟空的师父。!
  镇元大仙跟悟空结拜,是为了掩饰唐僧师父的身份。水很深,如果你知道的太多。说不定会被灭口。!
  (为什么镇元大仙是木公,人参果树,就是木公的宝贝。其实源头水比人参果树还要厉害。还要宝贝~。观音能治疗好人参果树,而猴子的棒子又藏在耳朵里,而耳朵呢,正是用来观听声音的。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源头水。当然就能治好人参果树。所以,猴子才敢一恼怒起来,连果树也敢打倒。!)
  所以,取经的也不是佛祖,而是玉帝的旨意。!
  日期:2018-07-12 14:54:26
  28 悟空不是行者~

  《中庸》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道是什么?通俗的讲,是法则。就是天地运行的一种法则。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道在里面。什么事情也都有一个规律在里面。这就是道。道普遍存在万事之中,可说也不可说。可说,是因为它确实存在。不可说,是因为你说出来,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总结,不一定是全面的,也不一定表达的能让人理解。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道可道,才非常道,名可名,才非常名。你说出来,只不过为了传播和总结。也许你总结的有偏驳,有片面呢?所以,道当然就不可道了。常道是不可道的。说出来的叫道理,道不说成道理,别人是无法明白的,也是无法传承的。所以,佛以手指月,手是道理,是传承,月才是佛要指的根本,这就是道和道理的一个比喻。

  道,不可言,所谓,一体同观,宇宙,你说什么是宇宙?桌子是,椅子是?!我敢问一句?什么不是?你自己不是吗?什么都是宇宙,什么都是宇宙,那就是一体不可分。不可分,而要强去说。就是强说。所以,佛在《金刚经》的‘一体同观分’中才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因为你一旦限定说桌子是宇宙,椅子是宇宙,就等于否定说其他不是宇宙,或者潜在台词就是否定说其他不是宇宙。这不等于扯淡嘛?

  现在等于你说地球是宇宙,那不是费话嘛?什么不是宇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