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26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么多年的努力,武则天终于是登上了龙位,坐在龙椅上,心安理得的接受百官跪拜,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为了皇位拚的头破血流。

  武则天的皇位来得不正当,所以刚开始当皇帝会有很多人心生不满,所谓请愿不过是被震慑住而已,既然武则天有办法震慑他们,那就继续震慑吧。
  又要开始骇人听闻的酷吏事迹介绍了。
  来俊臣同志一手创办了酷吏学校,编纂了一部酷吏教材《罗织经》,当然会出很多优秀的学员。
  候思止绝对是其中一名优秀的学员。
  候思止的本职工作就是卖饼,小本生意,起早贪黑还不一定有多少银子赚。但是候思止同学卖饼还好吃懒做,懒觉睡到日上三竿,这样卖饼怎么有生意。那就所以不摆摊了,去从军吧。

  生意做不下去那就改行,投军之后在一位将军手底下打工,可他又特别不安分,总想着要是能不做事有银子花该多好,当然这纯属异想天开,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运气不错,候思止遇到武则天鼓励告密,他也投递了一封告密信,告李唐宗室谋反。没有石沉大海,他很快得到了回应,武则天肃清谋反人之后,对这个大胆告密的候思止也非常赏识,提拔了他做一个游击将军。
  可这是一个散官呀,候思止看到别人告密都是官升五品,怎么自己这么背得了一个闲职,不成,必须要去找太后理论,我候思止要当侍御史。
  真不得了,侍御史可是监督百官的职务,一个文盲,卖饼的文盲还要去监督百官,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恐怕连大字都不识几个。

  “陛下,请准许臣当侍御史。”果然文盲说话没有水准,哪有这样直接点名道姓要当什么官的。
  “卿不识字,怎么能胜任侍御史,恐怕公文都看不懂,又怎么能监察百官?”武则天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点中候思止的死穴。
  “陛下不知道世上有一种神兽叫做獬豸吗,獬豸也不识字,但是它可以立刻判断谁犯了法,用角去抵死其人。臣不识字一样也可以明辨是非。”有意思,竟然把自己比作神兽獬豸,要知道这可是法律代表神兽,以表示公正廉明。候思止倒是很看得起自己。
  武则天吃了一惊,这真是大言不惭,不过转念一想,对呀,文盲有文盲的好处,不会受各种思想束缚,这不是正好可以帮忙清理那些心存小九九的人,既然如此,那就让这文盲当侍御史。

  为了表示诚意,武则天还特意送给候思止一座豪宅,这豪宅是谋反的人充公的,一直闲置,那就给你住吧。
  没想到候思止还不买账,说道:“臣不愿意住乱臣贼子的房子。”这样一来,武则天更高兴了,候思止得到了更多的赏赐。
  另一个优秀学员是王弘义,平素做事最不讲的就是义气。他邻居家有一片瓜田,于是他想向邻居讨一个瓜尝尝。可是邻居素来不喜欢他的为人,便拒绝了他。
  王弘义心存怨怼,到县太爷那里告状,说那片瓜田里有很多白兔,大家去抓了就能打打牙祭。没想到这愚蠢的县太爷真的相信了,派人到瓜田搜捕,哪里有什么白兔,出了瓜就是瓜苗。县太爷这么一闹,邻居家的瓜都被践踏地不成样子,王弘义就是我吃不到的东西,你们也别吃!
  王弘义告密的本事也非常棒,看到县里有个老先生建房子,就无中生有的告他谋反,结果两百多人死于非命。
  手段残酷是酷吏学校学员的共同特点,有人告王安仁谋反,王弘义奉命审讯王安仁。这种莫须有的谋反谁都会不服。
  不服?那就上刑。王安仁的首级直接在枷锁上被割了。王弘义觉得太便宜他了,找人抓了他的儿子,同样用枷锁锁住,割了首级。
  王弘义同学还特别喜欢到处跑,有一回跑到汾州,与司马毛公一起吃饭。
  吃饭就好好吃饭,司马毛公可不认为吃饭能好好吃,一不下心就是掉脑袋的饭局。面对前面坐着一个臭名昭著的酷吏,司马毛公心里直发怵,巴不得这顿饭早点吃完,拿筷子的手都在颤抖。
  也不知道是司马毛公话说错了得罪了王弘义,还是王弘义觉得菜不好吃,反正是没吃多久,王弘义就开始骂人,骂的正是和他一起吃饭的人。
  可能是觉得光动嘴皮子不过瘾,王弘义动起刀子来了,一刀就把司马毛公的首级斩了下来!
  王弘义也不觉得恶心,用枪挑着他的首级一路大摇大摆地回了洛阳,寻常百姓也就动刀子杀杀猪,哪里见过杀人,更别说杀了人还把头挑着在大路招摇。这场面,谁见了都害怕。
  王弘义在丽景门内有一所监狱,并且亲自担任所长,进去这所监狱的人几乎没有命活着出来…这那里是监狱,简直就是地狱,应该是炼狱。王弘义还笑称这是“例竟门”。
  朝廷的人都被吓得屁滚尿流,甚至有时候去上班的路上跟同僚扯两句犊子,说两句笑话,突然冒出一群人说你们几个人不谈朝政,游手好闲,跟我们走吧!这就把人带到了所谓的“例竟门”,结果可想而知,没命出来了。
  上班的路上不允许闲聊,下班总可以吧!不行,下班的路上闲聊很有可能会以“阻塞交通”,“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等为理由,被强行抓进去…不愧是酷吏学校的顶尖学员。
  要说武则天当皇帝之前,酷吏还只是试探性的任用,当了皇帝那就是相当于酷吏通过了试用期,开始大规模投放朝廷。载入史册的酷吏有二十七个之多…
  连上下班的路上都不允许交谈了,百官能怎么办,总不能看到熟人就当作不认识吧,以后怎么混下去…
  总会有对策的,大家路上碰到了不敢说话都理解,那就不要说话,使个眼色就算打招呼了,反正…心照不宣吧!
  这是文武百官度过的最艰难的时刻,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脑袋保不保得住的问题…
  当官的去上朝之前,总要和家里人交代好后事,比如说保险箱藏在哪,密码是什么,有多少私房钱…
  还得多看几眼孩子,交代老婆以后要好好管教孩子,千万不要去当官…

  临行前要跟家里人诀别:“这次去上朝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未知复相见否)。”
  酷吏学校的学员尚且如此,那负责编纂《罗织经》的来俊臣和万国俊这等酷吏出马,岂不是血流成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