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34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立李家的人当太子,已然是板上钉钉了,现在的问题是李显和李旦谁当太子。
  李旦听说哥哥李显回来了,也是非常高兴,坚决请求让位,一定要让哥哥当太子。这可能与李旦的遭遇和性格有关,李旦只是当了个皇嗣,都有这么多麻烦上门,要当太子,恐怕麻烦更多。
  李显和李旦两兄弟曾经都当过皇帝,现在又要在他们俩当中选一个未来当皇帝的人,既然李旦主动退出竞争,那就让李显当太子吧。
  圣历元年(698年),九月。回来洛阳六个月的李显被立为太子。

  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宣布恢复唐朝的日历旧制(武则天当皇帝在日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革),看来是要放弃武周王朝了吗?已经步入晚年的武则天还会不会有当年那一番热血呢?
  日期:2018-08-07 16:55:18
  卅三章 万岁万岁万万岁!
  根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巡游嵩山,突然听到一声“万岁!”汉武帝顿觉奇怪,就问旁边的人,有没有听到一声“万岁!”那是谁喊的。左右不敢造次,谁也没喊呀,这时候有人解释说,陛下不是人喊的,是嵩山喊的。汉武帝龙颜大悦,从此,“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代名词。不过在汉武帝时期以及汉武帝之后都不怎么用,普遍使用“万岁”一词还是在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当皇帝之后,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漂白案底,召集一批文人墨客跟她吟诗作对。武则天亲自出的上联:
  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一群学士就开始动脑筋了,本来嘛,这么一群饱学之士要对个对子非常简单,所以很快就有各种下联。可是武则天都是失望地摇摇头,感觉这群人没多大本事,还自命不凡,对个对联都这么够呛。一下子,她觉得兴趣索然。

  有人看出来了武则天的心思,寻思着拍武则天的马屁,眼珠子一转,对出了下联:
  金銮殿山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哈哈大笑,从此,万岁万岁万万岁都成了文武百官上朝的口号。
  中国有五岳,古代帝王认为东岳泰山是最高的山,封禅大典选在泰山,代表着天子至高无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嵩山,同样也有封禅台,武则天在嵩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人们说,嵩山之所以高,是因为旁边的山都比它低,就好像帝王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因为大臣都是跪在他面前。
  武则天曾在乾封元年跟随唐高宗李治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还整了一出别开生面的亚献。时隔三十年,武则天以皇帝的身份就近封禅嵩山。
  封禅大典完成之后,武则天取道往少室山。
  圣历二年(699年),二月。武则天已经在嵩山,距离少室山也没多远。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已经生病了,人老了,谁没个头疼脑热,但是武则天似乎有些不服老。都已经在少室山了,武则天命阎朝隐在少室山给她祈福,保佑她的病快点儿好。
  阎朝隐接到任务后,沐浴斋戒,准备祭祀山神。祭祀,当然要有祭品,可是他祭祀没有准备任何祭品,自己沐浴斋戒后,向神灵祷告说:“我本人就是祭品,请用我的命去换陛下的命!”
  还别说,他这一番下来,武则天的病好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武则天相信有人用命来换她的命,所以心情变好了,然后病情也好转了。武则天病情好转之后,对这个愿意用生命开祈祷的人大加赏赐。

  青山翠柏,流水潺潺,山间刮过来徐徐清风,酷暑难当之下,嵩山对于武则天来说实在是避暑胜地。
  武则天又开发了一项工程,那就是在嵩山石淙河畔修建了一座三阳宫,作为她以后避暑之地。石淙河畔流水潺潺,风景秀丽,离洛阳也近,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影片中的外景正是石淙河畔。
  晚年的武则天也少不了享乐,她设立了一个机构叫控鹤监,专门招收天下学士陪她作乐,这些人都是武则天的宠儿。武则天还搞过一出诗词大赛,请了唐朝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帮她做裁判,这么一群人比拼诗词,倒也是一件乐事,看来,武则天也是有才气的人。
  太子已经定了,武周政权也步入正轨,武则天百年之后肯定是李显接班,似乎她已经不用再操心这些事情了,不过她仍需解决一件事,一件关乎武姓和李姓之间的事儿。
  这事儿是吉顼跟她提起的,吉顼犯了事被贬,寻思着可能以后不能再见到武则天,所以要跟她说一番肺腑之言。
  “陛下,臣将要远离京城,永无再见之日,今日臣有一番话必须跟陛下说。”吉顼说道。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坐吧!什么事?”
  “陛下,合水土为泥,会不会有争执?”
  “不会!”武则天回答地很肯定。
  “那如果分半为佛,半为天尊,有没有争执?”吉顼继续说道。
  “那就会有争执了。”武则天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很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
  吉顼突然站了起来,顿首道:“宗室、外戚各守其分,则天下安定。如今太子已经定了,而外戚仍然是亲王,他日两家必争执不休。”
  武则天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说道:“朕也知道这回事,但现在事情都这样了,有什么办法?”

  确实不好解决,但是还是要想办法,因为现在武则天才是皇帝。于是武则天想了一出饮宴,叫上武家的人和李家的人一起去喝酒,类似于兰亭集会那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印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这是当年兰亭集会的情景。
  久视元年(700年),七月。武则天在嵩山石淙河畔的一块巨石之上摆了一桌宴席,这种露天聚会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参加此次聚会的人有李显、李旦、武三思等皇亲,也有宰相狄仁杰、姚崇等重臣,还有武则天的两个男宠,五郎张易之,和六郎张昌宗。
  这次宴会当真是其乐融融,大家尽情尽兴,一家子一样。
  喝酒喝到兴处,武则天开始调和李家和武家的关系,这个时候的她不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长辈,教训晚辈们要团结一心。为了表示诚意,武则天还给李家的人封王,而不像刚开始那样大肆打压李唐王室。
  古代读了书的人喝起酒来就会忍不住说点什么,或者是作两首诗来助助兴。或许人家当时只是随便那么一写,写完以后可能自己都忘了当时怎么想的,但是到了高中生的试卷里,那就是要结合情景来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武则天也算是读了书的人,文笔也不错,这个时候突然雅兴大发,在石淙河畔的石壁之上写了一首诗。当然也算是在旅游景点刻字了,不过别人刻的可不是“武曌到此一游”,而是一首诗。

  皇上都带头了,大家都写吧,于是石壁上多了十六首诗,现在都可以去看。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基本上完成了她所有的使命,人也老了,只等驾崩后李显即位,她也将和她的武周政权一起没入黄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